入選「世界非遺」、獲國家藝術基金,西安音樂學院讓中國音樂「活化石」煥發新生!

西安鼓樂歷史悠遠、內容豐富、結構完整、風格獨特,在我國民族音樂寶庫中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也是我國傳統音樂中非常重要的樂種之一,被譽為

中國音樂的“活化石”。在現代強勢文化的不斷侵蝕下,西安鼓樂面臨著後繼乏人、環境缺失等諸多困境,西安音樂學院積極發揮辦學特色優勢,創新理念,多措並舉,為保護與傳承西安鼓樂做出了重要貢獻。

入選“世界非遺”、獲國家藝術基金,西安音樂學院讓中國音樂“活化石”煥發新生!

流傳千年的西安鼓樂

入選“世界非遺”、獲國家藝術基金,西安音樂學院讓中國音樂“活化石”煥發新生!

西安鼓樂,主要流行於陝西西安城鄉地區及沿終南山麓一帶,民間原以“樂器”“細樂”稱之,是以吹打樂器為主並有歌有舞多段體結構的大型綜合性樂種。它源於唐,起於宋,興於元明,盛於清,綿延至今,從未中斷。西安鼓樂收集整理工作始於1951年,主管單位是1950年成立的中華全國音樂工作者協會西北分會。當時參加西安鼓樂收集整理的工作人員有時任西北音協任副主任的李石根、西北音協的音樂幹部樊昭明、陝西省群眾藝術館的音樂幹部何鈞。1953年5月李石根、何鈞等曾以周至縣南集賢村為主要基地,重點調查鼓樂樂種情況,並定名為“西安鼓樂”。1985年陝西省藝術研究所成立了“西安鼓樂研究室”。1987年6月陝西省西安鼓樂演出團進京,參加了第五屆華夏之聲音樂會併為“亞洲傳統音樂討論會”演出。1992年12月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陝西卷》,使西安鼓樂正式載入中國音樂史冊。2004年初,西安市成立西安鼓樂保護開發領導小組。2005年初,西安市委宣傳部撥出專款,與西安音樂學院共同出版了西安鼓樂專輯《雨霖鈴》。

長期以來的研究傳承

入選“世界非遺”、獲國家藝術基金,西安音樂學院讓中國音樂“活化石”煥發新生!

隨著時代的變遷,西安鼓樂在民間傳承的延續性及教習人才短缺的現狀已越來越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一古老樂種面臨邊緣化和延續性的考驗。可以這麼說,傳承西安鼓樂已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長期以來,西安音樂學院以劉恆之、蔣詠荷、馮亞蘭、元修和、嶽華恩、梁欣、焦傑、寧勇、程天健等專家教授以及一批青年教師為主體的科研實踐團隊,矢志於傳承重任,並與李石根、安來緒、王順堂、何生哲、趙庚辰、張存柱、餘鑄、顧景昭、田中禾、何忠信、田孝梨、苗冬泰、範炳南、趙筱民等一批學者和鼓樂藝術家形成了西安鼓樂的傳承合力,為西安鼓樂走出國門,入選“世界非遺”做出了卓越貢獻。

成功入選“世界非遺”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我國共有包括西安鼓樂、端午節、中國書法在內的22個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西安鼓樂樂曲結構龐大、風格典雅,是中國傳統器樂文化的典型代表,對研究中國古代音樂有著極高的學術價值。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更是對保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確保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和世代相傳具有重要意義。

獲批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入選“世界非遺”、獲國家藝術基金,西安音樂學院讓中國音樂“活化石”煥發新生!

為傳承西安鼓樂,帶動西安鼓樂的傳播與發展,西安音樂學院就西安鼓樂表演人才培養申報了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018年3月,西安音樂學院申報的《西安鼓樂表演人才培養》項目成功獲批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該項目的獲批,對西安音樂學院傳承西安鼓樂有著重要的意義。2018年5月9日,西安音樂學院發佈了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西安鼓樂表演人才培養項目》招生簡章,該項目共招收學員30人,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喬建中教授、西北民族音樂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天健教授等專家團隊對學員進行為期30天的集中授課。近日,程天健教授應約在《人民日報》刊載了一篇名為《古都長安的唐音鼓韻》的文章,展示了西安音樂學院對西安鼓樂的學術研究成果,也進一步激發了學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和傳承自覺。

西安鼓樂專業教學正式開班

入選“世界非遺”、獲國家藝術基金,西安音樂學院讓中國音樂“活化石”煥發新生!

2018年8月15日上午,由西安音樂學院主辦、西安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承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西安鼓樂表演人才培養》項目舉行了開班儀式,西安音樂學院李寶傑副院長主持了本次開班儀式,《西安鼓樂表演人才培養》項目正式啟動。2018年8月15日下午,西安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張立傑教授為《西安鼓樂表演人才培養項目》全體學員講授了一堂題為《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文學藝術工作政治導向與價值引領》的專題培訓,內容精彩,氣氛熱烈,學員們感受頗深。2018年8月16日西安音樂學院程天健教授為《西安鼓樂表演人才培養項目》全體學員講授了西安鼓樂樂種介紹、研究概況與表演實踐,這也是西安鼓樂專業教學的第一堂課,理論課加實踐課的授課方式讓學員們直呼過癮,也讓他們感受著西安鼓樂的魅力。

入選“世界非遺”、獲國家藝術基金,西安音樂學院讓中國音樂“活化石”煥發新生!

作為一所與共和國同齡的高等音樂學府,西安音樂學院堅持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並形成了以周秦漢唐音樂文化、陝北紅色音樂文化、西北區域音樂文化和秦派風格音樂文化為代表的辦學傳統,在“西安鼓樂”“漢唐音樂史”“絲綢之路音樂文化”“陝北音樂文化研究”“唐樂舞”“中國琴學”等方面培育出了一批特色研究成果和高水平專家,在“西安鼓樂”“陝北民歌”“秦派民樂”等方面培育出了一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成果和創造性科研力量,為弘揚民族音樂藝術、普及世界優秀音樂作品、繁榮我國音樂文化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新時代的西音人正在建設高水平、有特色音樂學院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