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如何「滲透」到中老年人羣?

討論小程序前必看中老年人群,為什麼這麼說呢?

他們沒有經歷PC、搜索、APP時代,直接進入微信互聯網。現在你會看到多數大爺大媽在市場買菜,最熟練的動作就是掏出手機“掃一掃”,微信支付買菜。“掃碼支付”已然從年輕人“蔓延”到老年人。

微信數據報告顯示,微信的中老年用戶,每月人均發出 25個紅包,金額為380元。

相關部門預測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至 2.55億 左右;同時,來自阿里的大數據顯示,3000萬50歲以上的淘寶用戶年人均消費達5000元。

很多小程序上的產品價格比淘寶還便宜,更加激發了中老年用戶的潛力。

小程序如何“滲透”到中老年人群?

吸引老年人的除了價格,還有什麼?

1、和小程序之間建立“新關係”

激活小程序在中老年人群快速裂變的根本不是價格,而是和小程序之間建立的“新關係”。

很多中老年人的手機除了子女幫下載的軟件以外,其他的APP,他們一般不會下載也不會安裝,微信是他們最常用的APP,對其他軟件的“下載”表現的相當謹慎,防範意識比較高。

小程序的出現,也並沒有解決信任問題,但中老年人很喜歡在群裡進行交流分享,尤其是子女或家人朋友分享到群裡的東西,比如砍價、點贊、投票等互動,她們都很喜歡參與其中,這也證明了中老年人在工作、家庭、夫妻等場景中的關注度不斷下降,他們渴望被別人關注的結果。

可以說,小程序和中老年人建立的這種求關注的“新關係”,非常符合國內中老年人的現狀和他們的互聯網節奏。

2、微信群內打造生活中的“口碑”傳播

除了群內分享是小程序在中老年人群中快速裂變的因素以外,小程序“不用安裝,用完即走”的天然屬性也適合中老年人群。

無論他在哪看到的信息,只要看到群裡有趣的小程序,最終常常回到微信群和朋友圈分享,因為這裡有他的親朋好友和信任關係,小程序就天然地適合他們點開鏈接的信息處理方式。

微信群裡分享的模式,就跟以前生活中的口碑介紹一樣,這種推薦和篩選過程符合他的互聯網節奏。

3、“滲透”老年市場實現商業模式變現

中老年是怕被時代拋棄的,微信對於中老年人是一個領地的概念,當一個潮流的東西他們能玩的得心應手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是時尚的、是跟得上這個時代的步伐的。

可見,小程序在影響年輕人的同時,也逐漸向“銀髮人群”滲透,“老年群”裡常見的小程序如圖文音樂相冊創作類小程序美篇、小年糕、憶年,遊戲類小程序歡樂鬥地主,拼團電商小程序拼多多等。

中老年是擁有線上支付的潛力的,目前大部分中老年群體還在移動支付的培養期,在不久,老年支付也許會有一個爆發勢態。

小程序如何“滲透”到中老年人群?

“遊戲”、“答題”統統切入中老年市場?

孤獨無疑是國內中老年人群的另一大痛點。

“厲害了爸媽”小程序是由深圳紅鶴互聯有限公司孵化,面向中老年群體的答題小程序。從趣味答題的形式切入,“厲害了爸媽”小程序想幫長輩鑑別謠言,增長知識,可以看成中老年版“頭腦王者”。

“厲害了爸媽”於今年五月上線,早期獲客主要依靠於在社區、廣場舞線下地推,及在糖豆等廣場舞平臺運營的社群內推廣。

為了激起爸媽們的答題挑戰欲,還設置了每日任務,讓爸媽們能在他們的中老年群中發起挑戰, PK 答題、搶紅包等活動,以此達到快速傳播的目的。目前該小程序的總體訪問量超過 10 萬,七日留存率超過 20%,用戶平均停留時長 3 分鐘左右。

不難發現,以小程序為入口,中老年遊戲創業可以縮短快速引流、變現的過程。微信可以說是老年人使用最熟練且最頻繁的手機應用之一,微信的普及,降低了中老年人的教育成本。

此外,基於微信關係鏈,快速分享、裂變、推廣可以說是目前最便捷的集客的模式。“厲害了爸媽”正式通過群內傳播,才實現了快速引流。

接下來再分享兩個不錯的小程序例子:

1、“糖豆廣場舞”,打造屬於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通常情況下,教會中老年人在智能手機上下載一個軟件並不是一件易事。如果他們知道這次下載可能還需要花上幾塊錢的流量費,說服的難度可能又翻了一翻。但如果只需要用他們拿出微信掃一掃,難度立刻小了好幾個級別。——糖豆正是出於這樣的思路,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糖豆廣場舞視頻大全”。

通過小程序,糖豆更好地滿足了輕度用戶的跳舞訴求,為增加平臺的用戶粘性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小程序上線後迅速衝到了小程序榜單前列,單日日活在兩週內就突破百萬。在5月小程序TOP100榜單中,“糖豆廣場舞”排在12名,在同類小程序中第一。目前,糖豆廣場舞小程序的日活用戶已經佔到總活躍用戶的5%。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廣場舞參與者已達到了 2億。根據國務院數據顯示,中國60後和70後人口的數量大約為4.4億人。中國的老年人數佔比預計到2030年將會增至24%,如此量級的人群,其市場規模無疑也十分巨大。

“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屬於中老年用戶的生活方式,希望每一箇中老年用戶都能夠生活幸福,健康快樂。”

——糖豆負責人表示

糖豆小程序的理念已經得到了GGV紀源資本的青睞。

紀源資本的李浩軍說:解決一個人群的某一個特定需求,而且這個人群基數一定要夠大,這是我們投資的一個邏輯。比如中國廣場舞用戶有2億多,而且是國家提倡的一種中老年健康生活方式,需求是真實存在的。進入小程序應該及時抓住流量紅利,更好地獲取用戶。

小程序如何“滲透”到中老年人群?

2、【美篇】小程序,刷爆中老年朋友圈

美篇APP的問世,以出色的用戶體驗、個性化的貼心分享服務和不斷更新的時事熱點等特點,精準的吸引到了中老年用戶群體的目光。而在用戶的開發及留存問題上,美篇選擇了用微信小程序來作為新的流量入口。

工具類小程序更看重用戶規模,工具本身帶有不同功能和屬性,天然可以區分不同需求的使用人群。中老年用戶接收新事物能力有限,使用之後對產品的認可度輕易不會改變,而對以“簡單圖文創作”為核心功能與價值的美篇來說,中老年用戶和其有著天然的契合性。

“讓你的朋友圈能發100張圖文並任意添加文字描述、背景和視頻”這一功能足夠讓用戶們心動,也足夠讓用戶的微信朋友圈好友們心動。

中老年用戶只需打開微信並點擊美篇小程序,就可以PASS掉用戶下載的糾結決定及等待過程,整個過程對他們來說也是十分友好的——美篇在微信小程序上就能打開,無需安裝;不僅有完整性的體驗,還能直接分享到朋友圈,聯繫好友討論,也可以直接在微信公眾號裡獲取更多實用的技能與靈感啟發。這一切正在賦予作為內容生產者的中老年用戶更多的交互能力,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

在低成本收割微信流量紅利,增加中老年用戶流量黏度的同時,美篇也撬動了某種創新——這有可能是美篇進入內容生產、分發領域的突破式行動,也讓未來具有無限可能。

創業者如何抓住“銀髮”市場?

中老年人需求無外乎三種——健康養生、社交娛樂、自我展示。通過為上述三種需求提供優質內容,是獲取大流量的基礎。

中老年本身持續的創造力有限,內容觀賞性也不高,不構成內容社交的邏輯。而社區社群的運營,則可以聚集一批具備強關係的“同好”用戶,進而提升流量粘性。

比如美篇就是為攝影同好人群提供了創作、展示的工具和社交平臺,獲取了大量而穩定的中老年流量。所以,內容資訊、工具類、遊戲類的小程序很可能是獲得流量的優質形式。

內容資訊方面,《2016微信數據報告》顯示,中老年用戶朋友圈中的原創內容僅佔 32%,他們更熱衷於轉發和保健養生、雞湯文、休閒笑話、生活竅門相關內容鏈接。如果內容型小程序在降低入口門檻的基礎上,能夠通過優質內容吸引中老年人轉發,也是增加用戶流量和文章閱讀的不錯渠道,當然這裡還涉及到與微信公眾號之間的競爭。

除了文字型內容,視頻型內容也對中老年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從北京衛視的”養生堂“,到“北京大媽有話說”,都有一大批的中老年鐵粉。“北京大媽有話說”視頻欄目僅在騰訊視頻平臺的總播放量就已經超過5億次,公眾號文章的閱讀量和評論互動也很可觀,頭條文章平均閱讀數達到 3 萬,平均留言數達到50+。

2020年,中老年流量將爆發

剛剛觸網的中老年人還需要培養線上消費的習慣。父母級的中老人多是在 2014 年(年輕人第一波換機潮)後擁有了智能手機,但作為移動互聯網的輕度用戶,目前還多停留在看書、看視頻、和子女聊天等場景,支付習慣有待養成。

直到 2020 年,“中高頻+中重度”移動互聯網用戶將步入中老年階段。2020 年,60 後進入 60-70 歲,70 後進入 50-60 歲,這一波中老年人已有移動互聯網使用基礎和交易習慣,線上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有望迎來一波新流量紅利。

另外,60、70 後人群並未經歷過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因此在滿足了基礎需求後,60、70 後人群更需要的是優質的服務和體驗。而且其子女 80、90 獨生一代的消費意識和意願都比較強,線下針對性的優質服務可能呈增長趨勢。

有數據顯示,目前微信中老年用戶已經達到5000萬。中老年人不僅將微信作為最常用的聯絡方式,而且是被視作表達情感和維繫社交的互動平臺。這些要素與火爆的微信紅利交織在一起,一場“銀髮”流量紅利已在路上。

如何通過小程序,在搭建了用戶的黏性之後,如何把它變現,是一個值得思考和具有挖掘潛力的點。

但無論如何

小程序+中老年人的結合是不可錯過的機會。

你還有哪些中老年小程序的想法?留言和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