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自媒體村」,標題黨批量生產基地?

在山東省北部的一個小農村裡,一群農婦成了自媒體運營者,她們7月的收入平均數達到7594元,上海2017年的月平均工資比她們少462塊錢。

最近,發生了一件讓新媒體人無地自容的事。

山東“自媒體村”,標題黨批量生產基地?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在山東省北部的一個小農村裡,一群農婦成了自媒體運營者,而她們7月的平均工資達到了7594元,比上海2017年的月平均工資還要高462塊錢,其中最高工資更是達到了15690元。

山東“自媒體村”,標題黨批量生產基地?

工作室工作人員

團隊負責人李傳帥稱,光靠自媒體,每個月收入達到一百萬。他說,大家都很努力,工人的上班時間沒有固定要求,只要在工作日上滿8個小時就行。

山東“自媒體村”,標題黨批量生產基地?

團隊負責人李傳帥

這群自媒體工人的追求很明確,就是“爆款”,因為爆款可以拿到很高的提成,最高的時候,一篇文章可以拿到一萬元的獎勵。

自媒體創業圓夢農村

這些自媒體工人們通常撰寫一些比較簡單的娛樂內容,配上吸引人的標題,文章就會有大量的閱讀量,甚至10萬+。

而讓他們引以為豪的爆款內容,大多涉及農村風貌,娛樂話題,可以說是既接地氣,又有錢賺。

新媒體主體泛化

且不說這些農村工人們的內容生產深度如何,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內容產業已經下沉到農村,“自媒體人”不再只是大城市裡伏案碼字的“文化人”。農村地區互聯網的發展已經趕上了城鎮的腳步,話語權的下放使得這些農民工人也能用文字為自己謀生。

山東“自媒體村”,標題黨批量生產基地?

雖說農村婦女自食其力是沒錯,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傳播主體泛化,把關的不夠嚴謹可能會導致內容水平參差不齊。但爆款不等於精品,帶動經濟發展也不能完全代表文化發展,自媒體的主體泛化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還有待商榷。

網友們對此更是緋議不斷:

山東“自媒體村”,標題黨批量生產基地?

山東“自媒體村”,標題黨批量生產基地?

山東“自媒體村”,標題黨批量生產基地?

山東“自媒體村”,標題黨批量生產基地?

山東“自媒體村”,標題黨批量生產基地?

那麼,青姐想問問大家,對於這件事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