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製造區塊鏈焦慮(下):暴跌4000%背後的大佬殺心

上一期《誰在製造區塊鏈焦慮(上篇)》一文發出後,金咕咕的讀者紛紛留言,他們發現,自己原來是被帶入了一種虛幻的“雞血”能量場中,在這個場子裡,你莫名其妙就焦慮了起來。焦慮之下,必有昏招。錢就這樣快速而心甘情願地投了出去,而項目,真實性如何、盈利性怎樣,也都來不及計較了。

誰在製造區塊鏈焦慮(下):暴跌4000%背後的大佬殺心

今天的“下篇”中,金咕咕開宗明義告訴大家,與區塊鏈焦慮症第一個推手媒體方相比,區塊鏈焦慮症的第二個也是最大的幕後推手,就是大大小小的項目方和資本方。

媒體人忽悠焦慮的方式是動之以情,三點鐘不睡覺呀,否則上不了車呀。

而項目、資本方忽悠焦慮的方式則直接的多,是直接誘之以利:比如,突然你身邊一個95後資產就過億了,你能不焦慮嗎?

比如,在這個比特幣瘋漲的時代裡,可能有一些人在一天裡掙的錢,就超過你能夠在互聯網的時代裡十年掙到的錢。

和媒體忽悠普羅大眾相比,項目和資本製造焦慮的對象,更加高端,更加有錢,說白了,這是一個高端“雞血”引力場。我們且看一個區塊鏈項目方是如何對著一眾傳統制造業企業家們,輕鬆製造“焦慮”氛圍從而將韭菜培養得綠油油的。

這個項目方的90後年輕人,一個可能大學裡還是文藝青年的小毛頭,現在已經是多名企業家的座上賓,而且文筆不俗。這裡我做一段文抄公:

今年冬天,可能是我有史以來最忙碌的一個冬天。一大堆企業家簇擁著我,喝著咖啡,抽著煙,討論著一個主題:區塊鏈。而他們的眼神裡,除了血絲以外,還佈滿了焦慮。

誰在製造區塊鏈焦慮(下):暴跌4000%背後的大佬殺心

這些人,他們大部分資產過億,大部分已經叱吒風雲N年,聚在一起緣由基本繞不開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作為一個90年,未滿三十歲的屌絲,何德何能,能讓這麼多大企業家甚至上市公司高管和古董都奉為座上賓,因為這群人,是最能意識到世界發生的變化的,但是他們突然發現自己竟然在這次變革中,一無所知,所以,他們千方百計找到朋友約到我,我很清楚,他們希望我能解決他們的焦慮。他們找我聊得內容,無外乎就是:區塊鏈,礦場,數字貨幣。

好聰明的年輕人,用嚴密的邏輯自洽,讓這幫老傢伙們以及還在場外的更多的老傢伙們,頓時成為了不焦慮就要落伍就要被拋棄的對象。且看他的邏輯:你們都是強人——所以你們能抓住歷史機遇——但這次的機遇你們不懂——所以你們必須焦慮——找我就是為了治癒焦慮——我和我背後的數字貨幣是最佳良藥。

這個年輕人,其實還是小項目方、小嘍囉和小蝦米。這場區塊鏈風暴以及別後的焦慮症蔓延,最大的推手,則是一群資本大佬們。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區塊鏈真正進入大眾的視野並點燃了2018資本市場的第一把火,離不開“中國資本圈裡口才第一人”徐小平。早在今年1月初,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在500個CEO群裡,以“欲揚先抑”的高明手法,發佈一條“不要外傳”卻紅到發紫的消息,稱區塊鏈“是一場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讓大家無條件去擁抱這一行業。第二天A股區塊鏈板塊應聲大漲,並從此爆發趨於瘋狂。

徐小平因為採用的方式是“明貶暗褒”,所以點了第一把火之後就不好繼續在前臺扇風了,不過沒事,緊接著第二個前臺焦慮鼓吹大佬出現了。他就是連續創業專家、資深投資人和實業家蔡文勝。

2月19日,蔡文勝在3點鐘群分享《我為什麼看好區塊鏈》,作出“區塊鏈是人類有歷史以來最大的泡沫”的理性判斷。真的是理性嗎?這就是蔡文勝和徐小平都是一流高手的境界,話說的滴水不漏,觀點也鮮明得一塌糊塗,勸你入市的話一個字也不講,聽完了你不入市就是傻子。老蔡說:面對這個泡沫,90%的人群還在觀望,現在進入你還是先行者,最後觀望者進場才是韭菜。

艾瑪,誰願意做韭菜啊,都想做韭菜收割者。別聽蔡老師的“泡沫”提醒,趕快入市。

鼓吹焦慮有什麼好處呢?

就舉一例,以管窺豹。

2月23日,美鏈的代幣BEC上線OKex平臺進行交易,開盤暴漲超過4000%,市值280億美元,是蔡文勝自己擁有的美圖的市值的4倍。從開盤價0.09美元,暴漲到80美元。

美鏈是何許人?蔡文勝闢謠多次,說和自己關係不大。但早有包括bianews等媒體在內,深扒蔡文勝和美鏈的錯綜複雜的關聯關係,二者是不是一體,大夥早就心知肚明。

誰在製造區塊鏈焦慮(下):暴跌4000%背後的大佬殺心

BEC現在多少錢呢?5月22日上午9時,是0.17美元。

多少財富灰飛煙滅,不,是乾坤大挪移,從韭菜的口袋進入菜農的腰包,進入大佬的金庫。焦慮的價值大家看到了吧?你的毒藥,大佬的蜜糖啊。

不過,對於這幫人的作用和用心,許多明眼人,包括如今已經被嘲諷為即將進入歷史垃圾堆的古典互聯網人,洞若觀火。

迅雷集團CEO陳磊上週就當眾開懟,並被推上了區塊鏈新聞的最熱頭條:

如果五年之後、十年之後,假如中國區塊鏈發展並不是特別好,今天在幣圈炒幣的這些大佬們真的要負上全部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