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真正值得我們迷信的,只有技術

最近40年,國內經濟增長,社會繁榮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們也應該謙虛一點,畢竟國內最近40年的成績,也是通行了四五百年的市場經濟的一個最新成功案例。

事實證明,對外開放非常重要,我們今天需要更加感謝鄧小平。

為什麼說“市場經濟照到哪裡,哪裡就亮”?因為它信奉的理念是“交易的結果一定是雙贏的”。如果有一方不滿意,這個交易就不會發生。這背後的經濟學道理就是專業化的分工。每個人都只做自己最拿手的,放棄自己不拿手的,生產力才能夠極大地被激發出來,財富獲得充分的流通。因此市場經濟是照到哪裡,哪裡就亮,中國過去的40年就是這樣的。

而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價格機制,也就是所謂的“看不見的手——價格”。不管是市場經濟還是價格機制,都不是在真空環境裡運行的,都需要一些制度性的架構。這種制度性的架構,最重要的有兩點:

王福重:真正值得我們迷信的,只有技術

第一,信息的傳輸機制

我們是怎樣交流信息的?隨著時間推移,人類的交流方式和技術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最早靠語言,然後有了文字,文字是人類第一個偉大的發明。經過印刷術,文字可以讓各民族的人互相串通信息。

然後電的發明,各種電器、電報、電話,然後是電腦的出現和互聯網的出現,互聯網是人類的第二個偉大發明。可以說,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在不斷進步,現在我們獲取信息已經非常方便。

但是,我們交易所賴以生存的“信譽機制”或者“信息傳遞機制”並沒有很大的變化,基本上還是要通過中介機構。比如說管理型組織,如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比如說金融型組織,如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其他金融機構等。我們的交易行為,甚至是經濟品牌都是通過這些中介機構來實現和認可的。

以中介機構為主的方式很不可靠。因為中介機構非常大,它可能會耗費很大的社會財富。除此之外,它還有可能會洩露我們的信息,影響我們的安全,即便是BAT都有這種可能。

更要命的是,在促成很多交易的同時,中介機構也會讓很多本來該發生的交易“不發生”。比如說,很多人資產量小,中介機構可能就不會注意他們,那他們怎麼和別人交易?就像我們經常說的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但是,如果交易密度不足夠大,我們普通人是難以富裕起來的。正因為如此,人類雖然有了市場經濟,但是沒有達到應該達到的富裕程度,就是因為信譽和信息的傳遞機制出了很大的問題。

事實上,人類一直在想著找到一種可靠的信譽機制。一開始,我們認為“個人不可靠,那就找中介機構”。但是中介機構也是會出問題的,比如說“學誠法師”事件。區塊鏈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並且是徹底解決。那怎麼解決?

我們說中介機構不可靠,是因為所有的信息、交易數據都是中介機構記錄的,它自己修改起來非常“方便”。而區塊鏈是人人都可以記錄信息。這裡的“人人”並非具體的人,而是一個實際的節點。

區塊鏈上個人信息都是匿名的,其他人最多隻是查詢到每個節點的公鑰,而私鑰是在他自己的手裡。每個節點的信息,必須得到其他的節點同意才能夠被記錄上。

如果需要進行修改,那必須得到絕大部分人的同意,代價非常大。這種“分佈式記賬”,奠定了我們交易的基礎,保證了交易信息或信譽是可靠的。這樣就徹底解決了我們過去依賴中介機構所造成的巨大的弊端。

王福重:真正值得我們迷信的,只有技術

第二,貨幣保證市場經濟運行

小範圍內的交易,我們可以物物交易。如果是所有人同時進行交易,必須用貨幣或者信譽,比如現金。貨幣起初是私人制造的,後來由政府來製造。無論是人民幣、美元,還是委內瑞拉貨幣都是政府製造的,因為政府有充分的信譽。

但同樣也會出問題:貨幣要麼多,要麼少,總是不合適的。這是因為任何機構都是人為控制的,只要有人就會發生“不可靠”。

那麼,什麼才是可靠的?數學公式最可靠,算法最可靠。換言之,只有在數學公式被強制自動執行的時候才是最可靠的,才可以放心使用,這裡面就包括區塊鏈技術。

第一代的區塊鏈是比特幣,它是“個人憑空發行”的貨幣。一聽說個人發行,國內就會有猜忌、恐慌,但事實上最好的產品都是在私人企業裡製造的,如蘋果手機、波音飛機等。

亞當·斯密最初論述市場機制的時候,其實就是說個人之間的交易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後來,企業開始逐漸做大,中介機構也逐漸變大,已經開始脫離最早的市場經濟的本義。

如何解決“貨幣要麼多,要麼少”的問題?比特幣可以做到。它通過解“哈希方程”的方式來增加貨幣發行,並徹底解決了貨幣不可靠的問題。弗裡德曼早就講過,中央銀行控制貨幣的時候每年按照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就可以了,而比特幣讓人們第一次有機會實驗弗裡德曼這個偉大的設想。

有人說區塊鏈太虛擬了,沒有價值。我認為這正好把東西搞反了,實實在在的東西沒有什麼價值,虛擬的東西反而有價值。要論證這個命題,不妨來舉個例子:

“羅玉鳳和范冰冰誰更漂亮?”

其實一個人本身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沒有多高的身價,只是媒體天天捧他,他就起來了,明星效應也不過如此。因此,能吹起來的就一定有價值,而泡沫也正是價值的另一種說法。

王福重:真正值得我們迷信的,只有技術

真正對價值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技術。西方一位知名的經濟學家早就說過:“人類歷史上只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英國工業革命”。秦皇漢武偉大的歷史功績,背後的實質都是技術的變革,而區塊鏈就是這樣的技術。什麼叫技術?你能,我不能,你就比我有技術。

真正使人類變化的是工業革命以後掀起的技術。五百年之前,在市場經濟出現之前,人類的財富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人類財富真正的增加是在最近的五百年,尤其是最近的兩百年,財富才真正地“湧動”起來。為什麼?因為真正能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的只有技術,真正值得我們相信和迷信的也只有技術。

當一個新事物出現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拒絕它,而是要擁抱它。擁抱它,儘管有可能會損失一些財富,但是仍有1%的可能獲得成功。但如果拒絕它,恐怕連一絲翻身的可能性都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