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第一講:握拍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技巧性較強的運動項目,正確的握拍方式,是通往成功最重要的第一步。

握拍可分為擊球前的基礎握拍、發力擊球時的握拍轉換和擊球后的握拍歸零。基礎握拍是其他轉換握拍的基礎,握拍轉換是以基礎握拍為基礎進行的握拍變化,如:發力擊球、特殊球的處理都可稱之為握拍轉換。歸零握拍是握拍轉換後再回到初始位置上,目的是能根據來球快速反應,便於應對和回擊下一個不同線路的球。總的來說,羽毛球運動中握拍有以下五種狀態,以基礎握拍為中心,分為正手和反手握拍,正反手握拍又可分為主動擊球握拍和網前被動擊球握拍。各狀態之間是可以互相轉換的,轉換關係如圖1-0所示。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0 各種握拍狀態的轉換關係

這裡特別要說明的是:很多人以為基礎握拍的狀態就是正手擊球的握法,這是不對的,正手需要大力擊球瞬間(如高遠球和殺球),手指緊握球拍內旋發力揮拍擊球。

球拍形如手臂,可以看作是手臂的延伸。握拍是球拍與身體的連接形式,是我們擊球直接而基礎的技術動作。握拍方式如同我們的關節,如果我們的關節出了問題,其活動範圍(幅度和角度),靈活性以及力量的貫通傳遞等都會受到影響和限制。因此,握拍是我們學習羽毛球首先需要掌握的第一個基本技術。詳見下圖(以下握拍動作均以右手持拍為例) :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1 球拍形同手臂,是手臂的延伸。

規範合理的握拍,才能實現擊球動作的一致性和突變性。受人體骨骼關節活動範圍的限制,握拍方式和手指發力技巧在擊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錯誤的握拍,不能靈活應對球路多變性的要求,因此,握拍要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以達到有利發力,有利控球,有利回擊不同線路,有利擊球動作的一致性和突變性的基本要求。

詳見圖1-2、圖1-3: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2 規範的正反手基礎握拍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3 常見錯誤的握拍方式

注:以上錯誤點在於握拍採用了攥的方式未做到掌心空、虎口空;拇指未放在拍柄大寬面上;後三指之間未保持一定間隙;食指未自然放在寬面上。

1)正手握拍方式

正手握拍手型與兩人面對面握手問好的方式類似,將拇指自然放在拍柄的大寬面,比食指的位置低,掌心空、虎口空,前三指保持一定間隙,後兩指併攏緊扣拍柄末端,拇指、食指控制拍面旋轉的角度和方向,是控制擊球球路、弧線、精準落點的關鍵。握拍力度以指尖微微發白為最佳。

詳見下圖: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4 正手握拍(虎口空、掌心空)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5 握拍力度以指尖微微發白為最佳

2)反手握拍方式:

反手握拍是拇指內側置於拍柄寬面的斜稜上,位置稍高於食指,掌心空、虎口空,食指和中指自然放在對側的寬稜上,無名指、小指併攏,形成強有力的底座,這種反手握拍方式更有助於在反手擊球中運用到旋轉力,並且增加反手擊球的角度。反手擊球時,拇指起到控制球路方向的作用,其餘四指低於拇指握於相鄰寬面,食指、中指、無名指之間均有空隙。無名指和小指緊握拍柄。握拍力度以指尖微微發白為最佳。

詳見下圖: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6 反手擊球前的指形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7 反手的虎口空,大拇指在側稜邊上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8 反手的前三指控制拍面旋轉的角度和方向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9 反手擊球前後兩指反手的底座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10 握拍力度以指尖微微發白為最佳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11 球拍稜名稱(A...H)

注:相同稜:A和E,B和F,C和G,D和H

拇指內側置於拍柄寬面的斜稜D上,其餘四指低於拇指握於相鄰E寬面。

握拍轉換也可以說是握拍演變,是在正反手兩個基礎的握拍方式之間的變化。包括我們後邊要講的打球的動作架構也一樣有這種情況,如被動球以及極被動球也是以主動球的架構為基礎進行的位置和幅度的調整。我們說,不同的球,有不同的步伐;不同的球,有不同的手法。也就是說握拍不是一成不變的。這裡我們以下面三種情況為例:大力量大角度擊球時的握拍轉換、正手網前被動擊球時的握拍轉換、反手網前被動擊球時的握拍轉換。當然,不管握拍方式如何變化和轉換,在擊球動作完成之後,必須將手型“復位”到最基本的握拍方式上來。

1)大力量大角度擊球時的握拍轉換

一般擊球動作要求手指在基本的握拍位置如吊球、網前球處理等。但是,在大力量大角度擊球時,如殺球、高遠球、抽球等,手指需要做出調整變化,如大拇指離開斜稜,到了大寬面上。

詳見下圖: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12 正手大力量殺球后的握拍及歸零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13 大力量大角度擊球時的反手握拍轉換及歸零。

2)正反手網前被動擊球時的握拍轉換

手臂動作和正反手網前動作基本一致,只是在握拍方式、身體重心上不一致。當我們遇到在正常情況下手臂和球拍不夠長的球時,握拍基本上只靠前三指,把手臂加拍子的長度延伸到了極限,在架構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重心降低。詳見下圖1-14、圖1-15和圖1-16: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14 正手網前被動擊球及擊球后身體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15 反手網前被動擊球及擊球后身體

熊式羽毛球技術:握拍,你真的都掌握了嗎?

圖1-16握拍歸零

熊式羽毛球握拍優點:

1)增強旋轉力

三空(虎口空、掌心口、手指間留有空隙),使手指在狹小的空間就能爆發出更大的力量。根據力學原理,若一外力對物體施加的力量偏離中軸或重心時,將會對物體產生偏心力矩,使物體產生旋轉。熊氏正反手握拍的大拇指與球拍的接觸點,都在球拍的側稜上,發力時會對球拍產生偏心力矩,從而使球拍發生旋轉,在狹小的空間內爆發出更大的力量。

2)中指的雙重功效

拇指、食指可以用來控制拍面旋轉的角度和方向,無名指和小指用以形成底座;而中指則具有以上兩種功效,熊式握拍使中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將兩重功效發揮到極致。

3)擊球失誤率較少

熊式正手握拍的拍面對準對方場地,球與球拍接觸後入射角都在場地裡面。若應對同樣一個弧度、角度來球時,熊式握拍的拍面反射角度將會在對方場地內,一般的握拍則是由外向內打,較難保證這一點。因此熊式正手握拍擊球的失誤率能較少。

4)手感細膩

較之手的其他部位,指尖處分佈著最豐富的神經末梢,他們能給大腦中樞提供大量的反饋信息,從而對自己的擊球動作進行反饋調節,反覆訓練,手指便能精確地操控球拍(就像醫生操控手術刀一樣精準)。

5)出球角度多、動作一致性好

熊式握拍靈活易變,從而使出球的角度、線路增大,增加對手防守的難度。又因為旋轉力矩的存在,使得我們能在限有的時空內爆發出更大力量,一樣的擊球動作能擊出多變的球,一致性強,那麼留給對手擊球的時空相對就較少了。

多年的實踐研究表明,缺乏對握拍重要性的深刻理解和領悟,是限制選手技術發展、水平提高的瓶頸。對握拍的運用與手指發力這其中的奧妙與精髓的領悟是無止境的,是每一位羽球人時時需要體會、修正、改進,再體會、再修正、再改進的。對於青少年,我們需要告訴他“一招一式”怎樣做;而作為成年球友,我們建議您有更多的羽毛球運動原理性思考。只有理解了原理性、基礎性的東西,才能更好地感覺它,才能舉一反三、一通百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