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從熱浪島回到吉隆坡市區,聽說在吉隆坡旁邊有個旅遊熱門地方叫布城,於是就利用離開前的半天時間,計劃去看看布城。

布城(馬來語:Putrajaya),是馬來西亞的聯邦行政中心,也曾被稱為布特拉再也、太子城。在馬來語中,「putra」譯作王子,而「jaya」則是「成功」或「勝利」的意思(兩個詞都來自梵語)。布城過去曾因為不同的譯名稱呼,引起不少的爭議,經過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商議後,華文統稱為布城,從此,不再有譯名的爭議產生了。

布城在2001年2月1日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個聯邦直轄區。它位於馬來半島中部,恰好在吉隆坡市與吉隆坡國際機場之間,相距兩地各約40公里。整個城市的面積廣闊,山林起伏,經過多年的規劃建設,如今已是一座頗具規模的現代化新興城市,也成為馬來西亞一處最新的旅遊景點。馬來西亞首相署和政府各部門均陸續遷入布城辦公,住宅區、商業區、文化、休閒設施和交通體系已配套到位。

從著名的“雙子塔”出發,換乘地鐵KLCC和機場快軌KLIA,在Putrajaya&Cyberjaya站下車,與前來接我們的朋友匯合,駕車前往布城遊覽。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這是一座“智慧型花園城市”,它保留著馬來西亞的傳統遺產精粹,目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地區保留著大自然的翠綠景色,包括林園、湖泊及溼地,其餘的地方則設計為政府行政區、商業與住宅區、以及公共便利與福利設施等用途。

布城有許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有宏偉並體現了馬來式、中式和印度式建築風格的首相署;建築在湖上,被稱作“水上清真寺“的布特拉清真寺,以及風格各異的政府各部門的辦公大樓、 各具特色的八座設計獨特的橋等等。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這座橋是布城最長的橋,看上去像一艘正揚帆起航的船,據說橋的設計靈感源自於伊朗伊斯法罕的著名大橋Khaju。它是通往布城的必經之路,而且這裡還是觀光遊船的出發點。

在橋上可以遠觀聞名的水上粉紅清真寺,沿著橋下的綠道走走,還能看到有賽艇在河道上進行練習。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千禧紀念碑:被認為是布城的國家歷史遺蹟,千禧紀念碑是一個金屬方尖塔,有六十八米高和位於在第二區的二十五公頃的公園上。用馬來西亞歷史上的重要時刻和事件,蝕刻在紀念碑上來裝飾它。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走過“太子橋”,來到了布城的獨立廣場。廣場位於總首相署的對面,是一個通常在公眾假期舉行的各種節日和遊行的地方。正好今天是週五,旅行團都趕在上午前來參觀廣場旁邊的布特拉清真寺(粉紅清真寺),在廣場的環形道上,停滿了一輛輛的旅遊大巴。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首相署:坐落在城市的主要山丘上,它是的馬來西亞政府的行政機關和馬來西亞首相的辦事處。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粉紅清真寺

也被稱為普特清真寺(Masjid Putra) ,仿造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哈桑清真寺而建,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清真寺,同時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水上清真寺。清真寺主體建築有四分之三建在水上,外觀粉紅色,有異於一般的藍色或綠色,因此又稱“水上粉紅清真寺”。清真寺的式樣與裝飾有點類似沙特阿拉伯麥加城的三大清真寺,主要由祈禱大廳、大尖塔和陵墓三部分組成。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大廳高大寬敞,可容納達8000人,每逢週五伊斯蘭教聖日,市民們紛紛湧入寺中,跪地祈禱,一些重大的宗教儀式也會在此舉行。正好這次來的時候也是週五,在進入參觀時被攔住了,說是因為國家電視臺在祈禱大廳裡拍攝錄影,不能進入。後來通過清真寺的工作人員帶領,才得以進入參觀。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大廳的屋頂外觀好似一把撐開的大傘,由49個大小圓拱組成。最大的圓拱直徑達45米,呈18條放射星芒,代表全國13個州和伊斯蘭教的五大戒律。

大尖塔塔尖的形狀類似火箭,寓意是伊斯蘭教與科學共同發展,一起繁榮。全塔高73米,有電梯和樓梯通至上端。因為此行時間比較緊,所以,大尖塔和陵墓都沒來得及參觀,據說下午有重要的領導人前來,所以清真寺要提前關閉做好準備工作。

布城湖:從清真寺旁,可以走到這個有六百五十公頃大的人工湖邊上。這個湖是用來充當城市的冷卻系統。目前成為了各種水上運動活動的場地,包括一級方程式賽艇錦標賽和亞洲獨木舟錦標賽,也是遊布城湖的各類遊船遊艇的出發點。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從廣場出來,走過太子橋,一條路上的兩旁,都是各種政府辦公的大樓,布城建立一個新的聯邦政府行政中心的構想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萌芽的,其目的在於分擔日益飽和的吉隆坡市區建築,確保吉隆坡繼續發展為馬來西亞的主要商業和金融中心。也就是說,吉隆坡以商業和金融發展為主,布城則成為一個新的聯邦政府行政中心。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漫行大馬(三):布城,傳統自然遺產與現代行政中心結合的地方

匆匆半天的遊覽,不能把整個布城仔細地走一遍,但給我的感覺是:布城的規劃做得很好,一條主幹道兩旁分佈了大部分的政府辦公部門,其他區域則是商業區文化和休閒設施,住宅區域則分佈在布城湖的另一側,與政府辦公區域有著明顯的分隔。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物質經濟下,依然能保留如此多的傳統自然遺產,布城,不愧是一座象徵欣欣向榮的“理想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