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馬家窯文創大賽啓事

2018马家窑文创大赛启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甘肅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和旅遊扶貧的總體思路,深化“文化扶貧”及“校地合作”內涵,探索踐行“文創公益,精準扶貧”的新模式和“文創+產業”、“文創+扶貧”的新思路,圍繞馬家窯文化資源,匯聚社會前沿的創意設計智慧,充分激發並展示馬家窯文化的魅力,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擬於2018年8月——10月舉辦“馬家窯文創大賽”。

一、賽事主題:

文匯眾智 創意馬家窯

主辦單位: 北京大學文博學院

甘肅省美術家協會

臨洮縣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臨洮縣旅遊服務中心

臨洮縣洮美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

臨洮馬家窯世界彩陶文化中心有限公司

二、徵集對象:

1.以省內外高校在校生和設計公司設計師為主,兼工藝美術師、手工藝從業者,無國界、職業、專業限制,歡迎跨界組團。

2.以團隊形式報名者,報名時需填寫一位團隊負責人,主辦單位發送通知及發放獎金均以此人為送達代收者。

三、設計方向:

以馬家窯文化為設計元素,以“世界馬家窯,命名在臨洮”為設計指向,突出融合發展、突出時代特徵、突出大眾參與、突出開發價值、突出市場結合、突出創新發展、突出創意保護,徵集將馬家窯文化具象化,具有馬家窯文化特色和臨洮地域印記並與現代生產生活、時尚文化相結合的創意設計產品,包括平面藝術設計、家居旅行用品設計及能展現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數字多媒體作品、卡通形象、微電影、動漫、數字遊戲、APP 應用、VR 體驗、交互設計、虛擬設計以及數字出版物設計等,參賽作品要從外觀、材質、內容、形式上充分體現馬家窯文化元素和臨洮地域特色,具有一定的市場開發潛力。設計新穎,製作精美,經濟實用,權屬清晰,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四、參賽方式

1.文章末尾下載《2018馬家窯文創大賽申報表》,獲知馬家窯文化資料及參賽作品具體要求。

2.初評提交:初評件數不限,一律以電子稿件形式投稿,在2018年9月20日之前發送報名表及設計圖至大賽指定郵箱([email protected])。

3.終評提交:作品入圍後需提供實物或模型,請在2018年 9 月 25 日前將實物或模型作品提交至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地址:甘肅省臨洮縣洮陽鎮文峰西路政府辦公樓2號樓,電話09322242518,聯繫人:董春風。

五、獎項設置

本次大賽獎項設置為:一等獎 3名,頒發獎金6000元及獲獎證書;二等獎 6名,頒發獎金3000元及獲獎證書;三等獎 10 名,頒發獎金800元及獲獎證書;優秀獎 20名,頒發獎金300元及獲獎證書;入圍獎若干,頒發獲獎證書,並於2018年10月中旬舉辦展覽及頒獎儀式。

參賽作要求

一、參賽報送材料有關要求

1.參賽作品要求:

(1)作品版面大小為 A2(594mm×420mm)圖幅,豎構圖,jpg 格式,精度 350dpi;單張圖片大小不得超過 5M,視頻類作品輸出格式為 mp4,標清以上清晰度,播放時長不超過 15 分鐘。

(2)每件參賽作品不超過三個版面,版面內容包含主題闡釋、效果圖、必要的結構圖、基本外觀尺寸圖及設計說明等。

(3)為保證本次大賽評選的公正性,參賽作品及版面上不得出現作者所在單位、姓名(包括英文或拼音縮寫)或與作者身份有關的任何圖標、圖形等個人信息資料。

注:參賽作品稿件一律不予退還,請參賽者自行備份。

2.作品入圍後需提供實物或模型,入圍作品需按照組委會要求時限將實物或模型作品提交至大賽組委會辦公室。

3.參賽作品已取得著作權、專利權等權利證書的,須提供相關權利證書複印件,且此類參賽作品只可以展示拍賣,但不參加評獎。

4.遠程地區可用郵寄,但參賽作品郵寄中的安全及維護由參賽者自行負責。

二、參賽者或單位要保證參賽作品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三、報名參賽作品的設計方案、文字說明材料、照片、實物或模型等不再退還本人。

四、凡報名參賽的作者視為無條件同意大賽作品參加主辦方舉辦的一切展示活動及相關宣傳推介活動。

五、設計費、模型費、樣品及產品製作費、郵寄費等費用均由參賽者自行負擔。凡通過郵寄方式報送參賽作品的,在郵寄過程中如發生丟失、破損等問題,組委會概不負責。

六、獲獎者獎金的所得稅稅費自理。

七、大賽組委會擁有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馬家窯文化簡介

馬家窯文化,1924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村,故名。馬家窯文化是存在於約公元前3300到2100間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主要分佈於黃河上游地區及甘肅,青海境內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帶,距今5700多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瑰寶,是重要的史前文化遺存,開創了人類發明創造的歷史,創造了輝煌的彩陶文化,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圖畫,就是神奇豐富的史前“中國畫”,達到了世界遠古彩陶史的頂峰。

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巴馬峪溝口,1924年,安特生(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在甘肅臨洮馬家窯村發現一處遠古文化遺址,定名為仰韶文化馬家窯期,在當地發掘了大量的上古時代代表華夏文化的彩陶器皿。一個沉寂幾千年的文化瑰寶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1944年—1945年夏鼐先生(原中國考古研究所所長)到甘肅進行考古工作,為了確定馬家窯期與寺窪期墓葬的關係,發掘了臨洮寺窪山遺址,認識到所謂甘肅仰韶文化與河南仰韶文化有頗多不同,認為應將臨洮的馬家窯遺址作為代表,稱之為馬家窯文化。此後馬家窯文化在學術界得到承認,它以一種獨立的文化形態向世人展示了圖案精美、內涵豐富、數量眾多,達到世界巔峰的彩陶文化。

馬家窯遺址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遺址,1924年首次發現並進行考古挖掘,其文化內涵豐富,包含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馬家窯文化的石嶺下類型、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等,其中以馬家窯類型最為豐富。該遺址對研究馬家窯文化及黃河上游地區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家窯的彩陶雕塑、繪畫、燒製等各種技藝於一體,第一次將遠古人類的審美觀念完整、系統地表達了出來,反映了遠古人類高度綜合的知覺能力和強烈的審美願望。集物質實用性和精神象徵於一體的彩陶,從文化的視角來看,主要有原始宗教、圖騰崇拜、族類標識等精神方面的含義。

彩陶文化是綜合反映數千年原始社會狀況、人的生存情境和精神世界的一本獨特“史書”,是詮釋人類生命、浩淼宇宙、人與自然的“史詩”。

新中國成立前後,隨著文物考古與普查工作的開展,在臨洮境內發現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齊家類型、辛店類型、寺窪類型等各類遺址167處,其中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遺址104處,說明臨洮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馬家窯彩陶器形豐富多樣,典型的有斂口碗、曲腹盆、長頸瓶、小口長頸尖底瓶、小口長頸深腹壺、小口甕、缽、帶嘴鍋等。其中尤以侈口長頸雙耳彩陶壺、斂口小平底彩陶缽、卷唇曲腹彩陶盆、短唇圓肩彩陶罐、小口長頸瓶、短柄豆等最具特徵。尖口瓶多為平口或侈口尖瓶;碗、缽、盆一類器物腹部較淺,腹部曲線呈圓弧形。外形比例均衡,稜角分明,線條流暢,細泥紅陶質地堅硬,外表光滑,底色呈橙黃或米黃,不見鼎一類的三足器,也不見陶炊和圓底釜。

2018马家窑文创大赛启事
2018马家窑文创大赛启事2018马家窑文创大赛启事
2018马家窑文创大赛启事

附件下載:

投稿諮詢:15336074981 139932326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