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探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展示中心 一秒鐘帶你「穿越」回老重慶

打探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 一秒钟带你“穿越”回老重庆

8月22日,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展示中心將於智博會期間正式對外開放,感興趣的市民可提前撥打電話預約參觀。

市民可在展示中心體驗智慧旅遊、智慧生活等主題的多種“黑科技”產品。

打探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 一秒钟带你“穿越”回老重庆

功能佈局合理 全方位展示發展脈絡

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展示中心位於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照母山片區,總建築面積約5200㎡。中心以“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為主題,充分利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形象展示了重慶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的背景、行動、成果及未來規劃。

據悉,展示中心共分A、B、C、D四個功能分區。其中,A區展出了重慶市智能產業發展、大數據智能化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智能化應用、創新體系構建、泛在高速安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記者在現場看到,重慶12大智能業與5大應用的詳細內容在A區均有涉及。12大智能產業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能超算、軟件服務、物聯網、汽車電子、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裝備、數字內容。5大應用則為產業融合、政府管理、民生服務、公共產品和社會治理,共涉及33個領域。

為讓參觀者更直觀感受發展成果,D區設有13家重慶智能化發展代表性企業展臺,其中包括

阿里雲、騰訊、螞蟻金服、小康、馬上消費金融、豬八戒網等。據統計,目前重慶已發展智能化產業企業達3000多家,智能化產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3500億元,展出的僅是其中一部分。

打探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 一秒钟带你“穿越”回老重庆打探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 一秒钟带你“穿越”回老重庆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展出的每家企業只簽了一年合同,每年都會重新審核篩選,讓更多優秀的企業得到展示,也保證展示中心展出的是當下發展最為搶眼的大數據智能化企業。

除了展示窗口的功能定位,展示中心更兼具招商引資功用。記者瞭解到,B、C兩區被設置為高科星創空間和MK SPACE“漫客空間”,提供雙創空間、企業孵化器、會議室租賃、路演大廳活動承辦、共享辦公等物業服務及咖啡、茶飲、簡餐、麵包等餐飲服務

“展示中心將集中展示政府部門、科研院校、行業領軍企業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更將搭建起大數據智能化在政府、企業、公民之間的橋樑。”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打探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 一秒钟带你“穿越”回老重庆

“黑科技”薈萃 展示中心匯聚發展亮點

打探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 一秒钟带你“穿越”回老重庆

數字時代讓世界近在咫尺,國家定位使重慶迎來新的機遇。除了有發展藍圖,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更有紮實的基礎和豐富的成果。這些在展示中心,均一一有所體現。

在智慧旅遊的展示屏上,記者清楚看到了固定時間段內重慶接待遊客數、入境遊客增長比例、國內國外遊客所佔比例、排名等統計數字。這是重慶旅遊業的大數據生態圈,

旅遊產業如何調整吃、住、行、遊、購、娛比例,景區如何加大各方面的投入提升消費體驗,哪些區域需要投入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等等一系列的方式升級,就藏在這些詳細的數據分析背後

“旅發委已經在數據收集方面做了工作,目前已積累了一些旅遊數據,我們直接接進來,大家看到的都是真實的實時數據。”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僅智慧旅遊的數據,展示中心計劃接入各部門已在應用的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平臺。

在智能社會治理展示區,備受好評的兩江新區市場綜合監管平臺也有展示。隨著經濟發展,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僅兩江新區目前就有市場主體6.9萬戶,人均監管戶數達400戶,存在點多面廣,人手緊缺的現象。市場綜合監管平臺的搭建,解決了這一問題。

在智慧生活展區,記者更是感受到了大數據智能化給生活帶來的新體驗、新樂趣。以數字文化展區為例,該區域展示的是重慶打造數字博物館的代表內容。現場鋪有晚清時期重慶的一幅老地圖——《增廣重慶地輿全圖》,大家通過佩戴VR設備,就能穿越時空,全方位體驗真實的老重慶文化和老重慶人生活。

打探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 一秒钟带你“穿越”回老重庆打探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 一秒钟带你“穿越”回老重庆

“你肉眼看這只是一幅普通的圖,你帶上設備,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可以看到上面有古人在活動,那個年代的重慶古韻十足,如今的重慶,又充滿著智能化的科技氣息。”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展區將完全體驗得到這種強烈反差。

據介紹,除了數字博物館,在展示中心同樣採用全息投影技術的還有多處。比如A區中間區域圍起的部分,表面的圖畫均能通過該技術呈現動態效果,讓圖畫“活了”。

值得一提的是,展示中心還將採用機器人引導遊客參觀,平板電腦控制展示內容、燈光、音響等智能化手段。不僅展出內容為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服務手段更採用了智能化成果。

據悉,為了數字經濟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人民,重慶未來將在多個領域全面發力。其中關於智能產業培育,到2020年目標規模7500億元;傳統產業改造方面,要完成20個智能工廠、200個數字化車間的任務;在大力推廣智能應用的同時,還要加強創新體系建設、基礎設施構築、軍民融合發展以及人才引進培養。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