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霞:教育無痕

趙萬霞:教育無痕

【趙萬霞專欄】

教育無痕

原創作者|趙萬霞(吉林省通化縣大安中小學校)

教育是一個慢的過程,而且是無痕的。回想自己從教29年來,在這個小山村裡迎來了一批批的稚嫩孩童,也送走了一個個青春少年,其中的滋味也是五味雜陳。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充滿了激情與活力,課堂上和孩子們 一起學習,因為2+3=5和3+2=5這個問題,我有多少天的時間裡吃不好,睡不好。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有一個叫靜的女孩兒,比同班同學大,可是在數學課上,卻怎麼也學不會。小學一年級剛入學,就是10以內的加法。在我看來這應該是特別容易的知識,可是幾節課下來,其他的同學都會了,只有靜同學就像是鴨子聽雷一樣,無動於衷。面對眼前的算式一點不喜歡。我一次一次的去給她講,去為她掰手指,語言描述加直觀演示。你演示那個算式,她知道了,下一個算式你不演示了,她就不會了。面對這種情形,我也真是醉了……吃飯的時候我在想怎麼辦?睡覺前在想用什麼辦法能讓她明白呢?睡夢裡還拉著弟弟的小手在給掰手指算題呢!就是這樣的情形糾結了三個星期左右,有一天早晨在檢查孩子們作業的時候,靜的作業本上竟然全部是正確的,我不相信,完全不相信。於是我又當場出了幾個算式,沒想到靜全部又都答對……

當時我高興的一下子把靜抱起來轉了好幾圈。那種心情無法表達。直到現在每想到這件事還是覺得神奇。在幾天後的家訪中,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靜家一共6個孩子,她是最大的一個,下面有4個妹妹一個最小的弟弟。家裡在為了要這個最小的弟弟一直沒有讓靜姐妹幾個去學前班讀過書。家裡也沒有一本書,有字的也就是糊在牆上的報紙了。她家離學校遠,又是獨家獨院。和最近的鄰居家也有三五里地的距離。這樣偏僻的環境,再加上家裡孩子多,靜是最大的,要幫家裡看著幾個小妹妹,有了小弟弟後,她不只要看妹妹,還要做家務,做農活。每天接觸的都是各種家務活,根本沒有看過書,更不要說有什麼學前教育和智慧啟蒙了。聽到此,我的心在抖,在疼。

上學後的日子裡,靜每天回到家依然要做家務,晚上妹妹弟弟都睡了,她才有時間來做作業。可是她不會,老師在學校講過的,回到家裡爸爸媽媽從不知過問,她也不敢說。還是在一次收地的時候,媽媽嫌靜速度慢,過去督促時發現靜在擺玉米棒,一邊擺3個,一邊擺2個,再放到一起。媽媽問她在做什麼,她小聲的說在算老師留的題。媽媽讓她再擺一遍,她高興的擺了起來……不只擺了2+3=5,3+2=5,還擺出了3+4=7 ,4+3=7.她還和媽媽說她知道是怎麼回事了……聽著靜媽媽的述說,我不知應該說點什麼,只是覺得心堵……

當靜再面對我時,我看出了她的活潑,她的天真。是啊!一個偏僻山村裡的孩子,教育是多麼重要啊!讓孩子從無知中走出是我們最最要做的事情。從那時起,我就明白了我的責任。

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小學的基礎教育尤為重要。我要擔得起,要擔得起每個孩子的未來!

二十多年來,無論任教哪個學科,我都用心去做好,因為我深深的明白,你不只是在教知識,更是在讓孩子知道怎樣做人。無論你做什麼,都是對學生的一種無形影響——只要你用心了。

教育無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