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少先大隊檢查」

我看“少先大隊檢查”

【唐秋仁專欄】

我看“少先大隊檢查”

原創作者|唐秋仁(安徽合肥光華學校)

人性是多樣的,所以人是要有所制約的,因此一個國家要有法律法規,一個學校要有校紀校規,一個班級要有班規,這都無可厚非。

但這個度卻是不好把握。

就拿我們的少先大隊的檢查來說說吧。首先,少先大隊針對學校特點、學生特點,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從三次路隊到餐廳三餐飯,從課間操到兩次眼保健操,從衛生到文明禮儀,包括穿校服、餐廳講話、坐姿,眼操睜眼、窗臺灰塵、地板紙屑,條條框框達五六十條之多,應該是事無鉅細,涉及極其廣泛。

每項每個年級分一三五、二四六都要安排不同的檢查員,因此一個學部檢查員也特多,我們班就多達20人次,少先大隊幹部開起會來,可以坐滿整個報告廳,一百多號人啊,隊伍不得不說很龐大。檢查、彙總,通報、評優評先,我想少先大隊輔導員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吧。

一週一小會,一大週一大會,中隊長、小隊長訓練有素。一到檢查時,睜大雙眼,四處巡視,數數地上的紙屑數,按數量扣分;看學生做眼操誰睜眼了,按睜眼人次扣分;看餐廳誰翹二郎腿了,誰說話了,誰浪費了,按人次扣分;窗臺用手抹一遍,瓷磚縫有灰塵扣分;路隊做操沒穿校服,沒帶紅領巾,按人次扣分。從早上一走進教室,學生老師無時無刻不在扣分的擔驚受怕中度過。哪哪有扣分了,老師咆哮,學生鬱悶,叫冤:“我就睜了一下眼而已,我忘記帶紅領巾了,我就跟他說了一句話而已。”吵吵嚷嚷,鬧鬧哄哄,班級成了指責、怨恨的場所,因為扣分多了班主任是要考核的,能不在乎嘛?

但這樣一來,學生之間,老師之間還能和諧嗎?還能愉快相處嗎?老師鬱結,學生受訓,誰也不好過。為什麼呢?究其原因,就是檢查太多了,檢查太細了。找政教處主任,訴說委屈,主任說,就是應該這樣啊,做眼操健操,第一句不就是要求“請閉眼”嘛?還美其名曰:少先隊檢查不是在幫助你們管理班級嘛?

怨,無處訴;理,無處說。還是得該幹嘛,就幹嘛。

少先隊輔導員倒是謙虛:“你說該怎麼辦呢?我也是頭疼,天天有班主任問我怎麼這裡那裡又扣分了。”

我想:

一、檢查項目、次數得簡化,重點的重查,比如衛生、路隊、浪費等,無關緊要的,直接刪除。

二、檢查員得規範,別訓練得像個警犬一樣,非要嗅出點問題,指出點毛病才行。最好是老師檢查,這樣才能把握好檢查扣分的度。

三、扣分以教育為目的,若非要分個優劣來,發張獎狀就得了,獎懲考核,我看效果並不好。

並非扣分少的,班級管理就是好的,要麼就是老師工作負責,事無鉅細的管著,扣分了就使勁批評懲罰,搞得孩子都戰戰兢兢,不敢犯錯了。這樣,孩子能開心不?師生關係能和諧不?繃得太緊的弦,總有一天會突然斷掉的。所以某個每月都文明班級,什麼分都不扣的一個班級,突然某一天,學生的情緒齊齊地暴發了,把班主任批得體無完膚,什麼優秀,什麼尊重,啥都不顧了,因為孩子被壓迫太久了。

班主任做久了,也總有一天要崩潰的,都是為了這些談不上事的事情。

弱弱地補充問一句:少先大隊的職責,就只有檢查這一項嗎?

隔壁教室的班主任看了此文,這樣說:

說得太有道理了,真的,我也有這種感覺,我就感覺學生天天是在投訴、告狀中度過。一天到晚就是哪哪哪扣分了?誰誰誰鬧矛盾了?哎……頭疼!你說得一點都不錯,小學壓迫太緊初中發揮不出來,我現在就感覺學生不是在快樂中學習。一張紙條,一句話都可以引來扣分,在教室上課不能說話,下課不能打鬧,三操不能睜眼,路隊背書,餐廳不浪費不說話,宿舍不能說話,簡直就是機械人。之前我們學校有午休鈴聲,按時作息,鈴聲沒響可以說說話,要不然學生的思想太死了,你看上個月我的積分扣錢了,我扣就扣吧,我怕把他們管得太緊和某某老師一樣,沒有撈到好處反而害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