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的書法我不敢恭維,唯有敬意

黃賓虹的書法我不敢恭維,唯有敬意

面對黃賓虹的書法作品,孤立地評價其風格淵源及成就,總覺不妥;將他定位為“畫家書法”,也會覺得不夠。所以,我們不如把視點首先放在他的書法觀上,即有關書法的理念,包括他於古文字研究、筆法研究的獨特見解,或許可捫及黃賓虹藝術世界的靈魂或謂根基,由此來看他的書法實踐,方可有所依據。

黃賓虹的書法我不敢恭維,唯有敬意

在他看來,六國時期,上承三代,下啟秦漢,南北東西各地域的文字,無論空間關係還是線條形態都呈現出自由爛漫、變異多端的特徵,最具開放意味的創造性。從1911年開始,他蒐羅、排比有文字的陶範殘片及與之相合的古,至1929年,運用剛剛進入中國的考古學和考古方法,編成一冊《陶文字合證》,影印陶、金兩組文物,相互印證“昔範土鑄金,即以金文抑埴,初無二理”的史實,也“可證實印之用途”。“說略”中還稱,陶、文字可見出書體及風格異態:“書體中有雄渾、秀勁約分兩種,皆是以為書法源流之參考。”

黃賓虹的書法我不敢恭維,唯有敬意

以這樣的研究經歷和成就,來印證古已有之的“書畫同源”說,不會是空泛的。被文化圈內稱為“當世能文識字人”的黃賓虹,釋解古器物中的文字,也是為證經、證史,《陶文字合證》即是以一種更可靠的材料和方法來尋證史實。只是不同於一般文字學家、印學家,最終以繪畫名世的黃賓虹,不僅更注意文字、書體乃至書寫者性情與書法風格的關係,且在承緒“道、鹹”金石學學術基礎之上,參以新的考古學方法,對“書畫同源”說提出自己獨到的發現和見解,這就是他特重“六書”中“象形”一法,並試圖從考古發現中尋獲上古三代“書畫往往難以分別”的證明。

黃賓虹的書法我不敢恭維,唯有敬意

在給弟子劉作籌的信中,謂“甲骨殷契及鐘鼎古文中,圖騰一類,有字有畫,畫在古文之先,為最近考古學家所公認”。在四川遊歷時,得一“巴蜀王”古印,黃賓虹考為東周時物,尤貴其文是“書畫未分之證”。這種類同圖畫的符識當是六書“象形”之濫觴。黃賓虹將三代銅器中之紋飾,甚至“夏玉”即良渚、龍山等文化遺存中的刻劃符號,亦看作是文字的雛形,我想,他看重的是其中反映出來的我們祖先們的“空間”觀。

黃賓虹在北平時,給張海清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方今議造新文字(簡化字)者,形聲似當並重,而形尤為中國古文特採,民族精神,胥在乎此。專門學者,更當珍寶,恆亟亟於傳古,尚希同志奮起加意,為周秦諸子學術競美希臘、拉丁、埃及之上,永不磨滅……”在給弟子劉作籌的信中也明白地寫到:“中國文字重在象形,與外國拼音並重。”我相信,將這種中國古紋飾、古文字之形的拈出,尤亟稱為“民族精神”之所在,是畫家黃賓虹獨到的立場和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