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挑戰下的邊界突破,迎接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還有大概兩週時間,2018 年的 MWC 就要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幕了。作為了移動通信行業 2018 年的第一個大會,各大廠商也摩拳擦掌,準備在這個行業風向標的大會上展現自己的最新產品以及產業洞察。

連續多年「霸佔」MWC 最大展臺的華為,也在本週的 MWC 預溝通會上為 2018 年設置了關鍵詞,在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看來,華為是聯接數字世界到智能世界的橋樑,「...... 也是連通萬物的“黑土地”。通過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一塊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讓各個夥伴的內容、應用、雲在上面生長,形成共同的力量面向我們的客戶,即個人、家庭和組織。」

這番表態充分展現了華為自身的定位——行業使能者。而在 5G 即將預商用、AI「入侵」各行各業、IoT 山雨欲來的行業背景下,華為在戰略大方向之外,也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戰術,正如徐文偉所言「面向智能社會,運營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從內到外不斷突破各種傳統和約束邊界,才能獲得可持續的商業增長。」

新技術挑戰下的邊界突破,迎接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

那麼,「從內到外不斷突破傳統和約束邊界」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1. 能力邊界的突破

身處 IT 行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如今,隨著人工智能成為一項通用技術,正在改變著各行各業的變化。

對華為來說,人工智能之於華為雲、管、端的變革意義不言而喻。以雲端為例,徐文偉談到一個數字,通過將人工智能算法集成到華為 Atlas 異構計算平臺上,能夠 1 秒鐘完成在 1000 億照片的搜索任務。

而在「管」中,隨著從 4G 網絡向 5G 網絡的發展,網絡參數的複雜性也是成指數級增長。傳統意義上依靠工程師經驗的解決辦法無法保證效率,華為提出了無線智能的解決方案,通過引進機器學習的算法,大幅降低了網絡參數的配置時間。

這一系列能力邊界的突破,充分展現了華為在新技術面前的研發能力以及業務能力;其次在人工智能被熱炒的氛圍中,華為沒有「為了智能而智能」,而是依託業務、場景,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融入到各個產品線之中,這也構成了華為「突破能力邊界,從數字化邁向智能化」的技術保障。

2. 連接邊界的突破

連接是整個 ICT 行業的基礎能力,華為作為一家以連接起家的公司,長期以來都在推動連接邊界的突破。

過往,連接的對象是人與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出現,連接的對象成為人與物。最近幾年,連接的對象發生了新的變化,物與物之間的連接,不僅數量龐大,而且連接的需求也呈現多樣性的特點,這一切都是華為以及電信運營商所要面臨的現實挑戰。

5G 成為突破連接邊界的重要武器。以當下最新的連接需求,自動駕駛為例,徐文偉表示:「5G 網絡可以把網絡時延降低到毫秒級別,甚至低於1毫秒,這遠遠高於人的神經網絡的反應速度,給交通安全帶來了保證。」

同時,徐文偉還透露了華為未來兩年的 5G 發展規劃:投入 50 億人民幣用於研發;發佈首個 5G 商用版本;提供包括CPE在內的全套基於 3GPP 標準的端到端 5G 設備;2019 年推出面向 5G 的麒麟芯片和智能手機。

3. 商業邊界的突破

華為的「行業使能者」角色,不僅要求華為為行業帶來新技術,更要為客戶、行業合作伙伴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過去幾年,華為和運營商圍繞突破商業邊界的探索中,視頻業務成為一大亮點。「2017年全球有100多家運營商把視頻作為基礎業務,2018年我們將推動150家運營商把視頻業務納入其基礎套餐包,」徐文偉說道。

更進一步,隨著 8K、HDR、VR 等技術的成熟,視頻觀看的需求會進一步刺激基礎網絡建設,從而也讓視頻成為運營商的新收入來源,也成為全新的基礎業務。

其次,面對新興領域的機遇,華為也和運營商一起找到了創新點。徐文偉列舉了圍繞共享單車的創新,「通過提供 NB-IoT 智能車鎖,運營商成功實現了基於共享經濟的物聯網商業模式,」而這個商業前景有多誘人呢, Gartner 的數據顯示,「2020年,物聯網可以給運營商帶來超過1.5萬億美金的市場空間。」

4. 體驗邊界的突破

所謂體驗邊界的突破,是這個「體驗為王」時代不變的主題。

於華為來說,這個命題的答案可以濃縮為:「把簡單留給客戶,把複雜留給自己」,這也意味著,華為需要將不管多麼複雜的技術、流程,最終以簡單的方式提供給客戶,不僅讓客戶覺得好用,還要讓客戶的客戶有良好的體驗。

比如,在移動網絡的業務開通方面,華為需要面對的,不僅是運營商的業務模塊搭建,還要前瞻性地思考終端用戶的業務需求,只有同時滿足了客戶以及客戶的客戶的體驗需求,才是真正的體驗邊界突破。

為此,技術方面的積累也十分重要。很多網絡終端用戶不滿運營商的一定是網絡故障,而華為則發現,大約 70% 的重大網絡故障都是人為原因造成的,那麼,能不能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避免這些問題呢?

答案當時是肯定的,徐文偉介紹到,通過上述技術改進和優化,「可以對高達60%的網絡故障進行預測,從而將客戶網絡故障率降低20%,在用戶體驗變差之前,網絡就已經預測到並做了相應的調整。」

5. 合作邊界的突破

合作始終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但華為顯然把合作共贏放在發展的重要位置,徐文偉坦言:「華為致力於做數字世界和智能世界的土壤和能量,構建涵蓋商業、使能平臺和基礎設施在內的多層次生態,做大產業規模,促進商業成功。」

而這番表態的背後,是華為對於突破合作邊界的多種探索。以商業領域為例,華為與合作伙伴在業務、應用方面孵化了 200 多個商業解決方案,這些合作伙伴既包括全球頂級運營商,也包括軟件開發商以及芯片巨頭,充分展現了華為全球的資源整合能力和行業號召力。

更進一步,華為同時也是多個開源社區和產業聯盟的積極貢獻者,同時也依託 Open Labs,與全球廠商開展繼承合作,並實現了多個項目的落地實施;另一組數字則顯示,隨著華為 2018 年加大在 IoT 生態投入,「GLocal」生態合作伙伴將從 1000 家增加到 3000 家。

6. 寫在最後:「從內外向外的突破是新生命」

2018 年是 5G 技術即將商用的關鍵一年,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也在大踏步地來到移動通信行業,這是行業變革的新機遇,是華為的機會,也是華為合作伙伴的機會。

2017 年的時候,華為將更新了公司願景:「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與之相呼應,將自己定位於連通萬物的「 黑土地」是華為對於產業合作的承諾,而藉助此次 MWC 預溝通會,業界也看到了華為「黑土地」戰略落地的具體方面,華為一次次從內向外的邊界突破嘗試,或將帶動整個行業走入一個全新的商業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