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llo、DuerOS齊發力,百度人工智慧展現「中國速度」

歷年的 CES 都是科技行業的風向標,2018 年也不例外。在本週的 CES 上,自動駕駛、人工智能、5G、智能音箱(語音交互硬件)等關鍵詞佔據著全球各大科技媒體的頭版頭條,而緊跟行業發展方向的公司,如百度、高通、三星等,則成為聚光燈下的主角。

而在今年 CES 5G Panel上,來自百度、高通、Verizon 的三位高管坐而論道,將人工智能與 5G 放在一起,縱論兩者結合之後的技術與商業機會。百度總裁兼 COO 陸奇表示:百度作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5G 時代將為AI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Apollo、DuerOS齊發力,百度人工智能展現“中國速度”

事實上,過去一年,百度不僅喊出「All in AI」的口號,整個公司啟動人工智能戰略轉型。還圍繞人工智能領域打造出自動駕駛平臺 Apollo 以及智能語音對話系統DuerOS。

5G 作為即將商用的移動通信技術,正從技術和商業願景的層面展現新一代通信技術的強大驅動力;人工智能則歷經 60 多年起起伏伏,近幾年來依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以及深度學習算法的完美結合,再次成為技術進化重要推動力量。

那麼,5G 之於百度又會帶來哪些機遇?尤其是針對百度兩大人工智能平臺——自動駕駛平臺 Apollo 和語音交互平臺 DuerOS—— 5G +AI 會有哪些化學反應?

1. 5G +自動駕駛

5G 網絡低延遲性將加速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

在過去十幾年智能出行(交通)的發展過程中,移動網絡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經歷了 2G、3G 時代的 SOS 救援和車載通話後,4G時代的車載娛樂、車聯網儘管有不小的提升,但由於 4G 基站分佈不均,每個基站承載有限,會經常出現連接不穩定、時延增加的問題。

這對自動駕駛而言,幾乎是致命的。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時刻都在產生海量的數據,這些本地數據一部分需要上傳雲端,實時處理後反饋到汽車控制檯,這個傳輸過程要求傳輸速度快、低時延,期間的任何一個差錯,很可能導致汽車對道路決策出現偏差,最後釀成大禍。

而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在理論速度上相比 4G會提升 10 倍以上,達到 1Gb/s,這樣的傳輸速度意味著下載一部 1GB 的電影僅僅需要 10 秒時間。而相應的演示情況將得到前所未有的縮減。儘管 5G 還未商用,但目前結合高通、華為等廠商的 5G 測試數據來看,其時延都可以減低到毫秒級別,已經可以滿足自動駕駛汽車對於網絡的需求,這在自動駕駛尤其是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的大背景下意義重大。

去年 12 月,北京出臺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的相關規定,這意味著自動駕駛汽車路測將有法可依,這更像是對李彥宏在百度世界大會上隔空喊話的回應,當時李彥宏說道:「自動駕駛汽車的罰單來了,自動駕駛的春天還遠嗎」。

某種意義上,過去一年百度自動駕駛發展軌跡也是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的縮影。自動駕駛平臺 Apollo 很好詮釋了陸奇在 CES 上所言的「中國速度」:2017 年 4 月,自動駕駛平臺 Apollo 發佈;7 月,Apollo 發佈1.0 版本;9月,Apollo 1.5 發佈;12 月,搭載Apollo 的測試汽車開進了雄安; 2018 年 1月,Apollo 更新到 2.0,支持簡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

與 Apollo 版本號一起增長的還有 Apollo 平臺的生態合作,根據百度官方透露的數字,整個開發平臺擁有 8000 多個開發者、90 多個合作伙伴,覆蓋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巨頭和新貴。「我們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問世只有大約8個月時間,但今年我們已經實現了L4車型的商業化生產,明年總共有三款轎車要將投產,速度在加快。」陸奇說道。

Apollo、DuerOS齊發力,百度人工智能展現“中國速度”

同時,陸奇也闡釋了百度自動駕駛的願景:開放平臺。他向在場的記者表示:「(Apollo)是一個強大的開放平臺,是汽車引擎,但要比普通引擎強大得多。Apollo將會是全球性的,它將進入新加坡、東南亞和很多其他國家」。

接著,圍繞 5G 與自動駕駛之間的彼此協同,陸奇也介紹了百度目前的思考和佈局:「我們需要這些(5G技術)來讓汽車與其他東西進行通信——車對車通信、車對人通信、車對基礎設施通信。這就是人們所說的V2X通信。作為Apollo平臺的一部分,我們正在與合作伙伴合作設計和實施應用場景下的一種新形式的V2X通信。」

一個可以預見的事實,隨著中國各地陸續開放自動駕駛路測以及百度 Apollo 的快速演進,未來一年,以百度為代表的中國自動駕駛行業將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特殊行業,有望藉助 5G 帶來的巨大技術紅利,向公眾提供更安全、舒適的自動駕駛體驗。

2. 5G +智能設備

5G 帶來的另一個影響對象則是物聯網。

一方面,「物與物」的連接場景更多,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大量聯網的家居家電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家庭中,4G 和 Wi-Fi 都無法很好地滿足這種多場景、多設備的連接需求;另一方面,物聯網不僅侷限在「物與物」的連接,更包括「物與物」之間以及「人與物」之間的交互,這也是傳統移動設備,比如智能手機所無法解決的。

在陸奇看來,物聯網同樣也是百度關注的重要命題,「具體來說是和電池有關。電池行業規模很大,涉及方方面面——電池、電池充電、以及各種相關服務,這是百度所做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陸奇表示。

Apollo、DuerOS齊發力,百度人工智能展現“中國速度”

更進一步,5G 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有望從連接和交互層面,重新定義物聯網。

首先,配物聯在5G環境下可以適配更多場景中的多設備、多鏈接的需求;

其次,在物聯網的場景中,「物與物」的連接與「人與物」的連接需求不盡相同,前者更需要低功耗、低時延的連接,5G 網絡可以實現不同連接需求情況下的靈活調用。

第三,基於語音的交互連續兩年佔據 CES 的重要位置,也為物聯網的交互指明瞭方向。今年的 CES 上,亞馬遜、Google、百度繼續推動語音交互的普及,其中,百度還在 CES 期間推出三款搭載語音交互平臺 DuerOS 的產品:小魚在家 VS1 智能視頻音箱、Sengled 生迪智能音箱燈和 popIn Aladdin 智能投影吸頂燈。

這同樣也是陸奇所言的「中國速度」,要知道,此時距離 DuerOS 2.0 發佈,也不過兩個月的時間。在陸奇看來,DuerOS 定位清晰同時又有著強大的功能,「目前,我們擁有對話式AI操作系統DuerOS,在中國市場上的功能要強大得多,同時 DuerOS 也是全球性的,已經進入了日本。」陸奇這樣說道。

上述三款產品橫跨家用機器人、音箱、燈飾多個領域,一方面展現出 DuerOS 對於多場景的支持能力;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一點,圍繞家庭物聯網的設備和場景化思考,還有非常大的市場想象空間。

陸奇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 將基於語音交互的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看作 AI 的未來,「對話式AI,它將實現一種全新的交互形式,因為我們今天主要是通過手指觸摸,以後語音、自然語言交互模式將無處不在。」

Apollo、DuerOS齊發力,百度人工智能展現“中國速度”

這一切都離不開 5G 技術與人工智能(尤其是語音交互)的深度融合。不久前,高通與百度 DuerOS 也達成了在下一代手機芯片層面的合作。對於這些不同領域的合作,陸奇認為,這些基於 5G、人工智能、語音交互的合作,都是有一個落腳點:創新。「我們始終都在推動終端、前沿應用領域的創新。正如我在前面強調過的,實際上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所有都是為了將我們的能力商業化、尋找大的商業化應用領域和加快部署。」陸奇說道。

3. 寫在最後:中國的機會

不管是 5G、自動駕駛抑或是物聯網,2018 年都是一個關鍵年份,這在中國表現的尤為明顯,三級火箭效應初現。

2017 年以來,圍繞人工智能的戰略部署早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而隨著三大運營商加快推進 5G 建設以及各地方政府陸續啟動自動駕駛法規,政策層面已然形成了三級火箭的第一級。

第二級則是資本與市場層面,根據 CBinsights 的相關數據,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人工智能創業國家,也是人工智能獨角獸僅次於美國的地區,資本的熱情既是對中國市場的認可,也在形成新的市場號召力。最後,在關鍵技術層面,BATH(百度、阿里、騰訊、華為)在圍繞人工智能核心算法、5G 標準等技術上都有全球話語權。

這是中國市場的機會,也是中國公司的機會。正如陸奇所言:「美國、中國和全球的創新速度、尤其是通過開放平臺進行的創新速度的加快將會使所有人受益。明年,我們再來到CES的時候,我們將會看到更多創新、更多來自中國的創新,這些創新會超越國界讓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受益。」亮相 CES 的 Apollo 2.0、DuerOS 的多款硬件,以及陸奇所強調的「中國速度」,讓外界對於接下來一年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充滿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