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馬上知道你手裡袁大頭的價格和珍稀級別!

銀元起源於15世紀,始鑄於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銀元是舶來品,它初入中國,大約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則在清乾隆年間以後。市面上有像三帆銀幣、竹子銀幣、甘肅造袁大頭等一些發行較少的銀元。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存世最多的銀幣品種可數袁世凱頭像銀幣,俗稱“袁大頭銀元”。

掃一掃,馬上知道你手裡袁大頭的價格和珍稀級別!

首先我們來看下袁大頭的年份。1元面值的袁大頭一共只有4個年份,3年、8年、9年和10年。除了這四個,其實還有一個5年的,但它不是1元的面值,而是1角和2角的面值。那6年、7年的?假的!那11年、12年?假的!袁大頭在民國時期能夠成為流通最廣、最受人民喜愛的貨幣,主要是因為它的重量、成色、含銀量非常穩定。真袁大頭的直徑在38到39毫米,重量在26.4克到27克之間,成色應該是89%的銀,最純的可以達到90%銀。現在大家手裡的稍微偏輕和偏重也都是正常的,畢竟在流通的過程中會有損耗。

掃一掃,馬上知道你手裡袁大頭的價格和珍稀級別!

中華民國三年的袁大頭。銀幣的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面像,民國3年版的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民國8、9、10年版的為“中華民國x年造”;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此組民國三年的袁大頭一共三枚,品相完好,銀色甚佳,是為數不多存世量錢幣之一,此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錯版幣:肩章左右4槓,嘉禾8字結花處上下錯位,壹字最下一橫右邊長芒斷芒相併,錯版處於後腦少頭髮,嘉禾內齒不全。

掃一掃,馬上知道你手裡袁大頭的價格和珍稀級別!

袁大頭銀元在收藏市場上因為其價格非常可觀、存世量相當之多所以備受關注,深受藏友的喜愛,一直以來其市場價格也較為穩定,屬於穩步上漲,值得長期投資的對象。

掃一掃,馬上知道你手裡袁大頭的價格和珍稀級別!

掃一掃,馬上知道你手裡袁大頭的價格和珍稀級別!

袁大頭退出流通市場將近數十年的時間內,袁大頭銀元一直以來都是廣大藏友熱衷收藏的對象,而由於它的存世量大,品種多,流通時間較為廣,所以一直以來其市場價格也較為穩定,屬於穩步上漲,值得長期投資的對象。袁大頭銀元的面值分別有分別有數個面值,一元中元,二角,一角,在這其中,在這其中袁大頭一元可謂是備受廣大藏友喜愛的一種收藏了。那麼,一枚袁大頭值多少錢呢?

掃一掃,馬上知道你手裡袁大頭的價格和珍稀級別!

瞭解,今年5月,北京2014拍賣會的古錢、銀錠、機制幣專場上捷報連連,一枚廣東七三反版7.3錢銀幣以592萬元高價成交。在目前市場上,即使是普通的“袁大頭”,也已從上世紀90年代的百元左右漲到現在的幾十倍,升值幅度頗大,一些品相好的更是不用說了。

掃一掃,馬上知道你手裡袁大頭的價格和珍稀級別!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一片繁榮,古錢幣作為古玩的一種,一直以來就是各收藏家關注的熱點。在我國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自己獨特的貨幣形式,或多或少都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特色,在古代的皇帝專制統治下,每一任皇帝的更替都伴隨著貨幣的改革,所以在研究古幣的時候也是在認識和了解一段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