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該如何用鋒?

要先學會中鋒用筆

書法要求線條要紮實,要“力透紙背” 也就是要有根,這和打太極拳一樣,講究腳下要有根。線條入紙,力在線中,給人的感覺是紮紮實實、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線條如水上浮萍,軟而無力,漂浮無根,糾其原因主要是:1.筆力不夠;2.速度不夠。

怎樣才能達到筆夠力透紙背呢?必須做到中鋒行筆,筆豪向下,如同鐵鍬挖地,只有這樣,線條才能入紙,才會產生力度。

從線條的內部結構說,線條的力度來源於起筆。起筆要有爆發力,爆發力的強弱,決定著線條質量的好壞,表現了功夫的深淺。因此,要認真體會起筆的方法,注重線條力度的訓練,學會在瞬間把全身之力通過筆毫表現在線條中。

用公式表示:力量+速度=爆發力。爆發力的產生,在於腕、肩等關節的協調運動,肌肉收縮,把力量瞬間凝聚在筆毫上,著力點高度集中,像閃電一樣迅速地畫出線條。就像短跑運動員瞬間把力量聚集在腳掌上一樣,法令槍響,就如 “開閘洩洪” 突然爆發,一瀉千里之氣勢。

長筆畫的爆發力,是在紙上進行運動,筆不離紙,力不離紙,如:橫和豎等。

短筆畫的爆發力,是從紙面到空中的運動,如在彈簧上彈跳,騰然而起,線條短促而有力,如:左、右顧盼的點等。

要控制提按用筆

提按之法能表現出書寫者對毛筆的控制能力,掌握了提按技巧,可以說對用筆法就有了一定的把握。提筆與按筆,是使筆鋒作上下動作的兩種相對的筆法。

提,是將筆鋒上提,為的是讓筆鋒斂合,使彎曲的筆鋒儘量恢復圓錐狀,筆尖與紙面的接觸面很小,猶如芭蕾舞女腳尖點地,步態輕盈。提也要力到筆鋒,不可如強弩之末。

按,是將筆鋒下按,筆毫鋪開,筆尖與紙面的接觸面很大。最能體現用筆的力度,但控制不好,一味下按,往往使線條粗鈍,形成墨豬。有人下筆就用筆肚,按筆有餘,提筆不足,書寫起來僵、結、板,這是對提按筆法缺少體會與實踐的結果。

學書法,該如何用鋒?

提筆、按筆是垂直動作,這種動作是與筆畫書寫的水平動作同步進行的。

在運筆時,由提向按的過渡較容易掌握,而由按向提的過渡就有一定的難度。

在寫捺腳、懸針豎、撇等筆畫的露鋒收筆時,沒有掌握這連續反彈轉換技巧。技巧要領是先象魚擺尾一樣,向相反方向用手腕擺起筆鋒,再用較前稍輕的筆觸向前行筆,如此交替進行,筆畫必越來越細。若直接收鋒,很容易寫出散鋒,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要時刻進行調鋒。

筆鋒在書寫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變化,如果不及時調鋒,便會出現偏鋒、絞鋒、散鋒等現象,這樣既影響線條的質量又給運筆帶來很多困難。

怎樣進行調鋒呢?一方面,我們要注意筆鋒的不同變化,靈活把握筆鋒的提按使轉;另一方面,要仔細體會筆鋒在行進中所產生的力量感,以表現線條質量為目的進行筆鋒調整。要表現遲澀、徐疾、燥潤等不同的感覺,就要求我們對筆鋒的使轉進行不同的把握與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