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社交?問題怕比好處多

今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再談區塊鏈”的討論中,央行參事盛松成直言:虛擬貨幣只是區塊鏈應用的一種,區塊鏈技術應當用到更多實際應用場景之中,而不能僅僅侷限在虛擬貨幣;若只應用在虛擬貨幣,區塊鏈是沒有前途的。

這番話或許暗示了區塊鏈技術在中國更加可能的發展路徑。但是,新技術在更多場景落地,說來簡單,又談何容易。現在與區塊鏈技術結合結合較多的應用場景,除佔絕對主體的金融應用之外,相對較為人熟知的多落在遊戲、物聯網和企業服務領域。

區塊鏈社交?問題怕比好處多

然而,隨著近日Facebook和Youtube等社交巨頭頻頻曝出大新聞,一些國外區塊鏈觀察者也將視線投向了區塊鏈社交領域。誠然,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和去監管等特徵也迎合了社交媒體領域的部分痛點。然而,區塊鏈技術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到社交媒體的發展?

在《福布斯》發表文章討論區塊鏈社交平臺的Kyle Samani和另一位作者Bill DeLisle都提到,現在的普遍觀點是區塊鏈社交平臺能更好地為內容創作者服務,規避提取利潤的中間服務商。但二者都提到了更進一步的內容。Samani表示區塊鏈技術在社交媒體的應用將有可能構建出一個全平臺、跨程序的開放公共數據庫,打破社交站點之間的孤島現狀;但是,要如何啟動這樣一個開放網絡則是無法避免的問題。DeLisle則關心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特徵給社交網絡帶來的可能的負面後果:簡而言之,去中心化的無監管特徵可能會給社交網絡帶來嚴重的信息質量問題。

不僅如此,筆者認為,所謂區塊鏈技術能為社交網絡解決的某些痛點,也並不一定只有區塊鏈技術才能解決。例如DeLisle看重的社交網絡商業模式導致內容創作者流失的問題,並不是只有區塊鏈技術才能解決,不如說這更多的只是一個付費模式的問題。而Samani所提到的開放社交網絡實際上是一個全網性質的開放網絡,是升級版本的萬維網,而不僅僅只是一個“社交網站”。正如他所言,僅僅靠獎勵內容創作者不足以實現這樣一個大型網絡的啟動。

生活在當下的人們可能已經無法離開社交網絡了,如果區塊鏈技術能夠像介入物聯網那樣介入人與人之間的網絡,這當然是一種看上去很美的設想。但具體而言,新技術要如何與大眾的這一需要相結合,顯然還需要更多的觀察。

此處附上DeLisle在區塊鏈媒體Cryptoslate發表的文章全文,或對同行者有所啟示。

區塊鏈如何影響社交媒體

近年來,像Facebook和Youtube這樣的社交媒體巨頭成為了科技界的寵兒。它們的野蠻生長推動了整個市場的發展,也使這些公司躋身世界最成功的企業之列。

眾所周知,社交媒體商業的基礎是賣廣告,這就意味著對用戶隱私的大舉侵犯以及對內容生產者的嚴格規制。而從上週的Facebook數據洩露醜聞中,我們能看到,這種對用戶數據的挖掘已經達到了怎樣的深度。Facebook表示,有8700萬用戶的數據被不當利用了,通過這種不當利用,這些用戶可能受到了帶有特定偏見的操縱性廣告的影響。

區塊鏈社交?問題怕比好處多

不僅如此,上週在Youtube總部發生的攻擊事件,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了大眾對於Youtube官方控制內容生產者的內容創作,以及官方干涉創作者底線的能力,有著多麼強烈的反感和敵意。

即使是最高產的合作伙伴也無法迴避這種情況。去年秋天,Youtube上最受歡迎的創作者之一,PewDiePie的一個視頻被Youtube下架了,PewDiePie稱自己的視頻意在諷刺,但Youtube判定它是“冒犯性的內容”。為了安撫廣告商,Youtube下架過無數的視頻乃至頻道,這已經使得一些內容創作者開始尋找新的平臺和觀眾。

隨著區塊鏈變得越來越流行,也越來越可用,許多區塊鏈平臺正在搭建新的社交媒體網絡,而這些新社交網絡複製了許多當紅社交網站的特徵。

內容創作者用腳投票

在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支持下,即使在去中心化的運營模式中,內容創作者一樣能夠得到像在Youtube這些大熱平臺上才能得到的補貼。

根據彭博商業的報告,創作者們正在流向新的平臺,擁抱新的變現模式和觀眾群體。

區塊鏈社交?問題怕比好處多

例如,在一個模仿Youtube的區塊鏈平臺DTube上,內容發佈者可以直接從觀眾那裡獲得收入,而不是通過廣告分成。創作者能夠以更加直接、更加親密和更加民主化的方式獲得來自觀眾的經濟支持。畢竟,在這樣的平臺上,觀眾能夠直接用錢來為他們想看的內容投票。而且,既然是在一個區塊鏈平臺,加密貨幣自然是支付方式之一了。

與此同時,像SteemIt這樣的區塊鏈社交媒體,讓平臺用戶能夠進一步從數字貨幣增殖中獲利。隨著平臺本身估值的提高,可以合理推斷其中使用的數字貨幣也會升值。SteemIt的Ned Scott對彭博社表示,這一系統還有更多更有利於用戶的好處。“整體的體驗都更加透明……不會有各種權威來干涉和支配社交媒體的運營。”他說。

這聽上去很美,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一大堆新問題。

解法難尋

更少的監管意味著更多濫用公共權力的機會。恐怖組織和各種仇恨言論渴望在互聯網上宣揚自己,更不要說(在區塊鏈網絡中)記錄和傳播信息本身就可以賺錢。

區塊鏈社交?問題怕比好處多

不僅如此,(在區塊鏈社交網絡中,)沒有了坐鎮中心的權威,謠言和假新聞的傳播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當然,區塊鏈社交平臺們正在研究如何應對“假新聞”的問題,但是很可能他們還沒研究出來要怎麼改善這一點,謠言和假新聞就已經氾濫成災了。

但是,正如馬克·扎克伯格在國會聽證時說的那樣,要記住,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信息經濟並不健康。隨著區塊鏈技術日益流行和實用化,在此基礎上開發的平臺有能力獲得巨大的市場份額。

這一認知應當能夠推動像Facebook和Youtube這樣的企業不斷改善他們的產品,與此同時,區塊鏈平臺也能夠進一步發展自身。

我們希望這樣的努力能夠來得快一些,再快一些,因為我們現在就需要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