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虛擬貨幣,隱私守護者還是安全破壞者?

“自由戰士”斯諾登曾表示,美國國家安全局從2013年就開始追蹤虛擬貨幣。只有暗幣,也就是匿名虛擬貨幣,才能真正保護交易者的隱私。

而買下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Coincheck的日本大型金融集團Monexgroup社長松本大認為,匿名虛擬貨幣幫助罪犯逃脫法律制裁,“為了保護持有虛擬貨幣的顧客,將會停止提供(匿名虛擬貨幣)的交易服務。”

4月16日,重新開始營業的Coincheck宣佈,將會縮減交易所中的虛擬貨幣數量。門羅幣(XMR)、達世幣(DASH)、零幣(ZEC)三種匿名虛擬貨幣首當其衝。

匿名虛擬貨幣,隱私守護者還是安全破壞者?

沒有匿名,就沒有隱私

“匿名虛擬貨幣”顧名思義,就是在交易中“除非受到授權,不會向第三方透露交易雙方的身份信息以及交易內容的虛擬貨幣。”由於在虛擬貨幣交易過程中,很多人出於各種理由希望隱藏自己的身份,匿名虛擬貨幣也因此有了存在的價值。

上個月底,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斯諾登曾經爆料稱,美國國家安全局從2013年開始追蹤虛擬貨幣,其中比特幣優先級最高。

這位曾因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絕密電子監聽計劃“稜鏡計劃”而飽受爭議的“自由戰士”,對虛擬貨幣交易的隱私保護也非常關心。他認為儘管採用區塊鏈技術,虛擬貨幣中的“顯幣”仍然存在被監視的風險。只有暗幣,也就是匿名虛擬貨幣,才能真正保護交易者的隱私。

比特幣用戶通常使用單一的數字錢包地址,所有交易都會與它相關,對所有人可見。另一方面,只要信息量足夠,從比特幣的交易量記錄也可以逆推出交易的具體內容。這些特性都可能使用戶隱私洩露。而匿名虛擬貨幣能夠通過不保留交易記錄、不保留交易者信息的技術,對交易者的隱私起到極好的保護作用。

本次遭到Coincheck拒絕的3種匿名虛擬貨幣都以保護隱私力度極強而著稱,其中零幣更是受到了斯諾登推崇,他曾多次在各種場合表示,匿名虛擬貨幣零幣可解決比特幣的監視風險。

然而,匿名性的特點也極易被犯罪分子利用,Coincheck“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因為匿名,所以安全?

1月26日發生的鉅額新經幣被盜事件讓Coincheck站上了風口浪尖。黑客盜走價值580億日元(約合34億元)的新經幣後,通過黑市利用匿名虛擬貨幣洗錢。結果警察束手無策,交易所認栽賠錢。這一事件全世界深刻認識到了匿名虛擬貨幣的危險性。

匿名虛擬貨幣,隱私守護者還是安全破壞者?

事發之後,日本金融廳立刻宣佈對虛擬貨幣交易所加強監管,一連串的相關措施接連實施,對日本的交易所市場進行了一次大洗牌。Coincheck雖然是受害者也逃不過金融廳的“特殊照顧”,接連兩道“業務改善命令”讓其嚐盡了苦頭,不得不“賣身”續命。

Monexgroup買下Coincheck後,被迫擔起了它的爛攤子。Coincheck必須要在金融廳的監督下,為新經幣被盜事件向用戶們做出賠償,同時還必須承擔10至20億日元的相關訴訟費用。這對新生的Coincheck來說是一筆數額巨大開銷。

對於曾經以提供13種虛擬貨幣交易服務而著稱Coincheck而言,一次停止3種匿名虛擬貨幣交易服務可謂是壯士斷腕。既然匿名虛擬貨幣難以監督管理,那就乾脆不做。

既可以保護用戶安全,滿足金融廳要求,又可以降低運營成本,一舉兩得。

Coincheck停止門羅幣、達世幣、零幣的交易服務,對這三種匿名虛擬貨幣的實際影響並不是很大,這些匿名虛擬貨幣仍可以在其他交易所,或是各種地下交易所流通。但Coincheck的做法是否會被其它虛擬貨幣交易所效仿值得關注。

就和上週介紹的“去中心化約炮”社區一樣,匿名保護了隱私,但未必安全,也可能成為滋生罪惡的法外之地。一旦如此,監管的鐵拳將接踵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