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爲什麼還要「搶料」呢?

十幾年來,國內市場上紅木原料不斷縮水,不僅越來越小,而且越來越貴。

這是紅木行業內的實狀和共識,任何一個做過幾年紅木的人都不會否認。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紅木因生長緩慢、材質堅硬、生長期都在幾百年以上,原產於我國南部的很多紅木,早在明、清時期就被砍伐的所剩無幾,如今的紅木,大多是產於東南亞、非洲,我國廣東、雲南有培育栽培和引種栽培。

紅木為熱帶地區豆科檀屬木材,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主要產於印度, 我國廣東、 雲南及南洋群島也有出產,是常見的名貴硬木。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進口狀況:中國產業洞察網分析師認指出,雖然原材料價格並不不穩定,但是人工成本逐漸提高,受此影響,紅木傢俱的價格明顯上升。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收藏價值:隨著這幾年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中國紅木傢俱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喜愛,紅木傢俱需求的快速增長直接推動了紅木市場的迅速擴大,這些因素促使紅木原材料生產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無牌、無證的小企業和作坊也加入到紅木市場的競爭行列中來。

雖然紅木行業在2012年的市場行情出現了下滑,但是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紅木傢俱越來越多地走入普通消費者視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看重紅木傢俱的高質量以及高保值性,紅木傢俱的未來市場前景將保持旺盛的狀態。

顏色較深,多體現出古香古色的風格,用於傳統傢俱。

木質較重,給人感覺質量不錯。

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發出的香味,尤其是紫檀木。

材質較硬,強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缺點:

因為產量較少,所以很難有優質樹種,質量參差不齊。

紋路與年輪不清晰,視覺效果不夠清新。

材質較重,不容易搬運。

材質較硬,加工難度高,而且容易出現開裂的現象。

材質比較油膩,高溫下容易返油。

不耐陽光。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在所有的紅木產地國,基本都是離碼頭近的、開發成本低的先砍,砍完了就向離碼頭遠的地方砍,離公路近的先砍,砍完了再向沒有路的縱深處砍,大的先砍,砍完了再砍以前不起眼的小的。

紅木原料基本都是如此,現在價格高昂、大料罕見的木頭都是經過這麼幾輪下來,直到實在沒有什麼可砍了,才從溫和向上的波動中,突然變為大幅上漲。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十年前,老撾曾是大紅酸枝料主要產地。現在,別說是樹,在老撾連大紅酸枝樹根都快挖沒了。

東南亞地區最後一塊大紅酸枝活樹的集中區,就是靠近柬埔寨靠近老撾的交界處: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而之所以那裡還能有大紅酸枝活樹,還是因為當年屠殺柬埔寨五分之一人口的紅色高棉組織曾經躲藏在那裡,留下了很多地雷,怕死的人不敢隨便進。

海南黃花梨

“驚覺已然成絕唱”

野生的海南黃花,早就連大帶小全砍沒了,後來就挖以前留下的樹根,這幾年樹根也挖完了,再到山上地毯式的搜樹坑,刨早幾年挖根時殘留下的小根!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海南黎族尋料人的生活

與之對應的是,有多位木友問過,說朋友圈中經常看到很多紅木老闆圍著一堆料“搶料”的情況,難道一點木頭都沒有了嗎?

並不是說市場上就沒有料了,而是因為越來越小、越來越貴,市場上常規料的料質、規格、價位很多紅木傢俱廠、工藝品廠承受不了。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而一般新到市場上木料還沒有人挑過,容易挑到合適自己用的料或好料,並且價格相對會比較適中。

所以,市場上只要有新的木料到貨,就經常會有很多紅木廠的人圍著挑料。越是原料供應不足、行情緊俏、價格上漲時越是如此: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紅木,在自然環境下要經過近百年、幾百年的生長週期才能成材,難以復生、難以補充的問題,決定了它只有存量,幾乎沒有增量。

也許,它會因為短期供需量的變化而產生波動。但是,越來越小、越來越貴是趨勢,也是必然!

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大紅酸枝,都已用幾年的時間向世人證實了這一點。也許,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對下一個紅木樹種感嘆:驚覺已然成絕唱!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紅木真的只剩小料了嗎?那為什麼還要“搶料”呢?

如果你喜歡收藏紅木傢俱,誠摯邀請你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關於紅木傢俱作品,也可以點擊頭像進入我們主頁簡介獲取‘聯繫方式’,謝謝大家的關注和分享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