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南岸區委書記接受專訪,帶你探索文明城區是怎樣煉成的

為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

中國文明網開展

“40人對話40年”

系列網絡高端訪談

作為受邀嘉賓,

區委書記鄭向東近日走進

中國文明網“文明會客廳”

分享南岸探索文明城區建設的經驗和做法。

權威發佈|南岸區委書記接受專訪,帶你探索文明城區是怎樣煉成的

今天,這期訪談在中國文明網播出,

與全國觀眾見面。

權威發佈|南岸區委書記接受專訪,帶你探索文明城區是怎樣煉成的

地處長江之南、主城核心的南岸區集合了山城重慶的“山之具像、水之靈韻、城之立體、景之映現”,充分彰顯了重慶的山水格局、地貌特徵和人文特質,這是我區提出“南岸最重慶”的原因與底氣。

權威發佈|南岸區委書記接受專訪,帶你探索文明城區是怎樣煉成的

圖/郭旭

改革開放40年,南岸區從一個大農村小城鎮蛻變成大城市小農村。在這40年當中,南岸區創城之路走了10多年,可以說,南岸區最重要、最深刻的變化是從創建文明城區開始的。

“文明城區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工程,包括文明城區建設與經濟建設、城市管理、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創新等工作。通過文明城區建設,可以把黨和國家的宏大戰略轉變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讓群眾更有獲得感。”鄭向東說。

基於這樣的原因,2003年,我區開啟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艱苦歷程,2015年,南岸區終於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區”稱號。

權威發佈|南岸區委書記接受專訪,帶你探索文明城區是怎樣煉成的

2017年,南岸區通過中央文明辦複審,繼續保留了“全國文明城區”榮譽稱號。“創建不易,建設更難。”鄭向東說,群眾對文明城區建設的口碑和滿意度是“易碎品”,構建起來久久為功,稍有閃失則會功虧一簣。南岸區將用“滾石上山”的勁頭,把全國文明城區這塊牌子保住、擦亮,永遠堅守在文明建設這條道路上。

權威發佈|南岸區委書記接受專訪,帶你探索文明城區是怎樣煉成的

圖/崔景印

2018年,在文明城區建設中,南岸還創造了組織群眾參與的一種新的工作機制,即“五長制”。

所謂“五長”,就是山長、河長、街長、院長和樓長。“山長”管理範圍包括森林區域,“河長”管理範圍包括江、河、湖等區域,“街長”管理範圍包括花園綠地、城市廣場等城市公共區域,“院長”管理範圍包括城市小區和農村院落區域,“樓長”管理範圍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樓、宿舍樓以及小區樓棟。

據悉,“五長”人員按照群眾代表、骨幹志願者代表、黨員志願者代表、社區工作人員、街鎮工作人員或班子成員的排列順序,因地、因事、因人制宜組建工作隊伍,目前南岸的“五長”60%由普通群眾構成。

權威發佈|南岸區委書記接受專訪,帶你探索文明城區是怎樣煉成的

“《全國文明城區測評體系》有215條指標,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其中130多條涉及民生。”鄭向東說,抓文明就是抓發展、抓文明就是抓民生。在文明城區建設中,南岸區始終把辦理民生實事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過去5年,南岸區城市棚戶區和農村危舊房改造、老舊電梯和城市供水“一戶一表”改造、江南新城公共交通完善、農貿市場與周邊市容環境整治、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兩癌”適齡婦女篩查與救助、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等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通過民生實事的辦理,全區各項工作全面發展,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七有”要求在我區全面落地。

權威發佈|南岸區委書記接受專訪,帶你探索文明城區是怎樣煉成的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鄭向東說,改革開放40年來,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披荊斬棘、銳意進取,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髮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也深刻改變著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

權威發佈|南岸區委書記接受專訪,帶你探索文明城區是怎樣煉成的

圖/郭旭

下一步,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南岸區將以改革開放賦能增效,以文明建設立德鑄魂,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讓文明成為生活的底色,讓生活成為文明的風景。

END

監製:廖倩

視頻源自:中國文明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