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是如何越來越不自信的?幾乎所有的不自信都來源於此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麼感受?

心理學:你是如何越來越不自信的?幾乎所有的不自信都來源於此

整理了之後發現主要有以下表現:

1.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以為表達了也不會實現。

2.走路總是走在人少的一邊,不敢與人直視

3.喜歡各種好看的衣服,但從來不敢把好看的衣服真正穿出去

4.凡是能夠自己解決的事情,絕對不會向別人開口求助

5.對於別人的誇獎覺得不能接受,明明自己就沒有誇得那麼好。

6.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優秀更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出醜

令人驚訝的是,好多人以上全中,儘管以上只是不自信的一部分典例。

心理學:你是如何越來越不自信的?幾乎所有的不自信都來源於此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缺乏自信,又為什麼會造成這種越來越不自信的局面。從小溯源,原因不外有三。

1.被忽視

小孩子的思想其實很簡單,想要就會向家長要。但是很多家長並沒有耐心向孩子解釋和講道理,通常就會直接忽視孩子的請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漸漸感受到“沒人關注自己”的挫敗感,然後越來越封閉自己。

2.被拒絕

如果說被忽視是冷暴力,那麼被拒絕就是直接的暴力。如果一個小孩每次提出需求時,都被家長以不合理、你不懂事的理由拒絕。一次次累積之後,孩子將不會直言自己的需求,他會變成一個不吵不鬧的“好孩子”,但不是因為他懂事了,是因為他絕望了,所以冷漠。

3.被否定

最直接的傷害、也是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被父母否定,十有八九都經歷過。“你看看別人家孩子”、“才考95分,考到100分才算本事”,等等。家長好像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是比不上別人家孩子,其實這本身就是家長的不自信,但家長將自己的不自信又再一次延續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心理學:你是如何越來越不自信的?幾乎所有的不自信都來源於此

其實每個孩子一開始都是陽光燦爛的天使,即便天生有內外向之分,但絕無極端內向的孩子。所有孩子如果在愛中成長,都是會變得健康、自信和勇敢的。但是家庭和社會環境卻沒有那麼完美和簡單,有些孩子在挫折中變成了折翼天使,他們一邊流血一邊舔舐傷口,還責問自己“都是自己的錯”。

心理學:你是如何越來越不自信的?幾乎所有的不自信都來源於此

但不是的,你本就是微笑天使,只是因為不小心受了傷才停留在這裡。

如果你願意,只要你願意,愛自己,給自己力量,你都可以找回自信和陽光,笑得燦爛如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