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那些愛吃的老家獨有的美食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老家習俗,七月半這一天,各家各戶都要備辦豐盛酒菜祭奠祖先,廣豐話稱“請太公”,在廳下堂前擺上八仙桌,桌子正位點燃二根蠟燭,插上六支香,擺上八盤菜,斟上白酒,遙請本家的亡人前來赴宴。

當然,國人過節必備美食,今個兒說說老家

七月半獨有的美食

灰鹼果

宴桌上有一品食物是必須上供的,這就是具有廣豐特色的“灰鹼果”,相傳鬼魂很喜歡吃帶草灰味的“灰煎果”。灰鹼果是用大米糯米摻合起來,磨成漿,經沉澱後用草木灰過濾,再放入飯甑裡蒸熟而成的一種食物。是廣豐的特色食物。

七月半,那些愛吃的老家獨有的美食

廣豐人有在中元節(七月半)製作灰煎果的習俗。 原料:米、草木灰(僅用作過濾用)製作步驟:

第一:將大米和糯米按比例摻合好並浸溼 第二:將浸好的大米和糯米的混合物磨製成漿 第三:待磨好的漿沉澱後用草木灰過濾 第四:把過濾好的漿放入飯甑裡去蒸直至蒸熟即可

而今“灰煎果”的時令風味已成為廣豐人青徠的特色小吃。

七月半,那些愛吃的老家獨有的美食

門栓

七月半的時候,廣豐家家戶戶會“翻門栓”。油鍋翻滾,古老的蒲扇無法降低煤爐邊的火熱,一條條金黃的“門栓”出爐,迫不及待的孩子,偷偷的把滾燙的“門栓”放進嘴裡,香甜在舌尖跳躍,在鼻尖、在嘴角肆意……

七月半,那些愛吃的老家獨有的美食

麻子果

七月半這天,部分鄉鎮有吃麻子果的習俗,麻子果是流行於上饒、撫州一帶的漢族特色小吃。就是將蒸熟蒸爛的糯米放在特製的石槽(叫“臼”)裡,用木質的錘子先搗爛,之後用力捶打,之後將大團的麻子果用洗淨的手捏成3cm左右的小團,在外面裹上碾碎的炒豆、芝麻、白砂糖等而成的一種甜食。

七月半,那些愛吃的老家獨有的美食

油餈

七月半,廣豐人喜歡吃油果。油果是油炸麵食。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製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

外形滾圓飽滿,色澤金黃,皮薄香脆,內甜糯,經常淋上芝麻,十分好吃。

這也是油滋果,糯米放的比較多,吃起來比較黏。

七月半,那些愛吃的老家獨有的美食

七月半,那些愛吃的老家獨有的美食

油煎燈

油煎燈也稱油炸果,是因炸製出來的果子與燈座形似而名曰“油煎燈”。

七月半,那些愛吃的老家獨有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