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外援踢不過中乙 中超球員哪有臉面拿那麼高年薪?

沒外援踢不過中乙 中超球員哪有臉面拿那麼高年薪?

在週中進行的足協盃上,中超球隊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面對中乙的對手,中超球隊的表現可以用“一無是處”來形容。由於足協規定對陣中乙球隊不能上外援,因此比賽是22名國內球員在場上對壘。

雖然級別比對手高兩級,年薪比對手高數十倍甚至百倍,但中超的球員們踢得還沒有中乙的球員好。在13場中超與中乙的比賽中,中乙球隊竟然拿下了其中的三場,而恆大、上港、蘇寧這三支中超強隊也僅僅是1-0險勝對手。

沒外援踢不過中乙 中超球員哪有臉面拿那麼高年薪?

在沒有外援加持的中超球隊,竟然踢得和中乙球隊旗鼓相當,讓廣大球迷們可悲又可笑。可悲的是我們中國的球員在沒有了外援的情況下像是丟了主心骨一樣,根本踢不出像樣的足球;可笑的是那些拿著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中超大爺們踢得卻沒有中乙球員努力。雖然中乙球員的收入很低,但他們在球場上表現出的熱情要高於一些中超隊員。

人們不禁要問:部分中超球員們,你們哪有臉面拿那麼高的年薪?

這幾年,隨著國家的重視,以及資本的大規模介入,導致原本溫溫不火的中超聯賽迅速發展,國際大牌紛紛加盟,國內球員的年薪水漲船高。再加上中超球隊在亞冠賽場上取得的出色成績,營造出了一幅中超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從週中的足協盃比賽,我看到的是中超的虛假繁榮。國內球員在球場上的手足無措,即便是面對中乙的球員也沒有體現出高出一籌的能力。衛冕冠軍上海申花甚至在2-0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連扳三球逆轉,創造了恥辱性紀錄。而且申花的場上還有三名前國腳級球員:秦升、榮昊、毛劍卿。

沒外援踢不過中乙 中超球員哪有臉面拿那麼高年薪?

據瞭解,中乙球員的年薪一般只有幾十萬元,比較少的可能只有十幾萬。相比較,一名中超的主力球員年薪一般在500-1000萬元之間,而一些實力出眾入選國家隊的球員年薪可能會達到1000-1500萬元。而且據統計,2017年中超球員的平均年薪位列全球第11位。可拿著高薪水的他們卻踢不過比自己收入低數十倍的球員,真是丟人丟到家了。

所以說,我們真的不能再盲目樂觀了,看似蓬勃發展的聯賽,實際上卻是一片虛假的繁榮。球員們得到了與他們實力不相匹配的收入,這也會影響他們的上進心。就拿韋世豪在採訪時的話說:“中超的待遇太好了,即便是在國外踢不下去,也能回國繼續賺錢。”這些年輕球員或許根本體會不到當年那些留洋的球員們的艱辛。

夢該醒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