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雖說陝西人豪放不拘小節,吼一嗓子的秦腔粗獷熱鬧,但對吃的精細勁兒倒是有種江湖老手的高深意味。但因為骨子中多了份直爽少了點忍耐,在點餐時候都有著自己慣有的語言(特別是人多時,尤為顯著):

來個優質小炒,三鮮蓋個帽,單走倆饃加個酸梅湯,幹奔口輕一開二……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瞧這一臉懵圈樣,說什麼呢?

弄得跟街頭接暗號似的!

西安人性格直爽,若到你點餐時支支吾吾問東問西,老闆大著嗓門發火讓你趔遠可就尷尬了。不過,莫害怕,在這裡為你整理了一份陝西美食“暗號”指南(初級版),讓你初來乍到也能裝成淡定老司機,收放自如的點餐。

水圍城這個名字太特別,所以只要在西安呆一段時間後都知道。外地人乍一聽,先無暇顧及名字新奇,還以為是一桌套餐,吊足了胃口,直到飯端上來才知被唬了。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羊肉泡饃有四種傳統吃法,不同的吃法對應不同的叫法,“水圍城”這個頗有兵法意味的名稱便是其中之一。“水圍城”是用寬湯急煮, 把煮熟的饃、肉放在碗中心,湯汁在四周圍繞,而饃在湯中間冒個尖尖,就像水圍著城一樣。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單走,兩個餅...”是要帶走的意思嗎?非也~~單走是羊肉泡饃的另一吃法。有些顧客進店點好餐後,加一句“單走,兩個餅”,這行業黑話似的名稱,立馬體現出一種地道資深吃貨的優越感。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單走”簡單的說就是饃、湯分離。一碗有肉的羊肉湯,饃不煮進湯裡,單拿著餅就湯吃。西安的另一種美食“水盆”也有“單走”一說,湯、肉、餅三樣全分開,湯裡有粉絲,還可以加肚子、羊血、羊肝等雜碎。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幹拌、幹泡)

幹拔算是官方叫法,平常也說幹拌,幹泡。相比水圍城、單走的不知所云,“幹拔”屬於從字面意思就能猜個七七八八名字。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幹泡是通過較長時間煮制,湯汁完全收入饃內,此饃筋而韌,粘而滑,吃後碗內無湯、無饃、無肉。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估計所有第一次在泡饃館見顧客大聲點“小炒”的外地人,都一樣震驚和懵B,啥要在吃泡饃的地方要炒菜?為啥不說具體菜名,小炒是個啥菜?老闆為一臉淡定?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小炒算羊肉泡饃裡的“異類”,是一種特殊吃法。很多西安人甚至覺著它比傳統泡饃還好吃。傳統泡饃的做法是將饃放入羊肉湯裡煮後收汁,而小炒泡饃是先將粉絲配菜,加幹辣粉、醋等作料爆炒,後加入羊肉湯放入饃粒開煮,收汁出鍋。不同於傳統泡饃的香醇濃厚,“小炒”味道既酸且辣,走得是另一條風格迥異的路線。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這啥玩意?難道只喝一口湯嗎?nono!!

老司機告訴你:

煮出來的饃酥軟光滑,吃碗饃和肉後,碗底只剩一口湯,所以叫“口湯”。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在泡饃館不時的會有人來一句:三鮮戴個帽。“戴個帽”這名兒聽起調皮又有趣,乍聽還真和泡饃的厚重氣質不太搭。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聽起來玄乎其實很簡單,戴個帽就是加個蛋,即在三鮮煮饃上面蓋個煎雞蛋。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花毛一體”乍聽有點瘮人,以為是用什麼妖豔蟲子的“屍體”拼成個啥菜品。結果被老西安嘲笑,稱在西安夜市界,常擼串、吃燒烤的人,大都會在點肉點菜點啤酒之後,老練地加一句“老闆,來盤花毛一體”。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花毛一體即:花生米、煮毛豆拼一盤。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雙合”是西安美食水盆羊肉(不知道的找度娘)的一種吃法,當然水盆並不是真的像洗臉盆那麼大。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與把餅泡在湯裡和著肉一塊兒吃不同,“雙合”是指把肉提前放在湯裡,食客可以先把肉夾在餅裡吃,然後再喝湯。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兩摻”確實讓很多外地人一度疑惑很久,常聽身邊人提起“早上吃了個兩摻“,追究問問還總得到一句“這都不知道”的鄙視,和外加一句“你去早餐攤要一回就知道了”。這態度頗有些神秘意味,更讓人好奇。終於在某天吃到了傳說中的兩摻,立馬生出一種“原來是這”的恍然和不甘心。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兩摻”是西安早餐的一種吃法,即將豆腐腦和胡辣湯這兩樣西安經典早餐混合在一起,各一半一半的吃法。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陝西面食無論花樣、質量都是槓槓的。但任你是biangbiang面、褲帶面、刀削麵、棍棍面、油潑面,麵館都會提供一種吃法,即“三合一”。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陝西吃麵口味重,辣子、蔥薑蒜加臊子一股腦招呼,“三合一”更是口味濃烈,但吃起來也是帶勁。“三合一”即西紅柿抄雞蛋+肉臊子蓋在面上,再撒上一小撮幹辣粉用熱油一潑,立馬香味撲鼻。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陝西涼皮名聲在外,材質、種類、做飯多樣,主要包括秦鎮米麵涼皮、漢中熱麵皮和岐山擀麵皮。初來西安,光嚐遍、分清涼皮各個品種就得個幾頓,摸得門清之後,就可進階版到輕描淡寫的學著資深吃貨來一句“一盤涼皮,兩攪。”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綠豆粉皮,以綠豆為主料製成,近乎透明,細膩筋道。夏季西安市面,食客常選涼皮與粉皮混合調製,西安方言稱為:“兩攪”,口感絕佳。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中午吃的啥?”“水盆”“走,去吃水盆”“附近有好吃的水盆沒?”不明就裡的人,聽到這些大概會開始懷疑自己的世界觀。盆,可以吃?!陝西人愛吃盆?!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當然,此“水盆”非彼“水盆”。其全稱為“水盆羊肉”,是陝西一種特色美食,一般通俗的會被簡稱為“水盆”。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水盆羊肉以羊腩肉為主要食材,輔以薑絲、蔥、香菜、粉絲,加入調料炒香後加入水燜煮,就著月牙燒餅同吃,肉爛湯清,肥而不膩。

“老闆,開瓶汽水”、“老闆,來個冰峰”……外地人初來乍到,總會被頻繁聽到的“來瓶冰峰”弄得不明就裡。“冰峰”算是西安點座率最高的東西了。無論大街小巷,餐館規模大小、檔次高低,幾乎所有的店內都能找到“冰峰”的身影。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冰峰,讓所有人都默契十足的東西其實就是一種碳酸飲料,相當於陝西版的“可口可樂”!它是西安最本土、最有名的飲料標誌,也是伴隨西安娃從小長大的汽水。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在陝西人日常對話中,“三秦套餐“”出現頻次也很高:中午飯點總有人來一句“走走,去吃三秦套餐”。

西安人這些點餐“黑話”,你不懂還怎麼混?

老司機告訴你:

三秦套餐還有個叫法是“老三樣”,如今陝西賣本地小吃的快餐店,菜單上更會直接印有”三秦套餐”這一選項,即——肉夾饃、涼皮、冰峰(或八寶粥)。

俗話說得好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對於廣大吃貨朋友們來說

這些“黑話”只能稱得上是初級水平

如果你知道更多的西安“暗號”

別忘了留言悄悄告訴幫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