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年歌手張永君原創《等我回草原》首發 真好聽!

近日,由張永君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描寫思念草原,回望草原的音樂作品《等我回草原》與廣大聽眾見面。

著名青年歌手張永君原創《等我回草原》首發 真好聽!

記得有人說:“每一首詩,都是初相遇,每一念起,都是滿庭芳”。這首《等我回草原》是張永君寫給遠方家鄉的一曲即讚美又嚮往的心之歌!恰好他的一位朋友也說非常留戀在草原的時光,可惜過了多年也沒能夠再次回去,希望張永君用一首歌表達對草原的思念與回望! 於是《等我回草原》就在這樣的情景下慢慢在張永君腦海中成型了。

此歌歷時五個月才與大家見面。這是因為作為一個歌手,首次嘗試寫詞並作曲,創作的過程即是甜蜜又艱難的。特別是第一句“我知道你,在等我回草原”直指全曲中心,表達出想回草原的強烈願望!作為一名軍旅歌手,每年能回家的時間有限,有時因演出需要,無法回家鄉,於是那種深深的遺憾和迫切的希望躍然紙上!歌曲中“讓馬群為伴,看雄鷹盤旋,放牧那久違的浪漫”亦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張永君出生在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那裡曾經是中國古代遼國(契丹)的都城——遼上京。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他對草原有著深厚的情感。“在青山之巔,在綠草之源”,去過內蒙古巴林草原的人就會知道,那裡不僅有廣袤的草原,也接壤著小興安嶺,在崇山峻嶺與原始森林之間,那裡的人們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畫面繼續:彎彎的河流嫋嫋的炊煙、燃燒的篝火繁星漫天,再引出“等我回草原,陪你到天邊”,一步步遞進,故鄉的景色逐漸清晰,暮然回首,只能“等我回草原”才能親眼看見!這鄉情鄉思,一杯烈酒,入喉穿腸,把在外的遊子盼望迴歸故鄉的心靈之約,融入“等我回草原”的主題。

著名青年歌手張永君原創《等我回草原》首發 真好聽!

在作曲方面,以如泣如訴的馬頭琴、低沉的呼麥和歡快的笛聲把聽眾帶入美麗的大草原,帶入作者的故鄉。全曲以4/4拍為主,展現遼闊的草原,副歌加入2/4拍,展現出作者內心的波動與急切的願望。最後一句“等我回草原”,看似多餘,卻是作者心底的吶喊與期盼。只有回到了草原,所有的景色才能一覽;回不去的草原,只能是今生的夢幻。

在演唱方面,張永君以其專業的聲樂水準,用情真摯,發自肺腑;演唱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將自己筆下的草原情韻演繹的淋漓盡致。

著名青年歌手張永君原創《等我回草原》首發 真好聽!

人生自有詩意,一草一木一溪流,都隨著婉轉的音符呢喃;人生必有旋律,一字一話一文章,不必對酒亦能當歌!初次嘗試,或有不足;只是初見,似雨後小荷尖尖。

歌曲由連建西編曲,馬頭琴演奏和呼麥演唱巴依勒格,竹笛演奏闞鵬,張蔚尉錄音,李成江混縮並監製,由九歌傳媒蘭州錄音棚作母帶工程,由曾宜濤設計歌曲封面、攝影張偉、甘肅李志鋒影視製作有限責任公司包裝發行。

張永君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陸軍蘭州戰鬥文工團歌隊隊長

甘肅省著名青年歌手、男高音、聲樂碩士研究生;內蒙古赤峰巴林左旗人;

本科畢業於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師從於賈忠、史詠清、王春林;

研究生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肖黎聲教授;

2007年第六屆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比賽甘肅賽區民族唱法一等獎;

2008年第十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甘肅賽區選拔賽獲民族唱法三等獎,代表甘肅赴北京參加決賽;

2009年第七屆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比賽甘肅賽區民族唱法一等獎;

2010年第十四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甘肅賽區選拔賽獲民族唱法三等獎;

2011年第八屆次獲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比賽甘肅賽區民族唱法二等獎;

2012年內蒙古第二屆“草原星”青年歌手大獎賽,獲民族組個人三等獎,團體二等獎。

2014年獲得甘肅省第三屆聲樂大賽民族唱法金獎

2015年中國民族聲樂“敦煌獎”三等獎。

《也許我不來當兵》、《戰士的海拔》、《當兵就要去邊關》、《魂牽夢繞軍旅請》;《老夫老妻》、《紅船》、《咱是甘肅人》、《纖道上的歌謠》、《大酈靬》、《夢在草原上》《風光無限好》《西部放歌》《信天游再唱東方紅》《軍功章裡看豐收》《當兵的》《父母在家就在》《再見吧老兵》《向著偉大夢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