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題解析—王吉帶你做真題之「馬原第三章1-10題」

考研真題解析—王吉帶你做真題之“馬原第三章1-10題”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繼續《2019考點講練一本通》所附真題的語音解析。《一本通》在每一考點後附加了1991-2018考過的重點選擇題,王吉老師會逐題語音講解,及時更新,免費分享。

考研真題解析—王吉帶你做真題之“馬原第三章1-10題”

今天推出的是《一本通》馬原部分第三章1-10題的講解。

1.(1999年理第4題:單選)制約人的行為和動機的根本條件是

A.傳統意識

B.階級關係

C.生產方式

D.政治制度

2.(2001年文第17題:多選)下列事件中,屬於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存在”範疇的有

A.人們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

B.人們實踐活動所利用所利用的自然資源

C.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各種社會關係

D.人們實踐活動所創造的生產力

E.規範人們實踐活動的法律制度

3.(2011年第2題:單選)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它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最能集中體現人類社會物質性的是

A.社會形態

B.地理環境

C.人口因素

D.生產方式

4.(2007年第4題:單選)列寧說:“意識到自己的奴隸地位而與之作鬥爭的奴隸,是革命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奴隸地位而過著默默無言、渾渾噩噩、忍氣吞聲的奴隸生活的奴隸,是十足的奴隸。對奴隸生活的各種好處津津樂道並對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盡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隸是奴才,是無恥之徒。”這三種奴隸的思想意識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異,是由於

A.人的社會意識並不都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會意識中的各種形式之間相互作用

D.人的社會意識具有歷史繼承性

5.(2015年第2題:單選)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即它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還有自己特有的發展形式和規律。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最突出的表現是

A.社會意識內部各種形式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B.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C.社會意識各種形式各自具有其歷史繼承性

D.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6.(2006年第4題:單選)“許多事情我們可以講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飯,就沒有理由。‘民以食為天’。”這段話說明

A.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才能從事政治、科技、藝術、宗教等活動

B.人的生理需求是歷史的基礎

C.人的自然屬性決定著人的本質

D.人的物質慾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7.(1996年理第2題:單選)衡量生產力水平的客觀尺度是

A.勞動工具的狀況

B.勞動者的素質

C.勞動對象的廣度和深度

D.勞動產品的數量和質量

8.(2002年文第2題:單選)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是

A.勞動者

B.勞動對象

C.科學技術

D.管理方式

9.(1999年理第3題:單選)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

A.人與自然的關係

B.人與人的物質利益關係

C.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

D.分工協作關係

10.(2003年第4題:單選)生產的社會條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政治法律制度

B.生產關係

C.歷史文化傳統

D.倫理道德規範

參考答案

1.C 2. ABD 3.D 4.B 5.D 6.A 7.A 8.C 9.B 10.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