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發現還是潛藏起來?中央情報局潛伏在克林姆林宮的線人沉默了

《紐約時報》援引來自於美國情報部門人士的消息稱,近兩年來,許多潛伏在克里姆林宮的美國線人,已經逐漸“安靜下來”,中央情報局很久沒能獲得有關俄羅斯政府計劃與安排的情報了。

雖說近期無法取得聯繫,美方並不認為藏匿於克林姆林宮的線人已被俄羅斯人發現或殺害。線人暫時的“銷聲匿跡”可能和俄羅斯反間諜部門近期實施的一系列行動有關,曾任俄總參謀部情報總局上校的克里斯帕爾中毒後,俄國家安全部門主動加強了防範機密信息洩露的工作,於是線人們只能把自己深深隱藏起來。

被發現還是潛藏起來?中央情報局潛伏在克林姆林宮的線人沉默了

克里姆林宮

《紐約時報》還稱,許多被俄國驅逐出境的美駐俄羅斯大使館工作人員,其實都是美國的情報人員。俄羅斯對美國外交官的驅逐,切實影響到美國在俄羅斯的情報蒐集工作,儘管美國已竭力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信息的蒐羅,但迄今仍沒法掌握俄政府為干涉美國國會中期選舉所擬定的計劃。

事實上,通過《紐約時報》這樣的權威報紙來埋怨對俄情報蒐集不力是十分好笑的。而此類報道,正是美式“新聞記者+情報人員”組合所熱衷於寫作的,從美蘇冷戰時期開始,便已有過無數次先例。

被發現還是潛藏起來?中央情報局潛伏在克林姆林宮的線人沉默了

中央情報局

中央情報局對俄情報蒐集的真實狀況,任何一家美國媒體都無法瞭解。而之所以完成這樣的報道,刻意製作懸疑,除了營造奪人眼球的新聞效果以外,其目的無非有兩點:

首先,“克里斯帕爾中毒案”發生後,美英情報系統竭盡全力,仍然無法找到俄國人涉及此案的切實證據,但畢竟髒水已潑,後期舉措甚至引發了俄羅斯和美歐的外交官驅逐戰。美國將線人的“失蹤”和“克里斯帕爾中毒案”後所謂的“俄羅斯反間諜部門行動起來”掛鉤,其目的無非是刻意建立關聯,創造條件,讓俄羅斯坐實“試圖毒殺前情報人員”的罪責。

被發現還是潛藏起來?中央情報局潛伏在克林姆林宮的線人沉默了

俄國人抓捕間諜

​其次,美國政府早已認定,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幾個國家肯定將對美國11月的國會中期選舉進行干涉。《紐約時報》放出此類新聞,也是為美國新一輪對俄製裁推波助瀾。畢竟多位美國議員早已宣佈,如果俄羅斯對美國中期選舉進行干涉的證據為情報部門掌握,他們將推動美政府對俄國的主權債務進行制裁。(2018年8月25日,作者:劉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