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爲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在佛教的眾多論著中,有一部論被稱之為“聰明論”,那便是《俱舍論》。而說起這部論,人們往往又會想起,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論》第一人”的智敏上師

智敏上師出生於1927年,示寂於2017年,世壽91歲,戒臘62夏,被人們尊稱為“敏公上師”,以弘揚《俱舍論》聞名。

智敏上師與《俱舍論》究竟有何因緣,又為《俱舍論》的弘修做了哪些貢獻?本期“以和為尚”,禪風君與你一同探究。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智敏上師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出生時間:1927年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出生地:江蘇蘇州;

1941年,初閱佛書,即茹素,摒棄電影娛樂事等;

1944年——1946年,上海大同大學學習(即上海交大);

1946年——1952年,法相學社學習;

1953年春,能海上師至滬講經,深受感悟,潛心學佛;

1954年春,上五臺山;同年秋天,於清涼橋吉祥律院禮清定上師披剃,從能海上師學法,依定慧和尚受具足戒;

1982年,應廈門南普陀寺方丈妙湛老和尚的邀請,到南普陀佛教養正院任教,開講《俱舍論頌疏》;

1985年,應莆田廣化寺圓拙長老的邀請,到福建佛學院任教,兼佛學院第一任教務長;

1987年,復至四川寶光寺,復辦已停辦四十餘年的寶光佛學院;

1990年至1991年,任浙江省溫州市妙果寺首座;

1992年至2008年,住持浙江三門髙梘多寶講寺,弘揚大般若宗之教理;

1995年,四川康定縣南無寺住持大吉上師授予敏公金剛上師位;

2008年至今,敏公上師駐錫上虞多寶講寺,接引四方學眾。

2017年8月5日(農曆六月十四日)晚上8時因病在多寶講寺安詳示寂。世壽91歲,戒臘62夏。

智敏上師強調

要按次第學《俱舍論》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夙植善根,正信出家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智敏上師出生於江蘇,父親是復旦大學教授,母親是一名佛教徒。家學淵源,智敏上師不僅對於學問具有天賦,也對佛法有著親近感。

智敏上師對佛法可謂夙植善根早在15歲之時,智敏上師剛剛接觸佛教典籍,深深認同佛教素食主義的慈悲觀念,因此開始素食生涯。

智敏上師的母親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據智敏上師回憶,母親平時就會在初一十五時候吃素。因此當他決定吃素之後,並沒有被家裡人反對。大學畢業後,智敏上師加入了法相學社,隨範古農居士學習法相學。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所謂法相,即是諸法的相狀,換句話說,便是佛教的世界觀與生命觀。佛教重視從眾生的生命現象,以及感官與外界的交互中分析萬事萬物。

而法相的學習,一直都是佛學中極為深奧,甚至堪稱艱深晦澀的內容。範古農居士是當時國內佛學界的權威人物,智敏上師隨範古農學習,在法相方面,奠定了紮實深厚的基礎。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能海上師法相

1953年,能海上師到上海講經弘法。當時已經在上海源豐織造廠擔任會計工作的智敏上師聞訊前來聽講,據智敏上師後來回憶,當時聽講的心情,高興得走路都像要飛起來一般。

在這樣的因緣下,智敏上師毅然離職,隨能海上師去了五臺山,志求出家。最終禮能海上師的弟子清定上師披剃出家,開始了他的出家學修生涯。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熏習俱舍,倡根本乘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智敏上師出家以後,精勤修學,並承擔了寺廟藏主的職事,掌管寺廟的大藏經。也正是在這期間,敏公上師開始學習《俱舍論》

說到智敏上師與《俱舍論》的因緣,還得介紹一下這部《俱舍論》。這部論是世親菩薩所造,一向為聲聞佛教所重視。

論中講述五位七十五法,很詳盡地從有部的立場分析了一切法相,而世親論師在《大乘百法明門論》中提出的“五位百法”,也是以此論的體系為基礎。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由於《俱舍論》也是對法相進行分析,而智敏上師本來就有紮實的基礎,一位名為仁光法師的法師便建議他去學習《俱舍論》。

而依言前去批閱《俱舍論》的智敏上師如獲至寶,感到非常相應,不僅學習完了《俱舍論》本身,更是將歷代祖師對這部論的註解也逐一學習,從此智敏上師堅定了以《俱舍論》為主要弘法內容的方針。

或許有許多人會說:“《俱舍論》不是小乘的論嗎?”但是智敏上師卻不這麼認為。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在《俱舍論頌疏講記》中,智敏上師指出,大乘小乘是根據發心來分判的,如果口談大乘,發心卻只求世間利益,那麼就只是人天乘,因此不能說這部論是小乘論。

而從整個佛法的體系來看,智敏上師認為,《俱舍論》依照“先分別諸法,後說畢竟空”的次第來講述,是一套嚴謹的體系。

這就如《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就得知先道什麼是五蘊,而後才能照見。因此智敏上師認為,《俱舍論》實際上是大乘的根本,應該說是“根本乘”才對。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積極弘法,作育僧才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智敏上師在弘修《俱舍論》方面,可謂是不遺餘力。宗教政策重新落實之後,他曾應邀到閩南佛學院、福建佛學院、寶光佛學院等佛學院講授《俱舍論》,更曾遠赴重洋,前往澳大利亞講授該論。

1992年,智敏上師到浙江三門多寶講寺擔任住持,開始大力培養僧才。而後2008年,又到浙江上虞多寶講寺住持,一直到2017年示寂,一直弘法不輟。

對於青年學僧的培養,智敏上師可謂嘔心瀝血。就算到了耄耋高齡,智敏上師依然晚睡早起,為僧眾作表率。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智敏上師每天在寺院眾人尚未起床之時起來,親自督導早殿,晚上眾人睡去之後,又批卷或備課到深夜,經常每天睡眠時間不足四個小時。

前來多寶講寺求學的青年出家人,在家時的學識、閱歷參差不齊,在學法之時進度也就不同。智敏上師為此經常有針對性地作個別輔導,並親自編訂包括語文在內的各類教材。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智敏上師曾勉勵青年學僧說:“出家是脫胎換骨,要斷除少爺公子脾氣,……只有學會真本領才可以宏範三界,報答佛恩。”

當別人問及他為何如此重視僧才的培育時,他說到:“我們說佛教裡邊僧人是人天師。如果人天師都沒有做好,你怎麼教化人呢?”

因此對於青年僧才的作育,敏公上師極為上心。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常人望而生畏的《俱舍論》,智敏上師卻視作學修之根本,不僅能理解透徹,更能宣講弘傳;不僅宣講弘傳,還一直用盡辦法幫助青年上進。敏公上師確實可謂是人天師表。

一代高僧都不是偶然造就。智敏上師的弘法不輟,與其自身修持之嚴謹精進息息相關。下一期“以和為尚”,禪風君將繼續與大家一起了解,智敏上師在自身修持方面的感人故事。

被譽為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智敏上師與“聰明論”有怎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