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很尷尬

文自:廣告常識

文字_鬼鬼 來源_廣告常識(ID:adernous)

有兩個朋友,一個會書法,一個會文案。請會書法的幫忙寫點字,他很快就能給你寫,且還寫得不錯。請會文案的幫忙寫文案,他就算答應,要寫好,沒個十天半個月很難。

文案很尷尬,即便是專業選手,也無法立等可取,要寫出好的文案,光做背景功課就要花大量的時間。

文案的尷尬,挺常見的。

廣告人喜歡的文案——

買包解決不了的,揹包試試(奔馳)

別讓你的舊手機,成為父母的新手機(華為榮耀)

每個大人都需要小孩來恢復青春和想象力(誠品書店)

遙遠誓言,不如謊言;飲鴆片刻,片刻給我安慰(《一出好戲》)

越是基本的東西,越是奠定了生活的基調(天貓)

突然感動,她長大了;突然又害怕,她長大了(愛彼迎)

這一生,我們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央視)

世界很美,而你正好有空(片刻)

最難開口的就是,初次的問好,和最終的道別(江小白)

年輕時一切的誤差都可以是天意,成年後一切天意都理解為誤差(《嚮往的生活》)

別讓你的舊手機

成為父母的新手機

——多半是有趣、有哲理、有洞察、有故事、有技巧、有態度……的,但不能直接轉化。

能直接轉化的文案——

一年只逛兩次海瀾之家

要兩粒一起吃才最好(益達)

送長輩,黃金酒

旅遊之前,上馬蜂窩

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

愛就馬上行動(愛瑪電動車)

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

飯後嚼一嚼(江中牌健胃消食片)

愛乾淨,住漢庭

知識就在得到

文案很尷尬

——大多是引導加量,指出使用場景,帶品牌名,直承策略,沒有百轉千回的鋪墊,直接叫賣……的,但廣告人基本不會引以為榮。

文案很尷尬。

業內人喜歡的文案基本不能直接賣貨,

直接賣貨的文案業內人差不多都不屑。

文案很尷尬。

哪怕是天賦異稟的文案,不管寫了多少業內人喜歡的文案,99%是圈內知名。

沒人能擁有百達翡麗,只不過為下一代保管而已

時速六十英里時,這輛新款勞斯萊斯汽車上的最大噪聲來自它的電子鐘

Think Small(大眾甲殼蟲)

Think Different(蘋果)

絕對伏特加

愛我中華(中華煙)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戴比斯珠寶)

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瑪氏巧克力豆)

我是凡客

文案很尷尬

You never actually own a Patek Philippe.You merely look after i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業內奉為教科書的文案,很少能出廣告圈。

只有一種文案,能真正廣為傳頌,影響大眾。大媒體大量投放,反覆轟炸的文案。

更多年輕人選擇的拍照手機(OPPO)

小餓小困,喝點香飄飄

標記我的生活(小紅書)

哪裡不會點哪裡(步步高點讀機)

So Easy(步步高點讀機)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啦(步步高點讀機)

怕上火喝王老吉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豈止會洗碗,還能去果蔬農殘(方太)

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拼多多,拼多多,我和你,拼多多

文案很尷尬

有技術含量的教科書級文案,看似擁有更廣泛傳播的文本基礎。但實踐中,一句文案的影響力,更取決於傳播者的起點,大媒體的投放量,大媒體的投放時長,企業的當前實力。

傳播者的起點

馬雲的金句「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超過阿里所有文案影響力的總和。

文案很尷尬

央視打一次,頂社交媒體打幾年。經銷商常常對消費者說,我們的產品在央視打過廣告,至於文案是什麼,他們不知道,在那一刻,也不重要。

大媒體的投放量

方太寫了很多好文案,「風往哪兒吹?別問跟風的人」「放下手中的碗,撿起心中的夢」「激情,並非理想的燃料」「馬蹄聲響,在意的是歸人,不是過客」,但普羅大眾知道的是油煙機的「四面八方不跑煙」和洗碗機的「豈止會洗碗,還能去果蔬農殘」。

馬蹄聲響

在意的是歸人

不是過客

大媒體的投放時長

沒有大媒體投放過幾年,十幾年的文案,質量再好,也鮮為大眾所知。

快到碗裡來(瑪氏巧克力豆)

聽說下雨天巧克力和音樂更配哦(德芙巧克力)

好空調,格力造

有人模仿我的臉,還有人模仿我的面(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

羊羊羊(恆源祥)

胃痛、胃酸、胃脹,管用斯達舒

水中貴族(百歲山)

交個朋友吧(綠箭口香糖)

我的地盤我做主(動感地帶)

理想生活上天貓

文案很尷尬

而大媒體長期投放的廣告,一支廣告好三句文案被大眾記住,也不是不可能,比如前文例舉的步步高點讀機廣告。

企業的當前實力

如果中興百貨還在,許舜英的文案會再加一等的被追捧。凡客風光不再,說凡客體也不再時髦。杜蕾斯是行業第一,前幾年它的文案有趣,是錦上添花,如今文案每況愈下,短期內也不妨礙大家對它文案的過譽。

文案很尷尬

一個作家,只要寫出了一本好書,隔三差五年的出新作,就能牢牢守住自己的地位。一個文案,只要有一年沒有寫出像樣的作品,競爭力就會受到動搖。文案的尷尬還在於,成功的文案也無法換得很長的創作間歇期,為了商業效率,不得不套用技巧和經驗,頻繁地疲態應付交付

入行的時候,文案以為自己能改所有人的文案。入行後發現,所有人都能改自己的文案。

文案的尷尬,實在是太多了,舉不勝舉。尷尬是一種病,還好不是無藥可治的那種。想要擺脫尷尬,文案必須培養三個職業意識。

一、

銷售轉化

離消費者購買的場景和時機越近,文案的銷售轉化越明顯。

儘管很多文案不屑於銷售文案,但不可否認,首次購買七折、第二件半價、買(滿)贈、買(滿)減、3千抵3萬等文案有些強大的轉化。

以上轉化好的文案,到最後都成了一種固定的促銷工具,比如優惠券、抵扣券、代金券

銷售文案,絕不只這麼簡單,它們有著無數可發揮的空間,只是目的永遠就兩個:購買產品的數量更多,消耗產品的速度更快。

文案很尷尬

比如「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背後強烈的博弈,跟賭博彩票心理非常像,原本想買其他品牌的潛在消費者,因這句文案,會轉買華帝,買的人更多數量也跟著更多。

比如燕京啤酒曾經出過一款108罐水滸古惑仔江湖版產品,促使想買一件的買108罐。

味全每日C「你要喝果汁」,喚醒的是消費者喝果汁的需求。益達「要兩粒一起吃才最好」,引導消費者加大使用量。斯達舒「胃痛、胃酸、胃脹」,用情景請消費者對號入座。

文案很尷尬

真正好的文案,不論它有多文藝多文學,都能找到它緊扣產品的轉化。比如添柏嵐最近拍的TVC,「我走的時候叫Timberland,回來時才叫踢不爛」比說「我們的鞋很國際時尚,不是花架子,好穿也耐用」更有藝術內涵,卻達到了同樣的針對產品的轉化。大品牌能時刻牢記銷售轉化,難能可貴。

我走的時候叫Timberland

回來時才叫踢不爛

二、

品牌塑造

品牌文案,有兩種常見狀態:一種是生存期,無知名度,文案直指銷售轉化,彈無虛發,務求每一句都能帶來短期的經濟效益。初創品牌、電商、短期地產樓盤和教育培訓裡最常見,文案緊扣產品、突出價格、催促成交。一種是發展期,成為名牌,文案倡導理念、價值觀,有趣有料有時不講任何產品利益點。它並不急於立馬成交,而是銷售溢價的背書和催化劑。大品牌最常見的文案,就是這種,超越銷售文案,利於品牌塑造。

文案們孜孜以求的是第二種品牌文案狀態,以致於不少文案以為,大品牌不需要那些「令人生厭」的銷售文案。非也,大品牌只是將銷售文案,放在了賣場、電商渠道等消費者終端,去看看那些全球大品牌在終端的文案,有創意的理念文案一定讓位給接地氣的銷售文案。

滴滴還沒一家獨大時,和快的競爭的文案傳遞的是赤裸裸的鉅額補貼。OFO、摩拜1元月卡,免押金騎行,這些動作和兩個品牌做的高大上廣告戰役,是同時存在的。

品牌的塑造,一定在生存之後,而品牌塑造又會反過來促銷。

有的時候,品牌競爭激烈,也會出現銷售轉化文案飆升。稱霸網上支付的支付寶,遇到越長越兇的微信支付,發起了現金補貼大戰,又打出了「支付就用支付寶」的場景轉化文案。

文案很尷尬

最好的文案,是「怕上火,喝王老吉」這種,既是強場景的轉化提醒,也是塑造品牌不同於競品,絕佳的差異化洞察。

三、

商業拓展

廣告是商業轉化的工具,文案只是工具的一部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文案永遠是配角。江小白、步履不停、網易雲音樂這些品牌,文案已是它們商業拓展的重要一環。

文案很尷尬

文案很尷尬

如果沒有文案,這些品牌的商業拓展不會像今天這麼順利,有的甚至無法崛起,文案的作用,大起來也是非常嚇人。

李欣頻之後,誠品書店沒有寫出過像樣的文案,但此前的文案集,就已經是誠品商業拓展的永久資產。

從這個角度來說,快閃店、限量產品也是令人的浪費資源。

文案很尷尬

能影響品牌商業拓展的文案,要麼量大質優已成品牌的資產,要麼是企業戰略的有效表達。李寧一度試圖用「make the change」俘獲90後的心,文案踩錯目標人群的痛點,也沒有準確表達企業戰略,致使李寧在滑坡路上走了好幾年。

而趕集網,連續多年投放強化「趕集網,啥都有」,為企業商業拓展打下半壁江山。

文案很尷尬,總是因為有趣好玩有利於品牌建設的文案,而被這個職業所吸引,從而不屑於銷售轉化,而商業拓展也終究只有少數人有覺悟去企及。

文案最大的尷尬莫過於,入行的時候,生活少閱歷淺,經常用心寫出來的文案,滿滿的技巧,熱情有餘缺乏有目的的張弛。

等到工作多年,有些經驗閱歷,生活氣息也抵不過熱情的枯萎。更有一些好文案,轉做管理後,習慣指揮下屬,不再提筆上場,久而久之也便生疏了。

學文案有技巧嗎?當然,永遠在路上,永遠不停筆,調度每一個階段的生活沉澱,為品牌賦值。大多數文案,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急於求成。不是沒有能力,而是過早放棄。倦怠、無力、不驚豔是常態,必須正向、務實和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