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周轉之下,誰還能保持理智?

高周转之下,谁还能保持理智?

(一)

自從房地產“白銀時代”的說法成為共識後,關於這個行業的所有榮耀和掌聲、財富和灑脫,都成為奢侈品。

曾經躺著賺錢的開發商更是如此。當政策紅利已經耗盡,“地產”居然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它們不願提及的標籤。造車、機器人、養老甚至農業都成為他們眼中的“香餑餑”。讓頭部企業憂慮的往往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就死在了黎明之前。因此“高週轉”、“多元化”成為開發商開啟未來之門的密鑰,前者代表你能有足夠的能量撐到那天,後者能讓你在新時代搶佔先機。

對許多公司而言,多元化是更易操作的戰略選擇,但它絕非坦途。縱觀中國房企排行榜單,能在地產主業之外脫穎而出者寥寥。它需要精到的眼光、決絕的態度、強大的執行力和一些運氣。

(二)

企業往往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更能做出成績,因此成功的多元化多是進入自己優勢所在的領域。

正如騰訊是人與人的連接,淘寶是人與貨的連接,“連接”是所有平臺型企業的極致追求,毫無疑問開發商的優勢在於連接人和空間,雖然人人在說白銀時代,但不得不承認空間的價值挖掘我們還處於初級階段。不管是城市更新浪潮、還是長租公寓崛起都讓以往粗放式的空間開採成為一種精耕細作的空間運營。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龍湖提出了“空間即服務”戰略。與其他房企“噱頭大於實質”的多元化不同,龍湖的四大主航道業務,地產開發、商業運營、冠寓、智慧服務,全部可以在財報中找到數據立證。曾經有位業內人士評價道,“現在房企做長租公寓基本上都是玩票兒、試水,但有一家不是,就是龍湖。”

外界越瘋狂,龍湖越剋制。擴張是一種能力,剋制是一種修為。吳亞軍似乎有意無意的與外界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但她清醒的知道,龍湖需要她做什麼。8月21日香港中期業績會現場,有記者問吳亞軍怎麼分配時間和精力,她的回答是,“領導層的時間是公司最寶貴的資源,我們會投放在自己最關注的事情上,什麼關係到戰略,我和邵總(邵明曉)的時間就在哪裡。”言外之意,龍湖大方向、未來創新肯定有我,而不是拘泥於傳統業務的運營。

“剋制的龍湖”當然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吳亞軍說不會隨便做加法,但從數據來看,龍湖原有的核心優勢正在逐漸擴大。根據中報,龍湖物業投資業務收入18.5億元,同比增長62.8%。其中,商場、長租公寓、其他收入的佔比分別為90.7%、7.5%和1.8%。截至2018年6月30日,龍湖集團已開業商場的建築面積為258萬平方米(含車位總建築面積為337萬平方米),整體出租率為97.0%;已開業長租公寓整體出租率為76.2%,其中,開業超過六個月的項目平均出租率為90.1%。

在住宅市場天花板下,各大開發商都開始佈局商業地產。但現實很殘酷,即使你是體量巨無霸,也不見得能在商業地產遊刃有餘。有人說過,商業地產開發猶如攻克地產大學的博士學位,此言非虛,尤其在融資收緊的環境下,稍有不慎,甚至會丟了身家性命。

龍湖是極少數沒使用信託等非標類融資的房企。中報顯示,上半年龍湖的淨負債率54.6%,在手現金421.3億元,平均借貸成本為年利率4.5%,而央企華潤上半年的融資成本是4.4%。一位券商人士曾評價,龍湖基本是中國民營企業中資金成本最低的一家房企。毫無疑問,資本用真金白銀給龍湖投下信任票。

(三)

龍湖今年年初提出“空間即服務”的戰略,以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長租公寓及智慧服務為四大主航道業務,四大業務均圍繞空間做文章。正如業績會上回應,“物業是否會分拆上市”時,邵明曉直言,四個業務都是主航道,智慧服務的數據對於四大主航道數據打通非常關鍵。要把它們放在一個大池子,以便各業務相互協同。

從數據來看,龍湖四大業務互為依存,互相助力。

下半年,龍湖在售主力項目將達到110個,其中39個為全新項目,56個項目將推出新一期新業態產品。商業運營業務中,北京房山天街、常州龍城天街、成都西宸天街將於下半年開業。

同時,長租公寓品牌冠寓,至今年底累計開業房間數量也將達到6.5萬間。在其官方描述中,商業運營和長租公寓兩項業務的投入為集團未來投資物業租金的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行業風靡“高週轉”之際,龍湖猶如一位世外高人,依舊按照既定方向發展著。在邵明曉看來,“空間即服務”戰略,核心就是三個最強能力的打造,一是空間製造和管理能力,逐步參與城市空間的製造和管理;二是進一步洞察客戶,伴隨著客戶的數字化,龍湖要做數字化轉型;三是服務集成,就是賺服務的錢。龍湖有一個夢想,希望用不長的時間,把服務收入從100億做到超過1000億。”邵明曉表示。

在龍湖內部,商業、物業和長租公寓三大板塊被稱作服務型收入。對於未來,龍湖管理層想的很清楚:到2020年,龍湖物業收入預計將達到60億元;龍湖商業的租金收入也將超過60億元;長租公寓的租金收入則有望超過30億元。這對龍湖應對未來行業變局形成強大支撐。對於住宅業務,龍湖今年的目標是前十,業績會上邵明曉自信保證“全年2000億沒問題”。

最後分享一個關於多元化的小故事,馬雲曾請教李嘉誠,為什麼你的新業務都能成功。老超人告訴他,做生意就是別管做多少項目,一定要有一個天塌下來都賺錢的項目,這個項目足以養活你的所有生意。

行業交流可加微信:37465244 (註明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