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掌握辨識歷史虛無主義的思想武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理論界加強了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批判。但一些幹部群眾在思想上對“什麼是歷史虛無主義”“如何辨識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存有疑問,在實際工作中常把一些具有明顯政治傾向的言論視為一般性學術意見,把一些有明顯政治指向、政治危害的文藝作品當作“優秀作品”。因此,提升廣大幹部群眾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辨識力,成為當前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任務。當前,辨識表現形態多樣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必須掌握強大的思想武器。

首先,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唯物史觀。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人民立場、科學的理論方法和廣闊的學術視野,始終保持對時代問題和實踐問題的密切關注,始終保持對人類文明成果的借鑑和汲取,注重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是觀察、分析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在紛繁複雜的意識形態現象面前,認識和把握各種社會思潮的實質,必須通過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鑑別能力,保持理論上的清醒。

就辨識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而言,尤其要加強唯物史觀學習。唯物史觀是全部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歷史觀支柱,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它立足於人類現實需要,從生活和生產中揭示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說明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如何從一種社會生活結構中發展出另一種更高級的結構,揭開了“歷史之謎”,將唯心主義從社會歷史領域驅逐出去。唯物史觀關於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原理,人類社會形態由低級向高級演進和發展規律的原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辯證統一的原理,階級、階級鬥爭和階級分析的原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等,包含著歷史認識要採用的辯證分析原則、矛盾分析原則、階級分析原則、歷史主義原則等方法論原則,為歷史認識通向真理提供了橋樑。堅持唯物史觀才能在認識歷史的過程中透過現象把握本質,而不是侷限於細節和現象的羅列;才能立足具體認識規律,對歷史走向的可能性或趨勢

作出準確判斷,而不是將一切推給偶然性和“人性”的力量;才能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而不是根據現實的需要任性評說、苛求前人。

其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當前國際形勢和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問題,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文藝工作座談會、全國黨校工作會議、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等會議上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意識形態鬥爭的長期性、意識形態工作的本質、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內在要求、意識形態工作創新等重要問題,並就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進行頂層設計。關於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其要害在於“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他還提出,對革命領袖的評價“不能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要堅持唯物史觀,堅決反對任何歪曲、醜化黨的歷史的錯誤傾向。這些思想是辨識、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理論指南。

再次,注重學習中國近現代歷史和中共黨史。中國共產黨人一貫重視在唯物史觀指導下認識歷史,通過學習歷史堅定理想信念、繼承優良傳統、汲取歷史智慧、提升自身修養。更為重要的是,“觀察歷史的中國是觀察當代的中國的一個重要角度。不瞭解中國歷史和文化,尤其是不瞭解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就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的社會狀況,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人民的抱負和夢想,很難全面把握中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現代歷史,是一部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和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的歷史,凸顯出中國人民面臨的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而且清晰展現了中國社會各階層在理論和實踐中進行的艱苦探索,說明了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和選擇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和歷史依據,揭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凝結的民族夢想。同時,黨史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為完成兩大歷史任務進行的奮鬥歷程,用事實說明了中國共產黨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又堅持從具體國情出發,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和發展找到了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經過90多年奮鬥、探索、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形勢下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新動態與應對研究”(17BKS151)階段性成果)

(摘編自《理論與評論》2018年第3期,原題為《提升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辨識力》,作者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