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學張嘉譯走路了,不然你會後悔的!

演員張嘉譯近期連續接拍了好幾部熱播劇,但是比起他出色的演技,人們更關注的是他特殊的走路方式——彎著腰,左搖右晃,鬆鬆散散,簡直是狂拽炫酷,霸氣中帶著一點痞氣,很男人,也很“社會”,一時間不少網友甚至是公眾人物都爭相模仿,引發了不小的風波。

別再學張嘉譯走路了,不然你會後悔的!

殊不知在張嘉譯“社會步”的背後卻隱藏著心酸,因為年輕的時候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落下了病根,這才導致了他現在的走路姿勢,看似很酷,實則是病痛折磨下的無奈。小云在這裡提倡大家不要再模仿“社會步”了,一是因為不尊重,二是因為這種“社會步”也會損害你的身體!

錯誤走姿會傷身

我們每天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走上好多路,走路不但是人類基本的移動方式,同時還是一項既簡單又有效的運動,很多人利用走路來健身,都達到了不錯的效果。

不過別看走路很容易,兩腿一邁就走起了,其實裡面的學問可多著呢。不管你是打算走路健身,還是僅僅上下班的時候走上兩步,如果你走的姿勢不對,可能就會因為小小的細節而影響到頸椎,影響到骨骼的發育。

下面就來盤點一下生活中常見的錯誤走姿,其中就有“社會步”的影子,看看你都中了哪些:

別再學張嘉譯走路了,不然你會後悔的!

一、彎腰弓背

走路不能做到腰背挺直,長時間保持彎腰弓背容易導致駝背、身體平衡力下降、臀部肌肉下垂,而且會使呼吸變淺,心肺功能下降,造成眩暈和疲憊感。

二、上身搖擺

走路時上身搖擺,對腰部的骨骼有很大的磨損傷害,並增加了膝關節的壓力。長此以往,膝關節和腰骶關節容易產生病痛。

三、不擺臂

走路時協調的擺臂可以平衡雙腿的運動,一般上臂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幅度在30°~45°之間。走路時不擺臂,行走的平衡性就會受到影響,也會耗費更多的體力。

四、內外八字

我們在走路時,足的長軸可以有輕度外旋,它與步伐前進的方向大約在5°~10°之間。大於這個幅度就是“外八字”,小於這個幅度就是“內八字”,長時間如此會造成骨骼畸形。

別再學張嘉譯走路了,不然你會後悔的!

五、拖地走

一部分人由於疲憊、膝蓋有傷或腿部力量太小,走路的時候會把腳在地面上拖著走,這會對關節、肌肉、足弓造成大的磨損,還容易給人邋遢的感覺。

六、踮腳走

一部分人在走路時,把身體重心放在腳尖上,每走一步就踮起腳尖,這樣對小腿比目魚肌和腓腸肌的鍛鍊過多,會導致羅圈腿和踝骨磨損。

七、踢腿走

有些人在走路時,喜歡踢路上的小石子、雜物等。這種習慣不僅會使大腿的形狀變得難看,還會因為視線集中在腳下而容易發生交通危險。

八、反弓走

一部分人走路時,喜歡將頭部揚起,胸腹挺出,兩肩用力外擴。這種姿勢對腰部負荷要遠大於正常姿勢,長時間如此容易造成腰骶關節筋膜炎等疾病。

正確的走姿該怎麼走?

說了那麼多錯誤的走姿,究竟怎樣走路,姿勢才是正確、健康的呢?其實並不難,我們可以簡單歸納出6個要點。

別再學張嘉譯走路了,不然你會後悔的!

1、上體伸直:將上體伸直,但並不是要求整個上半身直的像根棍,而是伸直你的脊柱,並且抬頭挺胸,收腹收下巴,兩肩向後舒展。

2、膝蓋伸直:邁步時確保膝蓋是伸直的,儘量不要彎曲,從而可以減少膝蓋的受力。這同時意味著步伐不能過小。

3、腳要邁直:當做到了上體伸直,膝蓋伸直,接下來腳也要邁直,邁步時腳向正前方自然邁出,保證腳的內側足跡形成一條直線。

4、臀部發力:邁步時用臀部發力,而不是小腿。雖然看起來是腿先邁出的,但實際上要做到先從臀部發力,帶動小腿邁出。

5、腳跟著地:步子邁出後,腳跟先著地,將身體的重心落在腳跟上,之後再重心前移,讓腳掌和腳尖依次著地,緊接著腳尖順勢踮起送出下一步。

6、雙臂擺動:走路的時候,雙臂擺動起來,和步伐的節奏搭配好,但無需刻意,因為髖部會和肩部一起自然的擺動。

別再學張嘉譯走路了,不然你會後悔的!

走路雖然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但是“會走路”和“走對路”是兩碼事,你每天走了那麼多路,姿勢都正確嗎?如果走的不對要及時改正過來哦,千萬不要覺得這種小細節就可以不用關注了,健康往往是由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細節來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