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等於零 」:當代茶器的反思

“工艺等于零 ”:当代茶器的反思

脫離了茶器功用性的孤立工藝,其價值等於零。當下陶瓷茶器領域蓬勃發展,百家爭鳴,創意市場如雨後春筍,“創意”,漫無邊際的創意,似乎成了茶器發展之路的真理,真是怪力亂象。

“工艺等于零 ”:当代茶器的反思

瓷土之王-高嶺土

景德鎮傳統陶瓷茶器製作大都以坯體成型和裝飾技法為主體,坯體成型體現在器物本位的功用性,裝飾技法顧名思義是器物外觀的裝飾,如青花、粉彩、扒花、琺琅彩、鬥彩等,因之評器必然涉及本體與外裝飾。逐漸,本末倒置,茶客們往往孤立的以器物的外裝飾來評判其價值。

“工艺等于零 ”:当代茶器的反思

古法制瓷工坊

一件陶瓷茶器的誕生,需經歷選材(泥料)、成型(拉坯、利坯)、施釉、裝飾(青花、粉彩等等)、焙燒等過程,每道過程都有無窮的變數,每道變數都影響器物最終的樣子。然,茶器以品茶為終極目的,其價值幾何,是從事茶的功用視角來評論的。

對於茶器的功用,陸羽《茶經》有云“所謂器擇陶揀,出甌。甌,也。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這是品茶中唇感體驗對於器型的極致要求;“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這是呈湯色效果對於器物胎骨和釉色的要求。還有器物容量、手感、精細度、導熱性、器型等,其後,才是外觀裝飾的欣賞價值要求。

“工艺等于零 ”:当代茶器的反思

成型工藝-捏花

“工艺等于零 ”:当代茶器的反思

青花半成品

濃妝豔抹、絕代風姿的粉彩瓷,與煙雨天青、飄逸淡雅的青花瓷,孰美?鬼斧神工、雕龍畫鳳的雕刻瓷,與簡單質樸、稀疏一色的單色釉瓷,孰美?工藝只是奴才,在事茶的功用主旨上,一切工藝不過衣飾。

“工艺等于零 ”:当代茶器的反思

茶藝展示

器的製作以茶文化發展為方向,茶與器是一個深度融合的整體,瓷者在制器的道路上若只顧孤芳獨賞,偏了茶器的本宗,怕是再絕響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