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吼罵孩子了,他們的腦子真的會受傷

別再吼罵孩子了,他們的腦子真的會受傷

許多家長都有吼孩子的經歷,而我們的社會似乎也對這種言語暴力不加重視。很多人認為,吼兩句很正常嘛,這點小挫折都受不,太敏感了怎麼長大?

01

被父母吼被父母罵,真的會變笨

最近的研究發現,常被父母吼,被父母罵的小孩長大後腦子會長得和一般孩子不一樣,而且大腦的語言和記憶功能都會受到影響。

知名親密關係學者約翰·M·戈特曼(John Gottman)的研究指出,想要讓婚姻成功,夫婦之間積極和消極互動的比值要大於5:1,也就是說要說5句好話,做5件好事才能彌補1次壞話或壞事造成的傷害。低於5:1這個比值,婚姻就很容易破裂。

心智已經成熟的成年人之間的交往尚且如此,更何況身體和心理都還在發育的孩子呢?對孩子說的一句刻薄的話,要多少句好話才能彌補?

言語暴力造成的暫時的傷害只是一方面,更可怕的是,長期的言語暴力會改變孩子的大腦,影響他們的智力。父母的言語暴力包括對孩子長期的吼叫、斥責、詛咒、歸咎、侮辱、威脅、貶低、取笑。

父母如果經常用言語辱罵孩子,他們事後的安撫不會起到消除影響的作用。即使事後父母通過溫情脈脈彌補孩子,他們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依然無法煙消雲散。

美國國家預防兒童虐待和忽視中心(Prevent Child Abuse America)的執行總監 Barbara Rawn 表示,“言語暴力對兒童有長期的損害。有許多有暴力傾向的人曾經在小時候被人說一文不值。”

在生命早期受到父母的言語暴力的孩子在成年後更有可能出現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衛生問題。

別再吼罵孩子了,他們的腦子真的會受傷

02

責罵的效果真的好嗎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裡有一段話: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想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說法的語氣和方式。”在湖南衛視的少年說中,小女孩無論做的多好,她媽媽都不表揚她,怕她飄起來。

媽媽們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很多孩子雖然已經上了很好的大學,有了很好的工作,依然非常不自信,因為從小聽得就是“別得意忘形”“還差的很遠呢”。

在瀋陽的少管所裡,幾乎一半以上的孩子童年都受過家長的語言暴力,在他們的自述裡,父母經常說的,永遠是“你怎麼不去死”“丟人”“豬腦子”“廢物,在語言暴力的打壓下,有人選擇了自殘,自殺,有些人則選擇了殘害他人,然後毀了自己的一生。

親子之間的情感很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獄。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責罵的效果真的好嗎?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別再吼罵孩子了,他們的腦子真的會受傷

03

批評孩子的3條小貼士:

1、批評的時候肯定孩子,批評行為。這樣孩子就會感到父母還是愛孩子的,從而穩定情緒,堅定信心。所以,批評孩子要批評孩子的行為,但是肯定孩子本人;二是批評他現在的行為,肯定他一貫的表現;三是實事求是的批評。

2、不要簡單地逼孩子表態。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大聲呵斥,並讓孩子保證“下次不會再犯了。”很多時候,孩子只是迫於家長的威脅,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心平氣和的和孩子分析錯誤行為,孩子會好接受很多。

3、批評不要對孩子大聲吼叫。要正面批評,不要用反語譏諷。批評後,不要反覆嘮叨,以免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降低批評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