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香港春拍市場火熱不減,頭牌作品有哪些?

2018年香港首輪藝術品大拍帷幕已經落,據觀察,作為藝術品拍賣主流品種的

油畫中國書畫與去年秋季相比,似乎顯得極為平淡。那麼,究竟誰在本輪藝術品拍賣中笑傲市場,油畫無疑首推法國的華裔藝術家趙無極,其次是與趙無極同在法國的朱德群和常玉。這三位都是香港市場上的常客,也是拍賣場上的“常青樹”和“搖錢樹”。

在本次保利香港拍賣中,趙無極1956—1957年“甲骨文”時期力作《大地無形》油畫受到熱烈追捧,以1.83億港元拍出,此價為趙無極第二高價;在嘉德香港拍賣會上,趙無極1986年作《25.06.86桃花源》拍至4387萬港元;至於在蘇富比拍場上,趙無極更是大放異彩,多件拍品拍出千萬元,其中趙無極1962年“狂草時期”作的《26.04.62》以8526.35萬港幣創造其的最高價紀錄,趙無極的《晴空萬里》和《08.10.84》分別以4461.95萬港元和3558.75萬港元成交。

2018香港春拍市場火熱不減,頭牌作品有哪些?

大地無形

趙無極作為一個時代的傑出代表,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其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儘管近十年來國內有藝術家作品成交價格超過他,但無一例外都是曇花一現。從趙無極的收藏群體看,他的作品受眾群體主要是在海外,相信隨著時間推移,國內也會掀起收藏趙無極作品熱。

同樣,在中國書畫拍賣中,儘管整個市場並不景氣,但張大千仍是魅力四射、最為耀眼,其次是黃賓虹、溥心畬等。

與趙無極所不同的是,張大千幾乎通吃海外和大陸市場,有資料和數據顯示,自蘇富比、佳士得、中國嘉德、匡時國際、朵雲軒等開拍中國書畫以來,張大千一直就是臺柱子、風向標、“領漲股”,本次蘇富比與以往一樣,力推“南張北溥”,即南方張大千,北方溥心畬。他們推出的拍品數量最多,並遙遙領先於其他名家,只不過溥心畬作品成交的價位較低,往往被人忽略。

張大千這次上拍29件作品,成交27件,成交率高達93%。其中張大千寫贈老友兼義弟張目寒68歲賀壽之作《春山瑞雪·行書七絕》以8300.55萬港元成交,遠超拍前估價2800萬—4000萬港元,奪得本場桂冠。

2018香港春拍市場火熱不減,頭牌作品有哪些?

張大千-春山瑞雪·行書七絕

然而這還不算是市場上最大新聞,最大新聞要數張大千弟子陶壽伯後人提供的兩件書法高價成交在網上刷屏,這兩件作品分別是張大千書法《福》和書法《壽》,每幅只有一個字,卻分別被拍至300萬港元,一字可謂萬金。在筆者記憶裡,近現代書畫家中一個字能拍出如此天價的好像還沒有。

除張大千外,黃賓虹看點頗多,特別是去年黃賓虹《黃山湯口》3.45億元成交天價傲視群雄,於是不少藏家也把目光瞄準黃賓虹。從拍賣結果看,他多件拍品表現不俗,黃89歲寫贈知己吳鳴《挹翠閣落成誌慶圖》和寫贈知己鄭軼甫《北高峰圖》在嘉德香港分別以4163萬港元和2427萬港元成交,其中《挹翠閣落成誌慶圖》超過估價8倍;在蘇富比拍賣會上,黃賓虹《青山晉壽圖》以3220.05萬港元拍出。不過,與去年《黃山湯口》3.45億元相比,落差還是很大。在筆者看來,未來黃賓虹作品的市場博弈很值得關注,其理由是:1.黃賓虹的作品正被越來越多的藏家認識,並已經出現出巨資收藏的藏家,但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懂黃賓虹的藝術,尤其是黃的作品不屬於雅俗共賞一路,藏界受眾群體如何還有待觀察;2.儘管官方肯定黃賓虹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但也有不少像陸儼少、傅抱石、王季遷、陳佩秋等大名家、鑑賞家對黃賓虹的評價並不高,甚至認為黃賓虹不會畫畫。所以,對投資黃賓虹的藏家而言,恐怕機遇和風險並存。

2018香港春拍市場火熱不減,頭牌作品有哪些?

挹翠閣落成誌慶圖

總之,在藝術市場上博弈不是看一時成交價格的高低,往往比拼的是耐力,像趙無極、張大千這樣的“常客”永遠都是各大拍賣行的頭牌絕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