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發卡量劇增的背後:銀行的花式營銷

信用卡髮卡量劇增的背後:銀行的花式營銷

過去的一年,雖然受到金融嚴監管去槓桿市場影響,但是信用卡市場卻是風生水起,據央行支付體系運行情況顯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信用卡髮卡量共計6.12億張,人均持有信用卡0.44張;信用卡授信總額為13.14萬億(人民幣)元,應償信貸餘額5.80萬億元,卡均授信額度2.15萬元;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711.48億元。這個數據是非常的驚豔的,在經濟下滑的大環境下,信用卡卻是異軍突起之勢,撐起了銀行零售業務的半壁江山,著實讓人驚歎。

信用卡髮卡量這麼大的增幅,在一線城市打拼的你想必手裡最少也有一張吧;信用卡的髮卡量劇增背後也反應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用信用卡,享受信用卡的免息期、分期還款、各種福利等,據統計信用卡開卡用戶集中在80-90後,近幾年的00後也有加入開卡大軍之勢,一定程度反應了信用卡持卡人正趨於“年輕化”。

信用卡的髮卡量的劇增,給持卡人帶來方面的同時,也給信用卡髮卡行帶來不菲的收入。

而目前開卡量累計排名前三甲分別為:中國工商銀行以1.43億穩坐第一,中國建設銀行以1.06億摘的次席、招商銀行以1億緊隨其後;其中四大行中的中國工商銀行2017年的信用卡透支餘額高達5347.76,億,比上年末增加827.37億,增長18.3%。

信用卡髮卡量劇增的背後:銀行的花式營銷

圖片來源:中國工商銀行2017年年報

而商業銀行中的招商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為4912.38億,較上年末增長20.10%;信用卡的收入為高達544.51億,其中(信用卡利息395.38億,信用卡非利息收入為149.13億)。而讓人更為震驚的是2017年招行的營業收入是2208.97億元。信用卡業務收入544.51億就佔到整體營業收入的25%。

信用卡髮卡量劇增的背後:銀行的花式營銷

由此可知,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或間接的給髮卡行打工;而信用卡業務也是所有銀行爭搶的香餑餑,由此衍生出的信用卡營銷手段層出不窮,這背後也增加信用卡開卡數劇增的原因之一;信用卡的宣傳廣告已經覆蓋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了,線下的話有信用卡業務員各種掃樓或者是各大商場,大型活動、地鐵、機場廣告牌等,而線上更為瘋狂,各大支付平臺推廣宣傳(支付寶、微信財付通等)、各大直播平臺APP推廣宣傳(抖音、騰訊視頻等),更可怕的是連現在用的移動手機號碼都每天都收到一兩條某某銀行的信用卡廣告;基本上有用戶流量的地方一定有信用卡宣傳廣告,真正做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

除了上述線上線下的推廣方式之外,信用卡開卡數劇增的背後也離不開各大行大手筆的佈局文化娛樂創業產業,其中請明星代言信用卡宣傳,基本上抓住的群眾追星的效應,間接的推廣作用,或者是一些動漫,遊戲、影視劇等人物的定製卡片,基本上把信用卡以“商品”的形式推廣開來。從而導致部分持卡客戶出現“為了某人明星,某個動漫人物、某人遊戲人物”而開卡。

在各大銀行絞盡腦筋的推廣信用卡業務的同時信用卡不良貸款,惡意逾期抬升資產不良、個人金融信息資料安全性隱患也在悄然增加。如近日附有信用卡“黑馬”之稱的浦發銀行推出了一則“風險通知書”刷爆了信用卡圈,也預示著信用卡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不良資產等問題也在出現。

信用卡髮卡量劇增的背後:銀行的花式營銷

該風險公告主要提示信用卡推廣所衍生出信用卡詐騙問題,別看這三條公告簡簡單單,實際隱藏問題很大,在各大銀行氾濫般的推廣信用卡時,不排除部分開卡銀行是沒有考慮過客戶群體的實際問題的,對客戶基本使用情況瞭解的不夠透徹的,實際上,信用卡開卡銀行對初次用卡客戶的用卡教育方面的投入比較少,一定程度上導致客戶“被收費”的情況出現。例如:部分客戶本是為了“某個遊戲角色”而開卡時,連信用卡使用基本情況不瞭解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年費,逾期,還款方式,取現方式”等問題。而當你發生了欠費等銀行需要收費問題的情況下,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才會正式的去了解你的情況告誡你用卡習慣。

浦發銀行信用卡發佈這則風險報告,也在暗示著信用卡開卡劇增的背後是銀行花式營銷,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問題,雖然信用卡給我們生活帶了不少便利,但不排除短時間內經濟超預期下行導致資產質量大幅惡化、存款成本快速抬升的風險;所以各大信用卡開卡行,對用戶的用卡教育與用卡習慣應負有督導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