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鏡頭」茵萊湖獨特的捕魚方式

「緬甸鏡頭」茵萊湖獨特的捕魚方式

茵萊湖獨特的捕魚方式

「緬甸鏡頭」茵萊湖獨特的捕魚方式

一早從蒲甘出發,今天要翻越緬甸中部的高山,進入撣邦高原的良瑞盆地茵萊湖。大概是連續幾天的早起,睡眠不足,車上聊天的時候,香港的攝友“太陽最紅”將茵萊湖說成了“萊茵河”,將緬甸的曼德勒說成了“曼德拉”,於是我們在車上又到歐洲、南非旅遊了一圈,整個車廂嗨翻了天,睡意雲散。

茵萊湖海拔約1000米,為緬甸第二大湖,三面高山環繞,炎熱的夏季這裡是避暑勝地,冬季卻如沐春風,近一百平方公里的浩瀚湖水讓湖區上空飄滿了升騰的雲霧,黃昏時分,雲蒸霞蔚,墨綠色的水波翻滾,頗有些緬甸國旗的韻味。

「緬甸鏡頭」茵萊湖獨特的捕魚方式

茵萊湖一帶居住著大約一萬多戶居民,大部分屬於茵達族,散居於湖邊的180多個村落中。湖中生活著20多種魚,水產資源豐富,因此他們主要以捕魚為主。在娘水鎮碼頭100元人民幣左右可以租一條船在湖區轉一天,看茵達族人原始的捕魚方式成為了茵萊湖旅遊最有趣的活動。

「緬甸鏡頭」茵萊湖獨特的捕魚方式

茵達族人從小練就的腳划船硬功夫,一隻腳站在小船甲板上,另一隻腳纏繞在槳上,並用手握住槳的上端,手腳和腰部同時發力,一搖一擺地就把船划起來了,有點像走路時的跛腳。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划船呢?華裔美女小鄧說,茵萊湖裡的蘆葦很多,只有站起來才能看到蘆葦下有沒有魚,腿比手更有力,能夠加快行船速度,同時解放雙手進行其他活動。

「緬甸鏡頭」茵萊湖獨特的捕魚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