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極爲嫌棄徐志摩濫情,卻比他還多結一次婚,到底誰更「渣」?

眾所周知,徐志摩和金庸是表兄弟。1931年徐志摩空難喪生時,金庸才7歲多。可幼小的金庸對徐志摩的印象可不大好:他拋妻棄子,誓做中國離婚第一人的故事廣為人知;他戀上有夫之婦,最後英年早逝的結局爭議極大。

這個表哥,是家族中的異類,難怪他去世時,家人送去那樣的輓聯:司勳綺語焚難盡,僕射餘情懺較多。金庸雖小,可輓聯的大意他看得懂,大家對錶哥的評價和議論他都明白。

金庸極為嫌棄徐志摩濫情,卻比他還多結一次婚,到底誰更“渣”?

因此,金庸雖然對錶哥徐志摩的才情很欣賞,可內心深處卻對他的濫情之舉極為嫌棄。後來,在創作自己的武俠作品時,金庸隨手就“黑”了他這個表哥幾次:比如四大惡人中的老四雲中鶴(徐志摩曾經的筆名)、王語嫣的表哥慕容復、水笙的表哥汪嘯風、朱九真的表哥衛璧等等,這些身上存在重大缺陷、頗有爭議的人物,都或多或少有著徐志摩的影子。

金庸極為嫌棄徐志摩濫情,卻比他還多結一次婚,到底誰更“渣”?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累加,曾經那個極為嫌棄濫情之人的金庸,觀念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主要體現在他的婚姻上:1948年,金庸與杜治芬結婚,後離婚;1956年,金庸與朱玫結婚,生下2男2女;1976年,金庸向朱玫提出離婚,娶小自己29歲的林樂怡為妻,2人相伴至今。算下來,金庸嫌棄徐志摩濫情,卻比他還多結一次婚。

於是,很多人不淡定了,對徐志摩和金庸各種比較,發出了各種各樣的評價,結論是沒有最渣,只有更渣。那麼,當代文豪金庸真的像網友說的那麼不堪嗎?世上的事從來不是非黑即白,金庸的婚姻亦是如此。

金庸極為嫌棄徐志摩濫情,卻比他還多結一次婚,到底誰更“渣”?

第一段婚姻以分手告終,不是金庸的錯誤。

金庸的第一任妻子叫杜治芬,1947年兩人在杭州相識的時候,金庸23歲,杜治芬17歲。杜治芬長得非常漂亮,既有少女的芬芳,又明豔動人,朋友戲稱她為“杜四娘”,金庸對她一見傾心,她也被才華橫溢的金庸征服了。1948年,已南下香港為上海《大公報》工作的金庸和杜治芬,在上海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婚後杜治芬也跟隨金庸來到香港。

然而,這對才子佳人的感情沒有經受住時間的考驗。金庸追求夢想,渴望成就一番事業,公務繁忙,冷落了妻子;而杜治芬天生麗難自棄,進入香港電影圈後也和丈夫越來越疏遠,最後愛上了別人;後來兩人和平分手,辦理了離婚手續。

金庸極為嫌棄徐志摩濫情,卻比他還多結一次婚,到底誰更“渣”?

第二段婚姻成就了金庸的事業,卻也讓他身心疲憊。

1956年5月1日,金庸再次走入婚姻,他的第二任妻子叫朱玫。她畢業於香港大學,是一位外表秀麗典雅,內在獨立堅強,敢打敢拼、風風火火的事業型知識女性。兩人結婚三年之後,在朱玫的全力支持下,金庸就和沈寶新創辦了《明報》。

創業初期,很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金庸主要負責《明報》的文字審定工作,沈寶新主要負責《明報》的銷售工作,朱玫則成了一名新聞記者。無數個夜晚,夫妻二人一起加班,《明報》成為香港暢銷大報,朱玫功不可沒。

不僅如此,金庸的小說創作,在這一時期也取得了空前成就,他的武俠小說風靡華人世界,成為了武俠小說作家中的“武林泰斗”。地位、成就、金錢,很多東西隨之而來,金庸和朱玫名利雙收,他們兩人生育的4個孩子(2男2女)也一天天長大了,一家人的日子蒸蒸日上。沒想到,兩個人的感情卻在這時候出現了危機。

金庸極為嫌棄徐志摩濫情,卻比他還多結一次婚,到底誰更“渣”?

金庸個性外柔內剛,朱玫則是個女強人。一起創業的日子,他們尚能互相促進,形成合力,可分享成功的一刻,問題卻暴露了出來。兩人逐漸從意見不合發展到互不理解,從經常爭吵發到到互相傷害。

於是,婚姻裂痕越拉越大,金庸為此苦惱異常,身心疲憊。為了放鬆自己,工作之餘金庸便常常到報管附近一家餐廳喝咖啡,在那裡他遇上了一位年輕貌美、善解人意的女侍應生,一來二去,兩人之間生出了不該有的情愫。

事情被朱玫得知後,憤然提出離婚。兩個性格剛強的成年人,好合好散或許是最好結局,可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長子查傳俠此時恰好失戀,聽到父母要離婚的消息後,自殺身亡。金庸與朱玫無法接受這種巨大的喪子之痛,都覺得對方應該為孩子的死負主要責任,兩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終於無從化解。

沒過多久,金庸正式向朱玫提出離婚,但朱玫提出兩個條件:第一,要求金庸支付一筆財產補償;第二,金庸再婚後不能再有孩子。

金庸極為嫌棄徐志摩濫情,卻比他還多結一次婚,到底誰更“渣”?

第三段婚姻終於遇到知己,恩愛幸福相伴餘生。

金庸的第三任妻子叫林樂怡,也就是當年餐廳的女侍應生,認識金庸那年,她才16歲。好在兩人感情真摯,相戀多年後終成眷屬。婚後,金庸送她前往澳洲讀書,學成回港後,她便陪伴金庸到處旅遊和講學,並負責悉心照顧金庸的飲食起居。

一個人在感情世界裡最想要什麼?我想,“要一個對自己好的人”恐怕是最佳答案之一,而且年齡越大的人,越有這種需求。金庸一再追尋,終於在第三次婚姻中找到了理想伴侶。他享受林樂怡對自己的崇拜,享受林樂怡給予自己的精心照顧;林樂怡則樂於分享丈夫成功的喜悅,樂於做丈夫身邊小鳥依人的姑娘,對於金庸來說,這次婚姻應該是無憾的。

金庸是滿足了,可朱玫滿足麼?他們的孩子們幸福麼?顯然,金庸和徐志摩一樣,當對一份感情熱情消退的時候,當再次面對一份鮮活的、冒著熱氣的感情時,他忘記了自己的初心,選擇了隨波逐流。但如果就因此說,金庸要比徐志摩更“渣”一點,也許過分了。

金庸極為嫌棄徐志摩濫情,卻比他還多結一次婚,到底誰更“渣”?

徐志摩的感情經歷天下人盡知,主要有兩大渣點。第一,在張幼儀懷孕時,違背基本的道德底線,拋妻棄子,不顧一起追求林徽因;第二,被林拋棄後,又再一次違背愛情的底線,愛上了有夫之婦陸小曼,並最終導致對方家庭破裂。在此兩次過程中,徐志摩都突破了一個正常之人的底線,所以才有“世紀渣男”之稱。

金庸極為嫌棄徐志摩濫情,卻比他還多結一次婚,到底誰更“渣”?

反觀金庸在感情方面的所作所為,顯然,比徐志摩更能令人接受。因此,雖然比表哥多結一次婚,但顯然金庸要遠比他有分寸。如果非要說徐志摩和金庸在對待感情方面,誰更渣一點?金庸遠遠比不上他的大才子表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