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工實力飛速增長 俄羅斯倒過來依賴中國 俄媒眼紅酸味十足

提起烏克蘭,相信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會是其作為前蘇聯主要的軍工產業基地之一,繼承了龐大的遺產。同時利用這些遺產,這些年來烏克蘭與中國展開了廣泛的合作,為我國軍工技術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如UGT-25000燃氣輪機,其國產化版本目前被廣泛用於我國052B、052C、052D、055等大部分主力驅逐艦之上;瓦良格號航母則開啟了中國海軍的航母時代。

中國軍工實力飛速增長 俄羅斯倒過來依賴中國 俄媒眼紅酸味十足

此外,在蘇-33原型機T-10K基礎上,我國研製出了首款艦載機殲-15“飛鯊”;“野牛”氣墊船大大提升了中國登島作戰的能力;Kh-55空射巡航導彈被演化成長劍-10巡航導彈等等。有俄羅斯媒體近期就報道稱,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裡,中國從烏克蘭獲得了大量的技術轉讓和幾千名技術人員,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世界前三的軍事工業大國。

中國軍工實力飛速增長 俄羅斯倒過來依賴中國 俄媒眼紅酸味十足

甚至在俄羅斯並不擅長的軍工領域,例如航空、電子、飛機制造、戰術導彈、雷達、地對空導彈等諸多零部件供應方面,都不得不依靠來自中國的技術支持和產品供應。

當然作為曾經的技術、產品出口國,如今卻要反過來進口,面子上有點難看。所以俄媒最後又強行解釋稱:為何中國才能成為俄式武器零部件供應商?主要還是中國可以直接從烏克蘭獲得相應的組裝技術。

中國軍工實力飛速增長 俄羅斯倒過來依賴中國 俄媒眼紅酸味十足

可事實上是,烏克蘭作為一個老牌軍工國,確實在如航空發動機、大型運輸機等少數領域對我國還有所借鑑外。其餘如電子、雷達、飛機制造等方面,因為缺乏資金的持續投入,其實老本已經吃的差不多了,我國在這些方面早已超過。所以俄媒將“從我國進口軍工產品和獲得技術支持”強行解釋為直接從烏克蘭獲得“組裝技術”,更多的不過是在自我安慰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