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公婆的關係,就這四個字來形容!

我和公婆的關係,就這四個字來形容!

上週末,我們發佈了話題徵集:兒媳與公婆之間有趣、感動,又或是分分鐘會讓人炸毛的瞬間。數十位家長給我們留了言,說出了或許在心裡積壓已久的話語。好幾位家長在留言中表示:終於找到地方舒口氣!

在譜系家庭中,兒媳與公婆之間到底是怎樣的相處狀態?下面這些家長的留言,或許會讓你感同身受——

我和公婆的關係,就這四個字來形容!

我和公婆的關係四個字來形容:

一 地 雞 毛 。

@ 133****7382

我們的相處四個字來形容:一地雞毛。在孩子的教養問題方面,我認為孩子必須建立良好的規矩,而家公認為孩子就是要寵,他認為ABA是傳銷,不講人性,是訓動物的邪門歪道。

比如在吃飯方面。孩子有偷懶的本能,以前明明可以自己安靜吃飯,但因為餵過一次後就總要大人喂,我於是就不允許身邊的人餵飯,但只要孩子鬧著要喂,家公就會上手喂,被我阻止了,孩子一哭,家公就怪我弄得孩子哭……反正我每次給孩子立規矩,孩子只要一哭,家公就要過來插一腳,兩人堅持自己原則的結果最後就是孩子越哭越厲害……

@ 童*紅

一直沒跟公婆分開住,主要是為了工作忙的時候有人幫忙照看大寶,剛生完老二,更多的時候是婆婆在管大寶。

一天,在客廳邊看電視邊帶大寶的婆婆又在大聲斥責大寶去廚房淘氣,其實那段時間大寶是想去廚房學煮飯,可是婆婆嫌教他麻煩,每次都轟他,現在居然開罵。實再不忍,我抱著二寶阻止婆婆說:是你跟我說的有了老二,還是要更愛大寶一些。誰知她蠻不講理說我沒把孩子生好,溺愛孩子,教子無方,還擠兌我說她生的兒女從小沒有怎麼教照樣優秀,我生的再怎麼教育也不會有出息……什麼難聽的都講了,而我只能反覆提醒她:那是我和你兒子生的,不是撿來的。

六一兒童節後,大寶沒有去學校,我開始左手抱二寶,右手給大寶做示範教他寫字,一週以後他竟然能自己獨立寫字了,那一刻我抱著大寶喜極而泣,大手握小手教了三年一個字都不會寫,到了孤立無援的困境,竟然能自己寫了。

親愛的大寶,接下來的日子裡,媽媽抱著二寶也一樣能教會你洗碗、做飯、讀書……只要有媽媽,什麼都不怕。

@ 駱*香

寶寶兩歲之前奶奶帶的,帶過兩次回孃家,外婆一眼就看出寶寶和其他小孩不一樣,囑咐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看,婆家還嫌棄奶家人多事,一看就被確診了,爸爸辭職帶孩子康復,婆家人找藉口就溜了,不聞不問已經三個多月。

@ 菲

婆婆在小寶確診後就開始嫌棄孩子,用看待怪物的眼神看孩子,甚至一踏進我家就躲在大寶房間長時間不出來,拒絕和小寶說話。美其名曰:不懂ABA,怕說錯話加重孩子問題行為。但同時,對於我們安排的學習班,又找種種理由不去參加,最後在我的一再堅持下才去了一次,回家就說不舒服,從此以後再也不肯參加相關知識的學習。

孩子在我們的干預下一天天好起來,開始有認知,眼神裡有了光彩。終於有一天,孩子叫出“奶奶”這兩個字,婆婆這座冰山開始融化。她又開始時不時逗弄一下孩子,有一搭沒一搭地和孩子聊天。她覺得和樂融融,子孫繞膝;我覺得如墜深淵,心如死灰。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孩子是低功能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這句“奶奶”,她是不是永遠都不會在孩子的世界裡出現了?

在這次的徵集中,我們看到,因為公婆對自閉症的誤解,有一半的媽媽與自己的公婆存在矛盾,字裡行間滿是媽媽們的心酸與無奈。

但即使這樣,幾乎所有的媽媽都堅持著:不管怎麼樣,自己帶好孩子最重要。一位媽媽寫下了這樣的留言:

我和公婆的關係,就這四個字來形容!

婆媳關係不好處又怎樣?

只要我堅強,沒什麼不可能!

@ 仁丹

兒子去六院診斷那天,是第一個自閉症日。十年了,我帶孩子訓練期間,婆婆沒有給我們人力和財力上的幫助。我沒有怨過她,因為孩子是我和我老公的孩子,當我不期望她能給我幫助時,我就不會有怨言。我覺得我是堅強的,這麼多年一直自己帶孩子,又選擇生下了第二個孩子,只要我堅強,沒有什麼不可能。

我主動挑起過一次爭吵,那時剛一個人帶孩子在青島訓練一年半後回家,她給我打電話說,孩子的進步和我沒有關係,是她唸佛才讓孩子進步了。我當時沒有壓制住心理的委屈,和她大吵了一架。我的觀點是,不幫助我就請閉嘴,我一個人沒有問題。婆媳關係不好處又怎樣?你只要不花她的錢,不用她的人,你就是獨立的,自由的,你就是那個堅強的星媽。

所以當你覺得婆媳關係難處時,就改變你的觀念吧,她只是你老公的媽媽,如果她關心自閉症的孩子,她就是孩子的奶奶,如果她不關心,那她只是你一個親人,其他什麼關聯都沒有。自己帶好孩子就可以了。

當然,在另一半留言中,我們也看到了不少兒媳與公婆相互扶持、讓人動容的小故事。

一位60歲的婆婆分享了她與兒媳並肩作戰的經歷——

我和公婆的關係,就這四個字來形容!

只要我們婆媳一條心,

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

@ 王*萍

我們是去年4月5號去醫院,醫生診斷孩子有自閉傾向。當時孫子兩歲三個月,我和媳婦在公園痛哭,災難降臨了,咋辦?媳婦說要辭職,我沒同意,我說我來幫你們,就這樣,我帶孫子在機構干預,媳婦正常上班,下班就教孩子,早上五點起來忙工作,我們婆媳相互扶持,互相鼓勵。

一年多來,我先後學習了十多本干預訓練的書,還參加了國際研討會,在我和媳婦的共同努力下,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子終於在三歲兩個月叫我奶奶了!接著,三歲五個月開口說話,一個月後就能背兒歌,唐詩……我們婆媳沒有精力鬧矛盾,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干預好孩子,使孩子不斷進步,雖然後面的路還很長,我堅信只要我們婆媳一條心,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在最艱難的時期,有公婆的扶持鼓勵,媽媽們用自己的文字寫下了對他們的感激——

@ clove

得知我懷孕的時候,全家都很高興。那天我們一起去吃了火鍋,飯桌上不善言談的公公婆婆喜笑顏開,公公說他要換新車,給孫子坐。孩子出生以後我和婆婆一起帶,產假結束白天我去上班就由她帶,對待孩子的愛和付出,她一點都不比我少。

今年孩子三歲了,醫生診斷說自閉症,我和老公不相信,回到家裡重新審視這件事,親自跟孩子互動觀察,他答非所問自言自說,我才終於認清現實,那一刻我淚如雨下,頓時覺得天旋地轉、走路都輕飄飄的。婆婆也跟我一樣痛心,但她說:“不論如何,永遠都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盡人事聽天命,從那天起我們開始對孩子實施干預,離開家去外地帶孩子做干預的那天,我出門前看著熟睡的小兒子,趴在被子上心痛地哭,我婆婆說:“趕緊走吧。”就讓我們出了門。

我不怕累,不怕辛苦,可是分離真的好心痛。願我們一家能早日團圓,不再受分離的苦。公公婆婆,謝謝你們待我這麼好,永生永世難以忘懷。

@ 朱*初

孩子有中輕度自閉症,干預到6歲多,因自閉多動,怕被小區配套的小學拒收,而選擇入讀戶口地村小學。

學校在婆婆家旁邊,由孩子奶奶和爺爺中午、下午接回,管吃管背書。剛上學時,孩子各種情況,奶奶在學校門口被村婦、同學的家長指著說她孫子是傻子,影響他們家孩子上學,也學不到什麼,該送培智學校等。當時奶奶哭了,她是一名沒文化的農村老人,但心地善良,從沒嫌棄過孫子,她從沒認為孫子有問題

管好午餐午睡,下午放學,帶著孩子逛公園,逛超市購物,走村內各種街道,與人接觸,交流。入學這三年,孩子在二老人的照顧下,現在行為、情緒、語言表達、人際交流都很不錯。學習也上心了,感謝他們!

@ 謝*曉

我公公是他所在領域的專家,平時也挺喜歡玩的,很典型的在家啥活都不幹的人,可是因為我們上班,64歲的他每天帶著孩子去機構干預,風雨無阻,因為孩子的刻板行為,現在去上任何課只讓爺爺送,爺爺也承擔起家裡最重的工作。和之前比起來,爺爺的變化特別大,任何時候都以孩子的干預為先,雖然爺爺不善表達,都是默默的把事情做了,我是真的非常感謝他。

@ 楊*

孩子兩歲醫生診斷的是百分之八十可能自閉症,因為小齡先給發育遲緩的結論,然後我就開始帶著孩子在省城各種找培訓機構。

這時候孩子爸剛提離婚,婆媳關係也緊張。為了孩子,我開始跟婆婆溝通孩子的情況,讓她明白,孩子這樣不是誰的錯,必須重視,可能得負擔一輩子……文盲婆婆不知懂了多少,反正少了很多譜系家庭不必要的互相埋怨,非常配合我們帶孩子到省城開始訓練。

這期間我們鬧過矛盾,也為孩子細微的進步一起開心。為了孩子,我們的目標始終是一致的。經過近四年的干預,孩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我非常感謝我的公公婆婆,孩子爸,還有我自己。雖然誰也不知道有怎樣的未來等著我們,惟願每個譜系家庭都能同心協力,幫助孩子取得進步。


鄒小兵教授曾在《小明的一天》裡說過:

“在自閉症孩子的訓練當中,媽媽不高興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媽媽的不高興,來自於自身的壓力,還有丈夫的不關心、家人的不理解,以及對孩子未來的擔憂。但全家人都團結一致,是我們訓練成功的保障。當全家團結一致,媽媽即使干預孩子身疲力竭,也心甘情願。”

兒媳與公婆之間的關係,是譜系孩子生態環境裡非常重要的一環。雖然矛盾不可避免,但我們依然希望每個譜系家庭都能在困境中堅持共同的目標,互相扶持、共同奮進。

那麼,我們該如何建立起包括兒媳/公婆之間的融洽的家庭關係?“大米和小米”的《給自閉症家庭的15個小貼士》一文,或許對你有幫助!

加入大米和小米QQ群

一起分享討論

我和公婆的關係,就這四個字來形容!

兒童成長中心值班手機

深圳 13682646196/18938044894

上海 18516618207/18521556705

廣州 18620202651/186202026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