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安徽合肥有一支40個自閉症孩子組成的足球隊嗎?

前言:

我們經常談論融合,但說得最多的是教育的融合,強調孩子和同齡人共同生活和學習,其實融合不僅僅侷限於此,它伴隨著特殊孩子的一生,凡是需要和普通人打交道,就需要融合。

今天我們所要呈現的是融合的另一種可能,它承載的形式不是一所學校,不是一個社區,而是一支足球隊,一支由安徽合肥自閉症家長為孩子們組建的足球隊——雨人足球隊(名字取自電影《雨人》)。

“什麼會給自閉症孩子選擇足球這種形式?”“在足球運動中孩子發生哪些變化?”“又是怎麼在足球運動中實現融合的呢?”……

他們到底是怎麼踢球的?

帶著這些疑問,“大米和小米”採訪與足球隊的組建者合肥春雨心智障礙者家長支援中心副理事長鬍曉花,參與的家長,以及足球隊的教練和志願者們——

你能想象安徽合肥有一支40個自閉症孩子組成的足球隊嗎?

“我敢和黑人哥哥牽手”

1

“足球,實在是太適合我們孩子啦”

2018年6月13日,合肥工業大學的足球場,一場學院級足球賽開賽在即。在媽媽們的安排下,22個自閉症孩子將作為球童和運動員們一起出場互動。

站在6歲的自閉症孩子涵涵面前的是一位來自非洲的大哥哥,從未接觸過黑皮膚人種的孩子們有些緊張,甚至害怕,有一位孩子甚至一言不發地跑開了,但是涵涵沒有,他鼓起勇氣試探性地牽了牽黑人哥哥的手,確定安全之後,和其他孩子一樣與面前的哥哥友好互動起來,為他加油,為比賽助威。

涵涵的表現良好得到了大家一致鼓勵,與去年開始接觸足球時大哭大鬧的他簡直判若兩人。

“為什麼這世界上所有人都能享受足球帶來的喜怒哀樂,而自己的孩子就不行呢?”合肥春雨的副理事長,也是自閉症孩子媽媽的胡曉花是最初提出給孩子們組建足球隊的人。

“足球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專業球員,而是為了讓孩子能享受到運動的快樂,也是為了讓孩子跟社會跟更多的人有接觸。”

她想法很快得到了7位自閉症孩子媽媽的支持,涵涵媽表示:“自閉症譜系孩子最大的障礙就是社交,想要讓他學會社交,懂得和普通人配合,你就得給他創造條件,讓他和不同的人去進行接觸,學習理解其他人發出的指令;學會表達自己的意願,進行合作對抗等等。

相對於別的運動足球的活動空間比較大,可以進行多種指令活動,還有利於鍛鍊孩子的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實在是太適合我們的孩子了!”

於是她們一起湊了900塊錢給孩子置辦球服,然後請足球教練,申請到合肥工業大學的場地,招募志願者,一支足球隊粗具模型,胡曉花和家長們用自己熱愛的電影《雨人》為它取名“雨人足球隊”。

2017年2月,這支飽含著家長期許的足球隊在合肥工業大學足球場上開始了第一次訓練:7個小球員,8個家長,一個從沒接觸過自閉症的足球教練和幾個不知所措的志願者。

訓練才剛剛開始,孩子的哭聲已經是此起彼伏,隊長鬍曉花只得一邊為足球教練介紹孩子情況,一邊抱著哭得最兇的涵涵輕聲安慰,同時還不忘給志願者們分配任務……1個小時的足球訓練就在慌張凌亂中度過。

“第一次訓練結束之後,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件錯誤的事。可後來想明白了,就算是正常孩子去踢足球也會有哭鬧不適應的時候,更何況是我們的孩子呢?”

儘管如此,胡曉花和家長們還是決定咬咬牙把足球隊繼續辦下去。

你能想象安徽合肥有一支40個自閉症孩子組成的足球隊嗎?

“我們先把球擺好”

2

對待特殊孩子

就該用特殊“手段”!

或許是家長們的這份堅持打動了合肥工業大學足球隊的張教練,原本礙於人情才勉強答應訓練一次的張教練,決定“我再試幾節課,不行你們就去找別人吧。”結果這一試就再也離不開這些孩子了。

“我也有教練朋友來看過我們訓練,當他看到這些孩子的狀態就斷言,自閉症孩子不可能踢球。但我覺得這些孩子無非是表達接收能力差一點,注意力更分散些,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讓自閉症孩子學會踢球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現在訓練孩子們的目標並不是以參加比賽為基準,更多的訓練內容集中在基礎的鍛鍊,以及孩子對指令的遵從,對團隊合作意識的理解。

按照這個目標,雨人足球隊形成了1個教練帶10個孩子,10個志願者輔助的模式。訓練時,教練在前面下達指令,如果孩子不配合就由志願者來引導完成。

而且,為了適應特殊孩子們的特點,張教練還自創了一套三步走的訓練計劃:

⁕把足球基本動作的訓練延後,先注重培養孩子們對信號信息的接收、判斷和執行能力。具體就是通過口哨或手舉數字或不同顏色標誌盤發出指令,讓孩子接收信息並做出相應動作。

⁕把ABA的方法搬進球場,利用強化物引導孩子去模仿動作和接受指令。

⁕把足球中競爭與合作等核心理念慢慢融入進日常教學,讓孩子潛移默化的接受這些對他們來說難以理解的概念和規則。

沒想到張教練這套沒有經驗理論支撐,純靠經驗摸索出來的方法還真適合自閉症孩子們,技藝先放一邊不談,首先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極大提升,很多孩子一到週三就開始主動換上球衣,抱著足球和父母說:

“媽媽,我知道下午要去大學裡踢球,我喜歡和哥哥還有姐姐們踢球,我們早點去吧!”

孩子的興趣和熱情也鼓舞了張教練,有了方法之後他變得得心應手,也一直堅持了下來:“很多人不理解自閉症孩子,是因為他們沒有機會去了解,而我既然得到了這個機會,我就會好好珍惜它。”

你能想象安徽合肥有一支40個自閉症孩子組成的足球隊嗎?

“我喜歡志願者姐姐”

3

“我喜歡這裡的一切,

希望可以一直一直留下來”

雨人足球隊的每一個自閉症孩子都配有專門輔導的志願者,她們大多數來自合肥各大高校,秋瑤便是其中一位。

以前,在她的印象中,自閉症孩子只是不愛說話,喜歡封閉自己,只要自己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加上經驗一定可以和他們相處得很好。

但真正接觸了之後就發現自己錯了,無論她怎麼熱情,怎麼溫聲細語,怎麼耐心輔助,她帶的小球員涵涵都把她當做空氣一般,還一個勁地哭著喊著要去找媽媽時,秋瑤的內心真是無比崩潰。

但是涵涵媽卻主動找到秋瑤感謝她,還專門告訴她一些與涵涵交流的技巧:“儘量出現他們的是視線前面,利用強化物來進行引導……別看涵涵心在不怎麼理你,其實他有在慢慢認同你,只不過不知道如何表達罷了。”

涵涵媽的一番話讓秋瑤重新燃起了信心,之後的幾次訓練,秋瑤運用涵涵媽教授和自己另外學習到的一些技巧,成功的引起了涵涵的注意,並慢慢的跟涵涵有了交流。

久而久之涵涵已經習慣了這個小姐姐的存在,時常和媽媽說:“媽媽,我要和瑤瑤姐姐打電話,我和她說謝謝。”“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再去踢足球?我要給奶片讓瑤瑤姐吃。”

而秋瑤在與涵涵的相處中,也開始愛上了這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們,與他們在一起時是秋瑤最放鬆最自在的時刻,當她離開時她說:

“我喜歡這裡的一切,希望可以一直一直留下來,但生活總有一些無奈吧。涵涵就像我的親弟弟一樣,雖然以後可能很少有機會帶他踢球,但我還有更多的方式去陪伴他去幫助他!”

你能想象安徽合肥有一支40個自閉症孩子組成的足球隊嗎?

家長們漸漸放手

4

有一個特殊孩子,

但並不代表我要放棄自己的人生

孩子有一對一的志願者看管,教練也非常盡職盡責,那麼媽媽們在做些什麼呢?

媽媽們平時一天24小時都圍著孩子轉,現在每週三下午孩子們的踢球時間,正好成為她們發展自我興趣愛好的時間。

有些媽媽直接就在足球場的附近排練起了舞蹈,有些媽媽在一旁拿起畫筆畫畫,還有愛好拍攝的媽媽乾脆當起了球隊的專職攝影師,帶娃發展愛好兩不誤。

一天下午,涵涵媽媽在沉浸在舞蹈之中,遠處傳來涵涵的大叫聲:“媽媽,媽媽,我要媽媽!”一邊喊一邊地上打滾耍起賴來,和涵涵搭配的志願者姐姐無論怎麼哄也不管用。

但是在一旁練舞的涵涵媽手上的動作絲毫不停,甚至顧不上看孩子一眼,一心專注著自己的身姿和手中的扇子。過了兩分鐘,涵涵見叫不來媽媽也慢慢收起了淚水,在志願者和教練的幫助下站了起來,重新回到了訓練的隊伍當中。

“現在很多普通家長都非常嬌慣孩子,更別說我們譜系孩子的家長。但我的想法是,不管是什麼孩子,磕磕碰碰是很正常的現象,孩子鬧一些脾氣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如果孩子一哭一鬧我們家長的就擔心了,馬上就過去哄,把孩子這樣藏著掖著包著,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什麼好處,我們也會慢慢沒有了自己的生活。”

涵涵媽在外人看來有點“冷血”的味道,但其實她自己內心想的非常明白:我們是有一個這樣的特殊孩子,但並不代表我要放棄自己的人生。

你能想象安徽合肥有一支40個自閉症孩子組成的足球隊嗎?

“看我們的足球隊”

5

“看到我們的孩子可以通過足球與這麼多人接觸,

能在綠茵場上奔跑,

我們就很滿足了”

從2017年2月到2018年7月,雨人足球隊已經從剛剛開始的7個小球員,發展到了現在4個班40個小球員,有了4個教練和100名志願者。球員們最小的六歲,集中在6-12歲。

雖然球隊現在因為孩子能力以及足球比賽本身的複雜性的原因,還沒有辦法完成一場比賽,但是通過現在每週的足球基本訓練和團隊的意識培養,孩子們每天都在進步,經過一年的訓練,最棒的孩子是個8歲的小男孩,他已經可以和幼兒園小朋友踢球比賽了。

“我們努力的目標是讓我們的孩子組成一支足球隊和正常孩子來一場對抗,我們都知道這很難,但是沒有關係,就算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完整的完成一場比賽,我們的孩子在足球隊的訓練當中跟那麼多人有了接觸和互動,能在綠茵場上奔跑,我們就很滿足了。”

即便現在還無法像一支真正的足球隊那樣比賽,孩子們完成的可能僅僅只是一場比賽所需要的某些局部的環節,或者僅僅是“踢“,但孩子的改變,家長的信任,教練和志願者的支持,每一點都足以胡曉花更加堅定。

一支小小的足球隊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獲得了一份歸屬,孩子們找到了喘息,教練收穫了成就感,志願者們打開了新的視野,媽媽們得以喘息。

而這支足球隊一直以公益形式在做,所有經費都來源於贊助籌款,到今年夏天,資金已經嚴重不足,能維持的訓練次數已經不多。

“雖然我非常非常不願意,但是如果雨人足球隊真的到了什麼辦法也沒有了的那一天,我會選擇向參與的家長收費!”這是隊長鬍曉花想到的最後一步。

而支持足球隊的家長們也紛紛表示贊同,一起商量著能湊一點是一點,就連教練和志願者也找到發放補貼的人員表示不再領補貼,給孩子多幾次訓練的機會。

不管,雨人足球隊的未來奔赴何處,自閉症孩子與足球,與教練,與志願者的這場交匯都將是彼此生命美好的一筆。

只要堅持,未來孩子們總是會完整踢完一場比賽的。你信嗎?

我信。

採寫| 羲錚 編輯 排版| 春桃 圖|源自合肥春雨

加入大米和小米QQ群

一起分享討論

你能想象安徽合肥有一支40個自閉症孩子組成的足球隊嗎?

兒童成長中心值班手機

深圳 13682646196/18938044894

上海 18516618207/18521556705

廣州 18620202651/186202026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