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玩相機可不是一年兩年了 那年他挎著單反去拍地


這一年,SOHO中國董事長、聯合創始人潘石屹“轉型”攝影師拍的肖像照火了,他的頭條號幾乎平均每一天會發一位他拍攝的政企大佬、明星、家鄉人的肖像照片,有人點贊他對攝影的熱愛、勤奮和勇敢,也有人詬病他業餘生硬的用光技術、永遠姿勢一致而缺少對被拍者內心情感的捕捉,以及質疑其商業炒作行為,20萬一張照片混亂市場。

有公號這樣寫道:技術創意不是他的優勢,他的閱歷和經驗讓他擁有獨特看待事物的視角和觀點,這才是他的優勢,也是攝影最本質核心需要的。也有人說能拍到這些大咖,形成這個系列並拍下去就是他的優勢。數百億身價的他能“靜下心”來搞點自己的喜好,也是值得敬佩和鼓勵的。關於這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不做過多評價,只是展示一組我在2011年拍攝到他的一組圖片。

2011年,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內,離競拍開始還有半個小時,“手持”數十億來拍地的潘石屹出現在公共視野中,只見他一身輕鬆還挎著一部單反。潘石屹人比較和氣,有記者問問題,他就駐足回答。


潘石屹進門前與多名記者寒暄並回答問題。有人說潘石屹學拍照才幾個月,其實在1988年,他就買了第一部相機。那一年,25歲的潘石屹辭掉了機關工作,變賣全部家當南下深圳,那時他的身上只有80元。

進入競拍場前,潘石屹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號。

潘石屹在公眾視野中總是微笑模樣。

剛坐到座位上,潘石屹就按奈不住玩起了相機。他當時用得是尼康D3S,24-70鏡頭。潘石屹用尼康相機用了十多年,但在2017年的某一天,他開始改用佳能。那天他還特意在微博上發佈了改用的消息,“今天本人做出一重大決定...”,看得出他對攝影愛好的重視。

當天競拍的是北京市CBD核心區最後9宗地,進行第二輪的招標。除了潘石屹的SOHO中國,還有中信、萬科、萬通等18家知名企業,大家都忙著拍攝地塊文件,潘石屹好像“心不在焉”與記者對拍起來。

競拍開始,等候在場外的記者。有意思的是,當天建築規模為14萬平方米的Z11地塊,出讓底價為26.32億元,唯一參與競標的中信銀行、中信集團聯合體的報價也是26.32億元。

潘石屹走出競拍場,耿直的他對此直言不諱地表示:“這樣的精準報價,遇到‘神仙’了?”

眾多記者將他圍起提問問題。這時他肩膀上的單反相機不見了。

“發佈會”結束後,有記者追問問題,他也是邊走邊回答,他的單反相機出現在助理的手中。

潘石屹準備離開。潘石屹拍攝的很多照片拍賣後用於了公益,他的攝影水平有待提高,但從他每天堅持發照片,可以看出他對攝影的熱愛與心誠,並且通過作品來鏈接公益,也是值得鼓勵之舉。除了拍攝肖像,潘石屹的攝影題材也涉獵過新聞報道:2014年,潘石屹在首都機場高速公路拍霧霾時,遭到盤查,他亮出了人大代表證後趕緊快速地拍了幾張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