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羣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萬眾矚目之下,8月20日《如懿傳》終於開播了。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當天,原本週一並不更新的《延禧攻略》,突然宣佈第二次加更,以後都改為日更。這也意味著兩部講述“乾隆後宮”的古裝劇開始正面剛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未能佔得先機的《如懿傳》明顯被置於被動的境地,無論是美譽度還是點擊量上,《延禧攻略》都對《如懿傳》形成了碾壓的局面。

曾經網臺版權費合計達到13.5億元,創下電視劇出售版權費新紀錄的“劇王”品相也沒能顯露出來,片酬最高的主演周迅、霍建華面臨口碑“滑鐵盧”。

豆瓣6.5分,比7.1分的《延禧攻略》還要更低。劇情開篇的中插廣告、服化道、周迅聲音、米老鼠耳環都受到網友詬病。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其實,從天時、地利到人和,《如懿傳》都沒能佔據優勢。這兩年間,它經歷了太多波折,上星不成無奈網播,演員被爆天價片酬,三次審核未果,抄襲風波議論不停。

正當它一拖再拖時,晚於它開拍的《延禧攻略》卻悄然開播,初期缺乏宣發,卻憑著“爽劇”觀感、“黑蓮花”設定和各個人物鮮明的特色搶佔輿論陣地。

到偏重嚴肅“正劇”風格的《如懿傳》開播,被反襯得黯然失色。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迴歸到該劇的品質,《如懿傳》的失利很大原因在於,前2集並沒有給觀眾一個正面的第一印象。

42歲的周迅,依然有靈動的眼神、成熟的演技,但是卻唯獨少了青蔥歲月的少女感。很遺憾的是,少女如懿被網友拿來和扮作16歲的劉曉慶比較,感嘆“周迅老了”的聲音更是不絕於耳。

略帶發腫的臉加上特色鮮明的煙嗓,實在是不能和十幾歲的少女相提並論。而且從灰調濾鏡的《延禧攻略》轉場到真實質感的《如懿傳》,網友也表示一時間難以接受。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從人設上看,因為《如懿傳》人物和《延禧攻略》是恰好反著來的,印象裡乾隆還在和富察皇后相濡以沫,後一眼卻是乾隆和如懿青梅竹馬,兩相牽絆。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曾經的正面人物變成大反派,曾經的大反派現在被髮掘出善良的一面。

看兩部劇時感到“串戲”,是網友們最直觀的感受。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富察皇后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魏嬿婉

其實,3億投資,“大製作+明星雲集+大IP”的《如懿傳》真的有那麼“不堪”嗎?並不然,只是放在這個節骨眼上,它的瑕疵被無限放大,便成了有些網友眼中的眾矢之的。

看過少年版如懿和乾隆這段劇情後,如懿在烏拉那拉氏姑母落得淒涼下場之後,後宮嬪妃紛爭也逐漸拉開。可以說《如懿傳》的正文才逐漸拉開,作為《甄嬛傳》的續集,其風格一脈相承。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畫質依然精良、演員演技也挑不出大毛病、有遊刃有餘地獨唱,也有相得益彰的合唱,在宮廷劇的列表裡,《如懿傳》算是不錯的一款。

但是,正是因為和套路化的宮廷劇過於相似,後宮紛爭、妃子爭寵、繁衍子嗣,在《如懿傳》裡也很難看出新意。作為一部以“如懿”為女主的大女主劇,其男女平權的女性崛起思想倒是值得關注。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它更像是一部“清宮帝后婚姻圍城”,如懿和乾隆從青梅竹馬、心意相通到坐擁天下、感情破裂,婚姻的“悲劇性”貫穿始終。

所以,無論是鏡頭裡青櫻被禁足潛邸,皇帝送她《牆頭馬上》,後來皇上卻有了新歡樂女納為答應。還是在殘酷的後宮爭鬥冷對中,溫婉守禮的皇后送給如懿避子手鐲,這場戰爭的淒涼感和對於女性的悲憫也充斥其中。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這就意味著,《如懿傳》和《延禧攻略》的不同,對比於開掛女主、段子手皇帝的“爽文”格局,《如懿傳》就顯得過於嚴肅清冷了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從翹首以盼到遭到群嘲,《如懿傳》究竟做錯了什麼?

其實,如果觀察最近的現象級劇集,《延禧攻略》、《香蜜沉沉燼如霜》都做到了打破常規,讓觀眾感受到“心裡爽”“戀愛甜”的“爽感 ”。

而即便是服化道突出、畫風細膩,但節奏偏緩、略顯燒腦的《天盛長歌》,就明顯有很多人耐不下心,產生一種“我知道你好,但我不想看”

的心理。

所以,如果想讓觀眾看得“真香”,《如懿傳》恐怕還要費一番功夫。待《延禧攻略》完結之後,《如懿傳》能否綻放出屬於它本身的光彩,尋求表達和娛樂間的平衡,期待它的逆風翻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