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廢紙機會來了

去年開始,國內廢紙身價就不斷攀升,如今又迎來了新機遇。近日,商務部公佈了經調整的《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徵關稅商品清單二》,從8月23日12時01分起,對廢紙在內的固體廢物美國輸華商品加徵25%關稅。這將大大動搖美國廢紙在中國進口廢紙版圖中的地位。進口廢紙量不斷萎縮,國內也在加急建立廢紙回收行業規範,提升國產廢紙利用率。

國廢取代美廢成造紙主力

在我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華泰紙業的料場裡,從前堆滿了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美國廢報紙,但如今國產廢紙成了主角。

除了新聞紙,包裝用紙的主要原材料也是廢紙。美廢此前一直受到國內造紙業的青睞。但今年,進口廢紙量出現了大幅下跌,僅上半年我國廢紙進口量同比就下降了52.2%。

這背後,是我國整治“洋垃圾”的決心。去年12月,新版《進口廢物管理目錄》正式實施,未經分揀的廢紙從限制進口調整為禁止進口。今年3月起,申請進口廢紙許可的加工利用企業需要滿足更高的門檻要求。5月4日起,海關對來自美國的廢物原料實施100%開箱、100%掏箱檢驗檢疫。監管的一步步加碼使得廢紙進口量不斷下跌。

一直以來,美廢在中國進口廢紙版圖中影響重大,據海關統計,2017年美廢佔中國廢紙進口量的比重約為45.5%。但隨著8月23日對美廢加徵關稅的實施,美廢的競爭力將大幅削弱。

據紙業聯訊統計,目前,我國進口的美廢報價多在每噸300美元左右,加徵25%關稅後,造紙廠的採購成本每噸將增長70美元左右,將與優質的國產廢紙價位基本持平。

紙價或迎新一輪漲價潮

隨著進口廢紙大幅減少,國產廢紙的爭奪戰早已拉開帷幕。但國內的回收行業還未建立起規範化的體系,回收效率並不高,這讓國產廢紙有些供不應求。

華泰紙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原材料不足,今年的新聞紙生產量比去年減少了一半。

對廢紙的爭奪戰推動了廢紙價格大幅上漲。今年5月,廢紙價格達到了歷史峰值。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兩週,國產廢紙價格可能還會上漲20%左右,成品紙也有可能迎來新一輪漲價潮。

最近,新書價格攀升的消息在網上傳得火熱,“開卷信息”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書平均定價88元,在2017年的水平上上漲近13元,漲幅增速明顯增加。有出版社解釋了漲價背後的原因——紙張、人工、物流成本飛漲,讓圖書定價不得不漲。

不同於原材料依靠廢紙的包裝紙、新聞紙,圖書出版所用的文化紙對質量要求更高,由純木漿製造。一家造紙廠介紹,從去年秋天開始,文化紙就開始大幅漲價,從之前的每噸5800元漲到了7000元以上。漲價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際木漿價格普遍上漲。

記者注意到,財政部8月3日發佈了600億美元的加徵關稅清單,其中,對木漿加徵5%關稅,對生活用紙、特種紙、部分文化紙以及紙製品加徵20%關稅,不過這些產品還沒有出現在8月底首批加稅的名單中。

儘快提高廢紙利用率

一位造紙廠採購經理的朋友圈,幾乎每天都會發布新的廢紙收購價格,但價格變化並無規律可循,令人捉摸不透。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廢紙分會秘書長唐豔菊分析,國內廢紙價格的形成機制一直沒有建立,目前紙廠只能憑藉採購經理的市場判斷每天調整價格進行收購,根本原因是國內廢紙回收行業沒有準入門檻,規範企業由於環保、稅收、管理等各種成本遠高於無證經營者,因此在競爭中處於劣勢。

她建議,必須儘快建立國內廢紙回收行業規範,從土地、環保、安全、生產、工藝流程、質量管理各方面提出要求,為地方政府行業管理提供依據,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提高行業集中度,才能在進口廢紙政策調整的關鍵時期,保障國內廢紙的有效供應,穩定國內廢紙市場價格。同時,也要儘快建立國內廢紙質量標準,提高廢紙的利用效率。

記者瞭解到,相關行業規範有望儘快出臺。據悉,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承擔的《廢紙分揀加工行業規範條件》已經提交有關政府主管部門。此外,《綠色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設管理規範》也已經通過專家評審,預計年內發佈。這將推動回收、造紙、包裝、終端用戶間建立對話合作機制,助力紙價迴歸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