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老公也開始養豬!那些跨界搞養殖的大佬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近日有報道稱,趙薇丈夫黃有龍於今年4月辭去順龍控股董事會主席職位,沉寂數月後再出發,在一家新成立的香港公司擔任唯一董事,而該公司與從事"養豬業"的潤民集團關係密切。

資料顯示,黃有龍新加入的公司名為豬連必和集團有限公司。深圳豬連必和,主營業務包括農作物的種植技術開發,飼料、獸藥的技術開發,農副產品儲存及運輸設備的技術開發等。

這家公司還運營了"互聯網+養豬"預定交易服務平臺八戒王國online。在該平臺上,用戶不僅可以在線購買豬肉產品,還可以購買養豬相關理財,部分產品年化收益高達10%。

是的,資本市場喜歡平臺,他們更看重產業延伸和無限可能性。

黃有龍和趙薇能否在養豬業開拓一片天地尚未可知,畢竟這些年有太多明星企業家跨界農業,但是以下幾位前輩的跨界經歷,或許能帶來一些思考。

趙薇老公也開始養豬!那些跨界搞養殖的大佬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1

丁磊“味央豬”:

吃自助餐、吹空調

從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作為宴請互聯網半壁江山的菜餚高調亮相,再到三頭網易味央黑豬正式亮相網易考拉黑五大促,實現半頭豬競拍價格超10萬元仍受追捧。從過去的十一月起,丁磊和他的“丁家豬”吸足了各界眼球。

丁磊養的豬,待遇極高,住的地方有不同的功能區,還有空調,排便都是用抽水馬桶,吃自助餐、喝天然礦泉水,通過科學的管理,規範化的豬舍設計,實現了六個人管理兩萬頭豬。

網易還在它們的豬身上安裝了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各種數據。丁磊為了證明豬肉的安全,更是準備將整個養殖過程公開,將從育種到屠宰上市的整個養豬過程直播給公眾看。使得其產品能夠精準溯源,供消費者隨時查詢,即便是肉製品也可以找到來自哪一頭豬。

所以說丁磊養豬,絕對是養殖界的一個新標杆,標準化、規範化的養殖模式是值得養殖戶學習的。近年來隨著O2O模式的發展,網易更是開啟了線下實體店,網易豬肉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目前亦是處於準備上市階段。

2

劉強東“跑步雞”

每天跑足百萬步

作為一名“農村娃”,幫助家鄉脫貧一直是劉強東的心願。近日,劉強東曬出“京東跑步雞”的扶貧項目計劃,利用自家電商平臺助力老鄉脫貧。京東免費為貧困農戶送出雞苗,拿到雞苗後,農戶可根據京東的指導進行飼養,達到京東生鮮驗收標準後,即可在京東平臺售賣,實現增收。

京東每隻跑步雞的生長週期為160天左右,體重為三四斤,比市面上普通肉雞的養殖週期長了不少。此外,跑步雞還能享受到每週三次的應季水果蔬菜“零食”,每個雞舍內都配備了實時攝像頭,以便對跑步雞的生長過程進行全天候監控。

目前這些跑步雞在京東的最低售價為128元每隻,另外還有168元和188元不同重量的規格。

京東推出的跑步雞項目的背後,實則是農村電商的生意經,在跑步雞項目上,京東採取了合作社模式,金融提供貸款,生鮮提供產銷服務。

目前的數據顯示,跑步雞項目可使農民每戶增收超3000元,累計幫助近3萬戶家庭、超10萬人增收。

3

馬雲“人工智能豬”:

設立檔案,疫情預警

今年初,阿里巴巴宣佈: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合作,開展人工智能養豬,項目投入的費用將達數億。兩年後,馬雲養的豬,數量將達到1000萬頭。

根據介紹,馬雲利用阿里雲養的豬,將使用全流程的人工智能技術,包括視頻圖像分析、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物流算法等。

比如每一頭豬從出生之日起就有自己的檔案,能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豬的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頻率和軌跡等數據,都將被AI所採集和分析。如果一隻豬長臥不起,那人工智能就會判斷它是懷孕還是病了,提醒人工及時介入,如果只是豬想偷懶,飼養員就會讓它多走走,以免影響料肉比。豬的體溫和和咳嗽聲一旦出現異常,就會被紅外測溫技術和語音識別技術分辨出來,第一時間做出疫情預警。

跨界成功案例俯拾皆是,失敗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2011年初,口碑網李治國和幾位好友一起投資成立了一家農業公司“田園居”,開始養土雞;5000多隻雞養了半年就直接上市銷售,無差異化和自身優勢的產品,最後以倒閉結束,再無後續報道。

還有2014年,噹噹網CEO李國慶花費1億元在內蒙古建立了養羊基地,圈地養羊為推自有品牌‘噹噹羊絨’做準備。”但是高端定位並不符合互聯網迅速發展下,大眾的需求,前期投入資本過多,資金鍊斷裂,最後消失匿跡,噹噹網也被海航收購。

明星企業家跨界養殖業,有的是情懷使然,而更多的是被農業所蘊含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所吸引。他們帶來的資本和人脈不可複製,但是作為傳統企業,如何把握自身優勢,緊跟政策,著重品牌化打造、溢價提升、精細化操作、互聯網服務化等等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和思維方式,無疑能夠給當下的農業、畜牧業發展帶去更多的啟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