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平衡是風水的根本

陰陽平衡是風水的根本

在很多地方,一家人幾代得的都是同一種病,例如:胃病,祖傳幾代都是胃病,胃癌、食道癌、腸癌等消化道方面的疾病;有些是心臟病,血壓高等,大人小孩都是;有些人家孩子生下來就有殘疾,或者啞巴、六指等等,通常人們都把他們歸結為遺傳病,其實是不太準確。

現代社會中因為住房比較緊張,高樓大廈林立,風水顛倒比比皆是,導致很多現代病,例如憂鬱症,早熟,自殺,精神緊張而患上各種疾病,痛苦不堪。很多企業家英年早逝,令世人嘆息!

有一句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啟示我們是因為當地的環境造就了各方面的優缺點。例如:為什麼有些地方叫將軍縣,出了數百位將軍,有些地方出狀元,有的地方出名醫,其實,都是因為環境所造就的。

以上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風水,一陰二陽三八字,陰陽風水才是導致我們各方面問題出現的真正原因。

風水講究的是陰陽五行的平衡,和中醫所講的“金、木、水、火、土” 陰陽五行學說一脈相承,都來自我們祖國古老的易道,講究: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它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最基本的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五種物質相互資生、相互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這種學說對後來古代唯物主義哲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如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協助下發展起來的。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

《黃帝內經》是古代最著名的一本醫學著作,《內經》非常重視陰陽五行,它認為人體結構的各部分不是獨立的,互相相屬、互相連繫就形成了人體的生理和病理,人體五臟的生理病理,又和世間各種事物,包括四季氣候變化、個人精神狀態等息息相關,而根據五行生剋的關係,人體內臟感官也會互相制約,如金克木、水克火,故肝病死於庚辛日,心病發壬癸日等等。

那麼五行的含義是什麼呢?五行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方位,二是屬性,三是人體部位。

組成五行的有天干、地支與八卦。

(一)、天干地支配人體

1、 十天干與五行四時方位

甲乙東方木值春,丙丁南方火值夏。

庚辛西方金值秋,壬癸北方水值冬。

戊己中央土值四季

2、十二支五行四時方位

寅卯東方木值春,巳午南方火值夏。

申酉西方金值秋,子亥北方水值冬。

辰戌醜未四季土值四隅。

天干配人體 地支配人體

天干 身體 臟腑 地支 身體 臟腑

甲 頭 膽 子 耳膀胱

乙 肩 肝 醜胞肚三焦

丙 額小腸 寅 手 膽

丁 齒 心 卯 指 肝

戊 鼻 臂 辰 肩胸 胃

己 面 髀 己 面齒 小腸

庚 筋 大腸 午 眼 心

辛 胸 肺 未脊椎 脾

壬 脛膀胱 申 經絡 大腸

癸 足 腎 酉 精血 肺

(二)、八卦學說

八卦八個基本卦位:乾一為陽金,兌二為陰金,離三為陰火,震四為陽木,巽五為陰木,坎六為陽水,艮七為陽土,坤八為陰土

(三)、五行之間相生相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四)五行與身體

金主呼吸系統,土主脾胃,水主泌尿系統,火主心臟與血液,木主肝膽。

(五)陰陽五行平衡率

平衡是物質世界的永恆規律。

從自然界的物質世界到食物鏈,到人類社會,平衡法則無時不存在與各個角落,陰陽平衡就是易學博大精深的基礎。世界需要平衡,國家需要平衡,社會需要平衡,企業需要平衡,家庭需要平衡,每個人也需要各方面的平衡,就是我們社會提倡的和諧社會。

維護平衡,就是要求每種體系保持一種相對的平衡狀態,不穩定就是一種病,例如,木不平衡的時候,就易引起肝膽方面的問題,膽囊炎,膽結石,肝炎,乙肝,肝腹水,肝癌等等。

平時,在醫院裡我們看到的都是已經患病在身的情況,醫生只能對已經產生的病狀進行治療,不管治癒好壞怎樣,對於病人的精神創傷是難於癒合的。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我發現:越是好的家庭,其陰陽大多都是平衡的,越是貧困的家庭他們的陰陽都是顛倒的,好家庭出現問題是因為後天的陰陽風水發生了改變。例如,有人做到很大的官,突然會丟官破家;有的老闆因為以外導致破產,有的忽然得了重病。

從陰陽風水中我們都可以提前預測到很多家庭的疾病所在。如果我們從發現的日子就開始開變風水中的陰陽問題,許多疾病都是可以提前避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