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冷戰結束前夕的蘇聯軍力,常規力量一個月就可以推平歐洲

上世紀末,蘇聯解體。蘇軍這支讓西方膽寒的軍事力量也跟著轟然崩潰。在世界大戰離我們遠去的同時,也使廣大軍事同好們產生了疑問:蘇美兩國軍力孰弱孰強?今天就將兩國冷戰結束前悉的軍力做一個大盤點,上便於大家一論高下,上一期筆者介紹了冷戰結束前夕美軍的軍力,喜歡的可以點關注,去動態裡找到這篇文章,今天就詳細介紹一下冷戰結束前夕蘇聯的軍力。

詳細介紹冷戰結束前夕的蘇聯軍力,常規力量一個月就可以推平歐洲

蘇聯總兵力:約425.8萬人。

戰略火箭軍:28.7萬人,編為6個集團軍。

裝備如下:彈道導彈:SS-11(400枚)、SS-13(60枚)、SS-17(138枚)、SS-19(350枚)、SS-24(30枚)、SS-25(165枚)。合計1451枚。

詳細介紹冷戰結束前夕的蘇聯軍力,常規力量一個月就可以推平歐洲

陸軍:159.6萬人,編為14個軍區、4個駐外國集群。下轄:20個導彈旅、153個摩步師、53個坦克師、7個空降師、18個炮兵師、10個空降/特種突擊旅。

裝備如下:主戰坦克:T-80(3000輛)、T-72(10000輛)、T-64(9700輛)、T-62(11300輛)、T-54/T-55(19000輛)。合計53000輛。

詳細介紹冷戰結束前夕的蘇聯軍力,常規力量一個月就可以推平歐洲

重型坦克:T-10M(350輛)

輕型坦克:PT-76(1200輛)

裝甲偵察車:BPDM-2(3500輛)、BPDM-1(4500輛)。合計8000輛。

步兵戰車:BMP-1/-2(26000輛)

傘兵戰車:BMD-1/-2(2500輛)

履帶式裝甲輸送車:MT-LD(4000輛)

輪式裝甲輸送車:BTR-60/-70/-80(26000輛)

詳細介紹冷戰結束前夕的蘇聯軍力,常規力量一個月就可以推平歐洲

牽引式火炮:180mm炮(180門)、152mm炮(3500門)、122/130mm炮(約19000門)。合計超過22500門。

自行式火炮:203mm炮(200門)、152mm炮(5600門)、122mm炮(3200門)。合計9000門。另有少量的120mm自行式加迫炮。

火箭炮:各種型號合計7100門。

戰術火箭/戰術彈道導彈:SS-21(300部)、飛毛腿(630部)、SS-23(76部)、“蛙”系列(630部)。合計1636部。

高射炮:各種型號合計12000門。

反坦克導彈:多到無法統計。

反坦克炮:數量不明。

野戰防空導彈:SA-4(1350部)、SA-6(800部)、SA-8(900部)、SA-9(425部)、SA-11(250部)、SA-12(45部)、SA-13(930部)。合計4700部。

便攜式防空導彈:SA-7(18500具)、SA-14(2500具)、SA-16(3500具)。合計24500具。

詳細介紹冷戰結束前夕的蘇聯軍力,常規力量一個月就可以推平歐洲

攻擊直升機:Mi-8(340架)、Mi-17(290架)、Mi-24(1420架)。合計2050架。

勤務/運輸直升機:各種型號合計2450架。

防空軍:50.2萬人,編為5個集團軍。裝備如下:防空戰鬥機:Mig-21(45架)、Mig-23(900架)、Mig-25(350架)、Mig-31(250架)、Su-15(500架)、Su-27(160架)、Yak-28(20架)。合計2225架。

防空導彈:SA-1(1600部)、SA-2(2400部)、SA-3(1000部)、SA-5(2000)、SA-10(1500)。合計8500部。

反彈道導彈:合計100枚。

詳細介紹冷戰結束前夕的蘇聯軍力,常規力量一個月就可以推平歐洲

空軍:44.8萬人。

裝備如下:轟炸機:Tu-95(175架)、Tu-160(20架)、Tu-26(175架)、Tu-16(140架)、Tu-22(120架)。合計630架。

戰鬥轟炸機:Mig-29(180架)、Mig-27(855架)、Su-17/-20(810架)、Su-24(830架)。合計2785架。

攻擊機:Su-25(225架)。

戰鬥機:Mig-21(260架)、Mig-23(800架)、Mig-25(25架)、Mig-29(500架)、Su-27(110架)。合計1695架。

運輸機:An-12(125架)、IL-76(385架)、An-22(55架)、An-124(12架)。合計577架。

海軍:43.7萬人。

詳細介紹冷戰結束前夕的蘇聯軍力,常規力量一個月就可以推平歐洲

裝備如下:彈道導彈核潛艇:颱風級(5艘)、D-4級(5艘)、D-3級(14艘)、D-2級(4艘)、D-1級(18艘)、Y-2級(1艘)、Y-1級(15艘)、H-3級(1艘)。合計63艘。

常規彈道導彈潛艇:G-2級(6艘)巡航導彈核潛艇:奧斯卡級(5艘)、P級(1艘)、C-2級(6艘)、C-1級(10艘)、E-2級(28艘)、Y級(4艘)、E-1級(5艘)。合計59艘。

常規巡航導彈潛艇:J級(16艘)攻擊核潛艇:阿庫拉級(4艘)、賽拉級(3艘)、A級(5艘)、V-3級(23艘)、V-2(7艘)、V-1級(16艘)、N級(12艘)、Y級(12艘)、H級(6艘)。合計88艘。

常規攻擊潛艇:K級(12艘)、T級(18艘)、F級(39艘)、R級(3艘)、W級(45艘)。合計117艘。

詳細介紹冷戰結束前夕的蘇聯軍力,常規力量一個月就可以推平歐洲

航空母艦:基輔級(4艘)直升機母艦:莫斯科級(2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基洛夫級(3艘)導彈巡洋艦:光榮級(3艘)、卡拉級(7艘)、克列斯塔I級(4艘)、克列斯塔II級(10艘)、肯達級(4艘)。合計28艘。

火炮/指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4艘)。

導彈驅逐艦:現代級(10艘)、無畏級(10艘)、卡辛級(17艘)、基爾丁級(3艘)合計40艘。

驅逐艦:科特林級(8艘)、快速級(4艘)。合計12艘。

導彈護衛艦:克里瓦克I級(21艘)、克里瓦克II級(11艘)。合計32艘。

輕型護衛艦:科尼級(1艘)、里加級(25艘)、格里莎級(59艘)、米爾卡級(18艘)別佳級(28艘)、PII級(8艘)。合計139艘。重型導彈艇:毒蜘蛛級(34艘)、納奴契卡級(30艘)。合計64艘。

導彈艇:黃蜂級(70艘)、蝗蟲級(1艘)、蜂王級(15艘)。合計86艘。

船塢登陸艦:伊萬.戈羅夫級(2艘)坦克登陸艦:蟾蜍級(24艘)、鱷魚級(14艘)。合計38艘。

中型登陸艦:北方級(36艘)水雷、獵潛、巡邏、魚雷艇合計220艘。

人員、車輛用氣墊登陸艇合計140艘。

海軍陸戰隊:1.26萬人。海軍航空兵:6.8萬人,配備固定翼飛機739架、直升機300架。

詳細介紹冷戰結束前夕的蘇聯軍力,常規力量一個月就可以推平歐洲

龐大!泰山壓頂之勢!這是我們對蘇聯軍力的第一感觀,尤其是其陸軍,5萬多輛坦克!比很多國家軍隊的人數都多,這5萬輛坦克就是隻用履帶碾也把西歐推平了。不過型號繁多、新舊混雜也是蘇軍裝備的一大特點。但如今隨著蘇聯的解體,蘇聯的鋼鐵洪流一去不復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