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爲什麼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反對貿易戰?

中產委研究部發布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反對貿易戰?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

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數月有餘,美方的訛詐不斷升級。中美貿易摩擦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面臨的最大變數,更為世界經濟復甦埋下隱患。日前,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接受中國財富網專訪,就當前中美貿易的熱點問題做出解讀。

美國以粗暴方式解決問題適得其反

魏建國分析,中美貿易摩擦已持續五個月,美方的訛詐金額不斷升級,從500億美元到2000億美元,甚至包括將來所謂的5000億美元,商品也從塑料製品、日用消費品等擴大到汽車、煤炭、液化氣和電子產品等。美國以極高壓和粗暴的方式來處理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矛盾,顯示了其無知和焦慮,且表明其已明顯亂了章法。從目前的情況看,上半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同比擴大了9%,突破了1857億美元,預計到年底,貿易逆差還會進一步擴大。

相反,中國顯得更為沉著冷靜,一方面,對美國言而無信、反覆無常的做法多次給予嚴厲指正,另一方面,在貿易戰中也非常重視保護本國企業,將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從最新數據看,中國7月出口同比增長12.2%,進口同比增長27.3%,受進口增速加快的影響,貿易順差縮窄至280.5億美元,說明中國外貿穩中向好勢頭得到鞏固。

美國搞錯了對象、用錯了武器

美國挑起貿易戰,到底錯在什麼地方?魏建國解釋有兩點,第一是貿易戰的對象搞錯了,美國發動貿易戰最直接的理由是對華貿易逆差高達3500億美元,但中國貨物貿易順差中有近60%來自外資企業,其中多數產品又是由美國在華企業生產。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統計,剔除這一因素,實際上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只有1500多億美元,也就是說對華貿易逆差並不是因為純粹的商品逆差,而美國卻用增加關稅的方法來解決,實際是搞錯了對象。

第二是美國的武器搞錯了。將提高關稅作為貿易戰的重型武器,連代表美國企業的商會都從頭至尾持反對意見,美國全國商會會長托馬斯·多諾霍多次表明,增加商品關稅不是解決貿易逆差的辦法。

魏建國指出,美國對貿易戰的總體判斷出現了偏差,認為通過貿易戰就能輕易從中國獲得談判的籌碼。目前從美國反覆無常的做法,以及無目的、無方向的行動可以看出,美國的拳法已亂,在貿易戰中逐漸“自廢武功”。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反對貿易戰

其實,對於中美貿易戰,美國國內反對的聲音也不小。魏建國解釋,一是美國的農民越來越反對報復性關稅措施,中國是全美大豆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政府決定向深受貿易戰影響的農民進行補貼,但農民並不願意接受補貼,“補貼就像將腿鋸掉,再給你一個金柺棍”,任何援助方案都不能保護農業不受到破壞性影響。

二是美國的零售商更是火氣沖天,零售商不願意從另一個國家進口商品以替代中國的產品,除了很難找到跟中國一樣價廉物美的產品之外,更重要的是,原來的產品已經完全契合美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提高關稅,零售商不得不在提高價格的過程中將負擔轉嫁給消費者,最後甚至會失去市場。

更重要的是,美國企業家開始考慮退出美國,特斯拉已經宣佈在中國建廠,下一步還將有更多的美國企業在中國佈局,貿易戰會讓美國的損失越來越大。

貿易戰中沒有贏家 少虧則贏

近期中國宣佈了對原產於美國6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20%、10%和5%程度不等的關稅。有觀點認為,中國目前已別無選擇,只能依靠分檔次加關稅進行反擊。對此,魏建國明確表示不認同此種觀點。他認為,貿易戰沒有贏家,雙方都會遭受損失,現在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如何將損失降低到最少。中國採用分等級的加徵關稅是為了保護經濟和產業發展而制定的精準策略,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國內的產業和生產,同時也保護全球生產鏈、供應鏈和服務鏈的持續運營。

因此,中國沒有像前幾輪那樣“以牙還牙”進行同等級的關稅打擊,而採用了更為精準的應對策略,以減少本國企業的損失。貿易戰中沒有贏家,少虧則贏。

未來中國可能要用5到10年時間應對貿易戰

雖然美國的拳法已亂,但魏建國提示,對中美貿易戰仍要做長期的思想準備,未來中國可能要拿出5到10年的時間來應對。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一是要注意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二是要注意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尤其是在半導體、芯片等高新技術的研發方面;三是要培育更多的市場,增強與金磚國家的合作、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與投資等。

魏建國表示,中國沒有挑戰美國全球霸主的想法,但肯定會用更長的時間將對美國的依賴性減少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