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期的浪漫還是持續性的浪漫更吸引人?

讀研時,同宿舍的馮玲跟我性格最相近,我們在一起能吵也能聊。後來成了無話不談的閨蜜。馮玲的姐姐馮昕那時剛剛結婚一年多,夫妻兩人在北京也有房,距離我們學校不遠,馮昕經常會到學校看馮玲。給宿舍的姐們帶吃的,和我們一起逛街。

激情期的浪漫還是持續性的浪漫更吸引人?

一來二去我跟馮昕也成為微信好友。對於那時的我來說,馮昕的朋友圈簡直是“虐狗專區”,每週一束花,隔三差五一頓大餐,一個月一次近郊遊,三五個月一次國內遊,一年一次出國遊........各種節假日更別提了,他們不僅是把所有節日過程了情人節,簡直是要把每一天都過成情人節。

畢業後很少見到馮昕姐。從馮玲那裡得知,馮昕後來懷孕生子,備孕的時候趕上了姐夫升職加薪,加上她身體原因需要臥床休息,便辭去了之前的工作。

馮昕當媽以後朋友圈風格大變,除了娃還是娃。鮮花沒有了,燭光晚餐也沒有了,各種出遊更沒有了。前段時間,她在朋友圈發圖一張520的微信轉賬截圖,並寫一句:結婚紀念日,謝謝老公的“禮物”,正好給娃買尿不溼。還做了一個撇嘴的表情。

前幾日聽馮玲說她姐姐自從當了全職主婦以後,變得越來越俗氣了。眼界窄了,心眼小了,越來越像個怨婦。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姐夫越來越不耐煩了。

後來馮玲說馮昕姐跟姐夫吵架了,就是因為結婚紀念日曬紅包的事情。馮玲說馮昕並不認可姐夫發的紅包,覺得姐夫現在越來越敷衍了,送禮物為了省事直接送紅包。如果說婚姻中的浪漫元素是一種愛的儲蓄,這種因浪漫而生的相互抱怨,卻在一點點的蠶食著有限的儲蓄。後來也很少聽到馮昕的事情了,一個人習慣了浪漫習慣了小資,從這種生活過渡到平凡的柴米油鹽當中,心理落差必然會在的,如果不能平和自己的心態,職能會將自己逼的跟他們口中“潑婦”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