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球員出自平凡教練之手到底是爲哪般?母以子貴,師憑徒貴?

優秀球員出自平凡教練之手到底是為哪般?母以子貴,師憑徒貴?

古人云,名師出高徒,儒學巨匠孔子一生弟子三千人,其中有著名的七十二聖賢,可只有2.4%的成材率,是否太低了?當然,並非七十二聖賢之外其他都是無能鼠輩,可大都是淪於平庸。這一丁點的成材率,說明名師未必出高徒,相反,高徒也未必出自名師。

優秀球員出自平凡教練之手到底是為哪般?母以子貴,師憑徒貴?

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師說》裡直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句話很好地闡釋了師生之間的關係。在中國乒乓球,很多球迷都很疑惑,一些大滿貫全滿貫選手的教練,不少都是平凡之人,他們何德何能來培養出一名豐功偉績的選手?這裡要說的是,他們或許平凡,但絕不平庸。

優秀球員出自平凡教練之手到底是為哪般?母以子貴,師憑徒貴?

球迷是否認識張繼科的教練肖戰,肖戰的球員生涯平庸無奇,最好的運動成績是全錦賽亞軍,可教練生涯卻是一點也不平庸,帶出了史上最快大滿貫。即使肖戰只是張繼科球員生涯裡其中一個教練,可師憑徒貴,永遠都無法否認張繼科的成才沒有肖戰的功勞。

在古代皇權社會,母以子貴,兒子被冊封為太子,那麼母親在黃瓦紅牆的深宮大院裡地位就能攀升,先皇駕崩太子登基之日,那就是母親做太后之時,這是很明顯的利害關係。可在當代社會,師徒之間並沒有明顯利益關係,學生成才,師傅更多的是臉上有光。張繼科再成功,也不只是肖戰的功勞。可肖佔不愧為人師,居然能出書。

優秀球員出自平凡教練之手到底是為哪般?母以子貴,師憑徒貴?

優秀球員出自平凡教練之手到底是為哪般?母以子貴,師憑徒貴?

《助張繼科成就大滿貫》、《乒乓球直板反膠打法訓練》、《乒乓球有意思》等都出自肖戰之手,看來也是文武雙全之人。

平凡教練之所以能培養出優秀運動員,這是因為執教跟打球不是一碼事。執教是理論性的,而打球是實戰,理論指導實踐,只要理論足夠優秀,那麼實戰就足夠優秀,如果理論是謬論,那就害苦球員了。

中國乒乓球的百年基業,是一代又一代球員歷盡千辛萬苦創造的,而幕後的一代又一代教練員,因為理論足夠優秀,所以才讓運動員的辛苦不是徒勞。乒乓球事業猶如二萬五千里長徵,長征路上,精誠團結、同甘共苦才能成為偉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